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交流:提高雅思聽力成績的五個階段
教師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聽力技能。吳禎福指出,每一個學生在他英語聽力水平提高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是:
第一個階段,學生聽到一串聲音,對內容毫無理解。
第二個階段,學生可以在一串聲音中辨別出一些孤立的、內容相關聯的單詞。
第三個階段,學生可以在語流中辨別出短語或句型,并通過短語和句型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談話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理解。
第四個階段,學生能在語流中辨認出分句或句子,并知其含義,對所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第五個階段,學生能連貫聽懂所談的內容。
當然,即使學生的聽力已達到第五階段,隨著題材、內容的變化,學生還往往會回到第三、第四階段。要使學生在多數情況下做第五階段的聽者,則需要幫助他們不斷吸收新詞和知識。對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教師應采取不同的策略幫助其提高聽力水平。
在第一階段,學生對語言基本沒有認知,也不太有自信,教師要培養其自信心,提高其學習興趣,可以選取簡單的口語內容,鼓勵學生多聽、常聽,也可以播放電影的經典對白,英文歌曲等,從而使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產生一種語感,這種語感不僅對學生的發言有利,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因此逐漸習慣英語的正常語流。這是語言的基礎建設階段,也是幫學生建立基本語言圖式的過程。另外,這一階段學生還要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這是學好聽力的基礎,認為語音的重點有四個方面:重讀,弱讀,同化,及英美澳發音差異。
在第二個階段,學生有一些詞匯基礎,但是整體理解還是有困難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要指導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聽力習慣,例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詞,教師要注意讓學生不要要產生緊張和煩躁情緒,而是讓學生發展抓大意、從上下文猜內容的能力。這一階段重在培養學生有選擇地集中注意力和猜測文章內容的能力。教師可選取難度適當的聽力文章進行訓練。
第三階段,學生能夠通過理解短語和句型聽懂日常簡單的對話。由于這時學生能零散地抓住大部分短語和句型,所以理解單個的句子不會有很大障礙,但是,學生對內容上的銜接和語言之間的關系還是有些模糊的,因此難以完全理解聽力文章。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句子或短文內容的能力,即能夠抓住文章的線索和重要細節。學生可以聽寫記錄文章重點,比如,播放一段聽力文章,學生要記錄主題,主體內容的幾個要點,及每一要點中的重要細節。這一階段的練習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抓要點的能力和記錄能力。這種訓練方法對于雅思中等階段的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中等階段學生有一定的聽力水平,但是對整篇聽力文章把握不全,覺得聽力考題中的細節填空題難度較大,此階段學生通過聽寫記錄訓練,聽力能力會大有進步。
第四階段,學生的困難往往是與某些題材有關的詞匯不足,教師應使學生大量接觸與這些題材有關的詞匯和錄音,并反復多次地聽圍繞某一題材的不同錄音材料,使學生從上下文所提供的線索中,猜出生詞的意思,逐漸擴大詞匯量。雅思高等階段的學生符合這一階段的特點,由于雅思聽力考試的場景性強,大量補充詞匯,多聽場景聽力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第五階段只是理想狀態,完全聽懂是有相對性的。即使聽母語,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話題,我們也不能完全聽懂。這一階段學習的重點是不斷積累新的詞匯和知識。教師應針對學生比較生疏的話題進行講解,補充知識和詞匯,并且針對這些話題做聽力練習,從而鞏固新的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聽力教學應當因材施教,不同階段學生特點各異,因此教學策略也不盡相同。教學應根據不同學生群體,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教學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聽力技能。吳禎福指出,每一個學生在他英語聽力水平提高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是:
第一個階段,學生聽到一串聲音,對內容毫無理解。
第二個階段,學生可以在一串聲音中辨別出一些孤立的、內容相關聯的單詞。
第三個階段,學生可以在語流中辨別出短語或句型,并通過短語和句型對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談話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理解。
第四個階段,學生能在語流中辨認出分句或句子,并知其含義,對所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第五個階段,學生能連貫聽懂所談的內容。
當然,即使學生的聽力已達到第五階段,隨著題材、內容的變化,學生還往往會回到第三、第四階段。要使學生在多數情況下做第五階段的聽者,則需要幫助他們不斷吸收新詞和知識。對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教師應采取不同的策略幫助其提高聽力水平。
在第一階段,學生對語言基本沒有認知,也不太有自信,教師要培養其自信心,提高其學習興趣,可以選取簡單的口語內容,鼓勵學生多聽、常聽,也可以播放電影的經典對白,英文歌曲等,從而使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產生一種語感,這種語感不僅對學生的發言有利,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因此逐漸習慣英語的正常語流。這是語言的基礎建設階段,也是幫學生建立基本語言圖式的過程。另外,這一階段學生還要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這是學好聽力的基礎,認為語音的重點有四個方面:重讀,弱讀,同化,及英美澳發音差異。
在第二個階段,學生有一些詞匯基礎,但是整體理解還是有困難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要指導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聽力習慣,例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詞,教師要注意讓學生不要要產生緊張和煩躁情緒,而是讓學生發展抓大意、從上下文猜內容的能力。這一階段重在培養學生有選擇地集中注意力和猜測文章內容的能力。教師可選取難度適當的聽力文章進行訓練。
第三階段,學生能夠通過理解短語和句型聽懂日常簡單的對話。由于這時學生能零散地抓住大部分短語和句型,所以理解單個的句子不會有很大障礙,但是,學生對內容上的銜接和語言之間的關系還是有些模糊的,因此難以完全理解聽力文章。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句子或短文內容的能力,即能夠抓住文章的線索和重要細節。學生可以聽寫記錄文章重點,比如,播放一段聽力文章,學生要記錄主題,主體內容的幾個要點,及每一要點中的重要細節。這一階段的練習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抓要點的能力和記錄能力。這種訓練方法對于雅思中等階段的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中等階段學生有一定的聽力水平,但是對整篇聽力文章把握不全,覺得聽力考題中的細節填空題難度較大,此階段學生通過聽寫記錄訓練,聽力能力會大有進步。
第四階段,學生的困難往往是與某些題材有關的詞匯不足,教師應使學生大量接觸與這些題材有關的詞匯和錄音,并反復多次地聽圍繞某一題材的不同錄音材料,使學生從上下文所提供的線索中,猜出生詞的意思,逐漸擴大詞匯量。雅思高等階段的學生符合這一階段的特點,由于雅思聽力考試的場景性強,大量補充詞匯,多聽場景聽力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第五階段只是理想狀態,完全聽懂是有相對性的。即使聽母語,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話題,我們也不能完全聽懂。這一階段學習的重點是不斷積累新的詞匯和知識。教師應針對學生比較生疏的話題進行講解,補充知識和詞匯,并且針對這些話題做聽力練習,從而鞏固新的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聽力教學應當因材施教,不同階段學生特點各異,因此教學策略也不盡相同。教學應根據不同學生群體,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教學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