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風俗
東北:掃帚日
東北很多老百姓將正月初三稱之為“掃帚日”。在臘月三十打掃干凈屋子和院落后,初【第1句】:初二各家不會動用掃帚,免得掃走財氣。到了初三,就可以把家里積攢的垃圾清理掉,而且在打掃時要從外往里掃,以示聚財之意。
山東:初三初四回娘家
全國多數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但是在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出嫁的女兒一定要等到初三回娘家。在這些地方,大年包括初一和初二兩天。在大年期間,出嫁的女兒一定要待在公婆家,否則就會不吉利,于是形成了初三才能回娘家的習俗。
江浙:接迎灶神開井
在嘉興、湖州,初三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舊時的杭州,初三要舉行“開井”儀式。古人在初一初二時,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到初三這一天,要舉行“開井”儀式揭去封條。
重慶:“轉轉飯”
作為串門走“人戶”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人從初三起就開始吃“轉轉飯”,即親戚間輪流吃飯,一家負責一天的飯菜。趁吃“轉轉飯”的機會,可以見到各路親戚。多吃幾輪飯,就多幾次團聚機會。
閩南:竹竿舞
在福建漳浦,初三當天畬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迎接八方來客。初一人們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回娘家,好客的畬族同胞從初三開始用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正月初三正是人們開始一年交際活動的好日子。甘南藏族自治州群眾說:“我們安多地區的群眾把正月初三看作是一年中最富吉兆的日子,各種慶典也都集中在這一天舉行,比如少女的上頭儀式、給周歲男娃娃的剃頭儀式,還有成年人的婚禮儀式。”
湖北
湖北初三之前“不進不出”,大年三十把水都挑滿,地都掃干凈,這三天不洗澡、不洗頭、不潑水、不往外掃垃圾,但到了初三這一天就可以把這些垃圾倒出去,這叫“送窮”。這些垃圾在初三之前不能掃出去意味著會把財氣掃出去。初三在湖北又叫“三周年”,要吃一頓比較隆重的飯,表示過年最高潮的部分過去了。而且在湖北的農耕地區,要把門神都給撕掉、燒掉,表示他們祭祀過,這樣就可以開始勞動。因為南方地區春天來得早,沒有那么長的空閑時間,溫度一上升,可以做春耕的準備。而北方天寒地凍,一般到二月二才開始勞動。
《大年初三風俗》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