為何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王者”?有什么特點?3個
《1》
總聽到身邊的朋友說:“白毫銀針到底應該要怎么選?它憑什么賣的這么貴?”
也有人說,“白茶里,白毫銀針絕對是智商稅,又貴又不好喝。”
其實不然,不是白毫銀針不好,是大家不會選品質好的銀針。
尤其是一些剛入門白茶不久的新茶友。
新茶友們總是會問剛開始喝白茶,要從哪款白茶喝起呢?
其實,要推薦的話,首選怎么都不會是白毫銀針。
肯定有人會發出疑惑,為什么一開始不喝最具代表性的白毫銀針呢?
因為白毫銀針是白茶中最不容易被喝懂的一種品類。
而新茶友們剛入門白茶,最好先從可以喝懂的茶開始。
要不然就很容易為白毫銀針戴上“滋味淡”的罪名。
對于白毫銀針的認知,眾人往往是霧里看花,看得是一頭霧水。
雖然大致了解過,或是親身體味過,但問起來仍然是一問三不知。
正因如此,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白毫銀針的知識。
從外形、香氣、滋味三個方面告訴你,白毫銀針是什么?
《2》
白毫銀針,標準外形是一旗一槍。
市面上,的確存在著只有光禿禿芽頭的白毫銀針。
一眼望去,賞心悅目。
讓很多“以芽為貴”的茶友們,為之瘋狂。
但只有芽頭的白毫銀針真的值得這個價格嗎?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那些只有芽頭的白毫銀針,很可能是商家以次充好,用牡丹王剝針而來,或是尾針剝針。
那其滋味、營養價值肯定是遠遠比不上真正的白毫銀針的。
故而,只認芽頭的買白茶方式,并不妥當。
真正優質的白毫銀針不應該只有光桿司令般光禿禿的芽頭,一旗一槍白毫銀針解說詞,才是標準的長相。
那很多新茶友們就要問了:“何為一旗一槍呢?”
簡單來說,槍就是芽頭,旗形似葉狀, 護著槍。
具體說來,槍白毫銀針解說詞,指的是白毫銀針飽滿肥壯的芽頭,而旗,則指的是邊上護著芽頭的那片小葉殼。
葉殼,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葉片,因為它還未完全舒展,呈殼狀像保護膜一樣保護著中間的槍。
其實,在白毫銀針剛剛采摘下來的時候,旗的下方,還有一片小小的葉子。
但是因為它易脫落的特性,在采摘后的分選環節里,小葉子便掉落,被篩了出去。
由此,成品茶只留下了一旗一槍。
《3》
白毫銀針,毫香濃郁。
說起白茶的香型,茶友們往往會最先想到毫香。
而毫香,也確實是白毫銀針的基礎香型。
白毫銀針的毫香之所以濃郁,是因為其芽頭上布滿了濃密的白毫。
不僅如此,芽頭中間剝開5-7層,上面都覆蓋著白毫。
毫香,究竟是一股什么樣的味道?對于很多新茶友來說,難以體會。
毫香是一種天然的植物香型,來源自茶毫上散發出來的獨特芳香物質。
白茶當中,白毫數量越多,毫香表現越明顯。
毫香聞起來,像是干燥的蘆葦和狗尾巴草,也像玉米須煮水后的氣味,還像茶園旁的蕨菜、叢草的干燥氣息。
即便是存老了以后,白毫銀針的毫香依然存在著,只不過換了一種表現形式。
從青蔥,走向了成熟,轉變為了成熟的稻谷香。
總而言之,就是一種讓人很舒服的味道,是大自然的饋贈。
若是覺得還是無法感受到其真味,不妨親自去喝喝看。
畢竟百聞不如一見嘛!
如果一款白毫銀針的毫香很淡,微乎其微,便證明它的品質一定存在缺陷。
前段時間,身邊有位朋友,買了一款有濃郁果香的白毫銀針,邀我去她家品嘗一下。
但實際一看,她被騙了,這分明是散茶,哪里有可能有果香呀?
這得從它的加工工藝說起。
白茶壓成餅,才能給果香亮相的機會。
將白茶散茶壓成茶餅時,受到重力擠壓影響,茶葉植物細胞內的液體流出,參與發酵,從而形成了果香。
對白茶而言,果香是植物細胞破壁+加重發酵的產物。
而散茶在加工時,沒有經歷揉捻,是不可能留有果香的。
《4》
白毫銀針,鮮爽感十足。
一與茶友們說起白茶的滋味,大家定會異口同聲的說——鮮。
確實優質的白毫銀針,可以滿足“鮮、香、醇、爽”四個字。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鮮”。
一提起鮮,就會讓人想到海里剛撈起來的海鮮,用最簡單的方式——白灼后,送入口中,那一口爆汁的鮮甜的滋味。
而白毫銀針的滋味,亦是如此。
用最簡單、純粹的方法,去制作出的白茶保持著最天然的模樣,原汁原味。
保留下大量的茶氨酸,使得喝起來鮮爽感十足。
不過,也要注意白毫銀針的保存時間。
保存時間的不同,白毫銀針的味道也會有所不同。
喝茶愛喝鮮味的茶客,建議及時嘗鮮。
當年新茶,極致清鮮、花香馥郁、毫香清新、茶味清冽鮮爽。
存滿1年之后,湯感初具三分老茶的甘醇,但依舊能找出清新爽口的滋味。
存滿3年的老白茶,湯感日愈醇厚飽滿,藥香陳香突出,茶香轉向內斂,不論是蓋碗沖泡,還是煮茶喝,都能收獲到不錯的茶味。
《5》
確實,朦朦朧朧是一種美。
但要想真正欣賞到事物的真貌的話,還是要等到太陽升起,霧氣散開。
新茶友們要是想喝懂白茶白毫銀針解說詞,就要先喝懂白毫銀針。
要喝懂白毫銀針的毫香,品懂它的鮮爽感。
莫讓白毫銀針背上莫須有的“罪”名。
故而,邊品茶邊學習,邊享受生活邊豐盈自己的知識庫,何樂而不為呢?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