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閱讀理解Part A備考建議
每年的這個時候往往是準備考研的考生全面展開復習的黃金時期。在這里,筆者就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Part A部分,給大家提一些復習建議。
詞匯準備
詞匯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就筆者從實際教學中得到的反饋信息來看,詞匯仍然是決定考生閱讀理解分數高低的首要因素。考生們在詞匯復習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不夠重視詞匯
考研英語新大綱要求考生掌握5,500個左右的單詞及相關詞組。細心的考生會發現,這和英語六級考試的詞匯量要求差不多。六級大綱的要求是5,500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因此,很多背過六級詞匯的考生,尤其是已經通過六級考試的考生就認為詞匯已不再重要,甚至放棄了對詞匯的復習。實際上,六級考試側重考查詞的廣度,而考研英語側重考查詞的深度,比如說,對于同一個單詞,六級考試考查的往往是其常用的基本義,而考研英語則很有可能考查其在字典上排位第四,甚至第五的意思。由此看見,考研英語5,500的詞匯量不可能等同于六級考試5,500的詞匯量。
問題二:記憶單詞的深度不夠
筆者前面已經提到,考研英語側重考查詞的深度。但是很多考生往往只關注單詞在字典上的前幾個意思,而對其他意思視而不見。每次考試過后,總有考生反映考研英語中的單詞難,其實考研英語試卷中的難詞不是難在那些生僻、復雜的單詞上,而往往是難在熟詞僻義上。以單詞address為例,這個單詞考生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大多數考生只知道address有地址的意思,而下面這兩道考研英語真題考查的卻是該詞的熟詞僻義。
例1:If you are part of the group which you are addressing, 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參考譯文:如果你是聽你講話的群體中的一員,你就能夠了解你們所共有的經歷和問題,就可以對食堂難以下咽的食物或者主席選擇領帶的糟糕品味進行評論。
這里的address作動詞,指的是speak to,向講話。
例2: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idy notes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comprehensive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參考譯文:《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克里斯里迪認為,只有通過全面規劃來解決這些無家可歸者的各種需求,這樣的局面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這里的address作動詞,指的是think about and begin to deal with , 處理某事。
通過address的例子,筆者希望廣大考生在記憶單詞時,要關注單詞的深度,尤其是一些熟悉單詞的生僻含義。
語法準備
語法的準備主要是指對長難句的熟悉和復習。在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中,有很多長難句令考生困惑不已:覺得句子中每個單詞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這主要是因為考生語法功底薄弱,缺乏長難句分析的能力。所以,考生要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除了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外,必須攻克語法關,提高分析句子的能力,以下面的真題為例:
例:Left, until now, to odd, low-level IT staff to put right, and seen as a concern only of data-rich industries such as banking, telecoms and air trave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now high on the bosss agenda in businesses of every variety.
參考譯文:信息保護過去一直由臨時的、低水平的信息技術人員完成,并且僅僅被看做是數據密集型行業關注的問題,而今卻受到各行各業老板的高度關注。
本句其實是一個簡單句,句中沒有從句,整個句子主干為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now high on the bosss agenda。考生之所以覺得理解起來難度很大,主要原因是對句首的兩個過去分詞短語沒有理解清楚:left to 與seen as a concern of 。在考試過程中,如果考生語法基礎扎實,能迅速地判斷出該句的主干,知道該句要表達的核心意思是現在各行各業都在關注信息保護,就可以順利解題了。但是,如果考生語法功底薄弱,對長難句分析不到位,就很容易在left和seen這兩個詞上糾結,從而耽誤了答題時間。
因而,筆者建議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注重對語法知識的系統復習,掌握句型結構,并加強對句子分析能力的訓練。
思維準備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大多選自外國媒體,比如《經濟學人》、《科學美國人》等。因為這些媒體上的文章都出自西方人之手,所以了解一下西方人的思維特點,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從而更快、更好地解題。
西方人思維特點一:線性思維
西方人線性的思維方式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定要特別重視文章的首段,以下面的真題為例:
例:The Supreme Courts decisions on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car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ow medicine seeks to relieve dying patients of pain and suffering.
參考譯文:最高法院對醫生協助病人自殺這一問題的裁決,對于如何設法用藥物減輕垂危病人的痛苦和其所受的折磨,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章有九個自然段,篇幅比較長。大部分考生覺得這篇文章很難讀懂。其實,考生只要讀懂了這篇文章的首段,就差不多知道文章大意了。通過首段我們知道,文章論述的核心是醫生協助病人自殺,其實就是安樂死。除此之外,文章的首段也暗示了作者對安樂死所持的態度。請注意作者在首段用的一個表達方式car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通過這一表達方式,我們就能判斷出作者對于安樂死持的是一種正面態度,因為如果作者本身不支持安樂死,就不會用這樣的詞語來描述最高法院的裁決。
由此可見,線性的思維方式決定了西方人行文時開門見山的特點,這就要求考生在閱讀文章時,一定要重視文章首段,通過首段把握中心思想和文章基調,從而提高答題效率。
西方人思維特點二:條理清晰,邏輯性強
我們在聽中國人演講時,經常會聽到演講人以首先開始,然后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的演講中,直到演講結束,可能都聽不到其次這個詞。這和我們的思維習慣有關,中國人是發散性思維,可以通過一件事情聯想到很多別的事情。但是西方人的思維邏輯性非常強,如果他們說話時提及firstly,后面你一定還會聽見secondly。而對于一篇條理清晰的英語文章,把握住其開頭段落、各段首句、結尾段落以及各段落之間的連接詞,就會有助于考生更快地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從而更快、更準確地答題。
以歷年真題為備考資料,從詞匯、語法、思維三個方面入手準備,相信廣大考生一定會事半功倍。
每年的這個時候往往是準備考研的考生全面展開復習的黃金時期。在這里,筆者就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Part A部分,給大家提一些復習建議。
詞匯準備
詞匯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就筆者從實際教學中得到的反饋信息來看,詞匯仍然是決定考生閱讀理解分數高低的首要因素。考生們在詞匯復習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不夠重視詞匯
考研英語新大綱要求考生掌握5,500個左右的單詞及相關詞組。細心的考生會發現,這和英語六級考試的詞匯量要求差不多。六級大綱的要求是5,500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因此,很多背過六級詞匯的考生,尤其是已經通過六級考試的考生就認為詞匯已不再重要,甚至放棄了對詞匯的復習。實際上,六級考試側重考查詞的廣度,而考研英語側重考查詞的深度,比如說,對于同一個單詞,六級考試考查的往往是其常用的基本義,而考研英語則很有可能考查其在字典上排位第四,甚至第五的意思。由此看見,考研英語5,500的詞匯量不可能等同于六級考試5,500的詞匯量。
問題二:記憶單詞的深度不夠
筆者前面已經提到,考研英語側重考查詞的深度。但是很多考生往往只關注單詞在字典上的前幾個意思,而對其他意思視而不見。每次考試過后,總有考生反映考研英語中的單詞難,其實考研英語試卷中的難詞不是難在那些生僻、復雜的單詞上,而往往是難在熟詞僻義上。以單詞address為例,這個單詞考生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大多數考生只知道address有地址的意思,而下面這兩道考研英語真題考查的卻是該詞的熟詞僻義。
例1:If you are part of the group which you are addressing, 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參考譯文:如果你是聽你講話的群體中的一員,你就能夠了解你們所共有的經歷和問題,就可以對食堂難以下咽的食物或者主席選擇領帶的糟糕品味進行評論。
這里的address作動詞,指的是speak to,向講話。
例2: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idy notes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comprehensive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參考譯文:《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克里斯里迪認為,只有通過全面規劃來解決這些無家可歸者的各種需求,這樣的局面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這里的address作動詞,指的是think about and begin to deal with , 處理某事。
通過address的例子,筆者希望廣大考生在記憶單詞時,要關注單詞的深度,尤其是一些熟悉單詞的生僻含義。
語法準備
語法的準備主要是指對長難句的熟悉和復習。在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中,有很多長難句令考生困惑不已:覺得句子中每個單詞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這主要是因為考生語法功底薄弱,缺乏長難句分析的能力。所以,考生要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除了具備一定的詞匯量外,必須攻克語法關,提高分析句子的能力,以下面的真題為例:
例:Left, until now, to odd, low-level IT staff to put right, and seen as a concern only of data-rich industries such as banking, telecoms and air trave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now high on the bosss agenda in businesses of every variety.
參考譯文:信息保護過去一直由臨時的、低水平的信息技術人員完成,并且僅僅被看做是數據密集型行業關注的問題,而今卻受到各行各業老板的高度關注。
本句其實是一個簡單句,句中沒有從句,整個句子主干為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now high on the bosss agenda。考生之所以覺得理解起來難度很大,主要原因是對句首的兩個過去分詞短語沒有理解清楚:left to 與seen as a concern of 。在考試過程中,如果考生語法基礎扎實,能迅速地判斷出該句的主干,知道該句要表達的核心意思是現在各行各業都在關注信息保護,就可以順利解題了。但是,如果考生語法功底薄弱,對長難句分析不到位,就很容易在left和seen這兩個詞上糾結,從而耽誤了答題時間。
因而,筆者建議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注重對語法知識的系統復習,掌握句型結構,并加強對句子分析能力的訓練。
思維準備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大多選自外國媒體,比如《經濟學人》、《科學美國人》等。因為這些媒體上的文章都出自西方人之手,所以了解一下西方人的思維特點,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從而更快、更好地解題。
西方人思維特點一:線性思維
西方人線性的思維方式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定要特別重視文章的首段,以下面的真題為例:
例:The Supreme Courts decisions on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car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ow medicine seeks to relieve dying patients of pain and suffering.
參考譯文:最高法院對醫生協助病人自殺這一問題的裁決,對于如何設法用藥物減輕垂危病人的痛苦和其所受的折磨,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章有九個自然段,篇幅比較長。大部分考生覺得這篇文章很難讀懂。其實,考生只要讀懂了這篇文章的首段,就差不多知道文章大意了。通過首段我們知道,文章論述的核心是醫生協助病人自殺,其實就是安樂死。除此之外,文章的首段也暗示了作者對安樂死所持的態度。請注意作者在首段用的一個表達方式car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通過這一表達方式,我們就能判斷出作者對于安樂死持的是一種正面態度,因為如果作者本身不支持安樂死,就不會用這樣的詞語來描述最高法院的裁決。
由此可見,線性的思維方式決定了西方人行文時開門見山的特點,這就要求考生在閱讀文章時,一定要重視文章首段,通過首段把握中心思想和文章基調,從而提高答題效率。
西方人思維特點二:條理清晰,邏輯性強
我們在聽中國人演講時,經常會聽到演講人以首先開始,然后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的演講中,直到演講結束,可能都聽不到其次這個詞。這和我們的思維習慣有關,中國人是發散性思維,可以通過一件事情聯想到很多別的事情。但是西方人的思維邏輯性非常強,如果他們說話時提及firstly,后面你一定還會聽見secondly。而對于一篇條理清晰的英語文章,把握住其開頭段落、各段首句、結尾段落以及各段落之間的連接詞,就會有助于考生更快地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從而更快、更準確地答題。
以歷年真題為備考資料,從詞匯、語法、思維三個方面入手準備,相信廣大考生一定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