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語法-走出高三外語命題的誤區(qū)之一
走出高三外語命題的誤區(qū)之一
正確并適當地運用考試,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因為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一個較為客觀的檢驗。通過考試,學生可以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缺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習不斷完善和提高,這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而考試的命題是考試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考試的指導思想及考試能否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命題上。因此,必須認真嚴肅地對待考試命題,在高三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在考試命題這方面,有些教師未能引起重視,常常會步入英語命題的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適度性失控 區(qū)分度差
在命題過程中,有些教師對試題的難易程度掌握不準,而出現(xiàn)適度性失控現(xiàn)象。因為試題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考試的效度,過難或過分容易的試題,考試結果都會呈正態(tài)分布,它無法區(qū)分考生的實際差別,也就是說在命題過程中沒有掌握好試卷的區(qū)分度。一份試卷測試下來,學生都考140分以上或都在90 分以下,這就失去了考試的價值,達不到測試的目的。因此,在命題時應注意不能為了測試學生的基礎而命制一份太容易的試卷。同樣,也不要為了測試學生的能力而在試題中脫離了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出現(xiàn)許多難題、怪題、偏題,例如:
There is______ than China,one can do as he pleases here.
A.no more free country B.not more free country
C.no free country D.no cuntry more free
總之,一份好的試卷應具備一定的梯度。近幾年來,高考NMET的英語試卷是按4:4:2的原則來命題的,即基礎題和中檔題各占十分之四,而難題僅占十分之二。在高三英語綜合測試命題過程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注意區(qū)分度。
誤區(qū)之二:缺乏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在高三外語命題過程中,雖說有些教師也注意到了試卷的信度和效度,但由于考慮不周,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使得試卷的信度和效度降低。堅持試題之間彼此獨立的原則,也是提高試卷信度和效度的一個方面,即題與題之間不能有暗示答案或線索在本份試卷中就能找到的現(xiàn)象,每一道題都必須靠學生積極地去追憶、思考。而不靠已有的答案去推理或選擇。一份綜合試卷內容重復越多,考試的信度和效度就越低。有些教師在設計試題時,只注意到選擇一些符合考試要求的題目,而忽略了題與題之間的獨立性。
例如:想考查學生旅館的單詞拼寫,但在選擇閱讀理解文章時.卻選用了關于旅館服務這一方面的文章。在文章中更無疑問會出現(xiàn)該詞;再如,在選擇填空中想考查學生關于miss當錯過講的用法,而在閱讀理解或字形填空中同時出現(xiàn)了該詞接動名詞的句子.這樣考試的信度和效度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有些教師在選題時,本想更多地考查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或進一步考查學生的應變能力,而將原選擇題的選項改掉,但由于考慮不全,而使得該題出現(xiàn)多個正確答案。例如,下面一些試題就屬這類現(xiàn)象:
(l)That is the result,for which they _____.
A.have answered B.have been prepared
C.have asked for D.have never made up
(2) ____ a two-week vocation during the year.
A..He only has B.He has Only
C.Only has he D.Only he has
(3)Everyone bought ____ lunch to the public.
A.their B.them C.its D.his or her
當然,要想一份試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得從多方面去考慮,才能完善。
誤區(qū)之三,重點不突出
在高三外語命題前,教師首先得明確該份試卷測試的目的和重點,是單元測試還是綜合測試還是專項訓練。在命題時應既能突出重點又要注意擴大覆蓋面,注意點與面的結合。如果是單元測試,重點就應放在本單元所復習的內容上,把這些內容滲透到本單元的測試試題中來,這樣也可以把即將復習到的內容適量體現(xiàn)出來。但有些教師未能把握好這一點,在單元測試選擇題中僅僅出現(xiàn)了少數幾條,而出了一份像綜合測試那樣的試卷??荚嚨哪康闹鞔晤嵉?。如果是綜合性試卷,重點就應放在對學生語言的運用和知識點考查相結合這方面,在設計試題時,就得覆蓋面大,綜合能力強,不能一份綜合選擇試題中出現(xiàn)了二條虛擬語氣或二條介詞冠詞這種現(xiàn)象。即使是專項訓練練習,也應注意這一點。
誤區(qū)之四:導向性錯誤
從近幾年來的高考NMET試題中,我們不難看出,高考試卷對學生的要求更加提高,更加全面,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而且更加突出對學生語言使用方面的考查,這就是高考對高三外語復習的導向性。在高三外語命題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意整份試卷的導向性。如果試題脫離了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出現(xiàn)了難、偏、怪題,就很難測出學生的真實成績,并導致學生在復習中的盲目性,學生認為基礎知識不重要,不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一味地去尋找一些難、偏、怪題,而走向了一個極端,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如果考試只考要求記憶的純詞匯、句型、語法等試題,就會使學生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阻礙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也不符合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
誤區(qū)之五:缺乏信息反饋
考試是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情況的雙向考查,通過考卷可以得到大量的回授信息。在信息的反饋中,教師會看到學生在哪些方
走出高三外語命題的誤區(qū)之一
正確并適當地運用考試,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因為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一個較為客觀的檢驗。通過考試,學生可以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缺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習不斷完善和提高,這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而考試的命題是考試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考試的指導思想及考試能否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命題上。因此,必須認真嚴肅地對待考試命題,在高三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在考試命題這方面,有些教師未能引起重視,常常會步入英語命題的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適度性失控 區(qū)分度差
在命題過程中,有些教師對試題的難易程度掌握不準,而出現(xiàn)適度性失控現(xiàn)象。因為試題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考試的效度,過難或過分容易的試題,考試結果都會呈正態(tài)分布,它無法區(qū)分考生的實際差別,也就是說在命題過程中沒有掌握好試卷的區(qū)分度。一份試卷測試下來,學生都考140分以上或都在90 分以下,這就失去了考試的價值,達不到測試的目的。因此,在命題時應注意不能為了測試學生的基礎而命制一份太容易的試卷。同樣,也不要為了測試學生的能力而在試題中脫離了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出現(xiàn)許多難題、怪題、偏題,例如:
There is______ than China,one can do as he pleases here.
A.no more free country B.not more free country
C.no free country D.no cuntry more free
總之,一份好的試卷應具備一定的梯度。近幾年來,高考NMET的英語試卷是按4:4:2的原則來命題的,即基礎題和中檔題各占十分之四,而難題僅占十分之二。在高三英語綜合測試命題過程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注意區(qū)分度。
誤區(qū)之二:缺乏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在高三外語命題過程中,雖說有些教師也注意到了試卷的信度和效度,但由于考慮不周,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使得試卷的信度和效度降低。堅持試題之間彼此獨立的原則,也是提高試卷信度和效度的一個方面,即題與題之間不能有暗示答案或線索在本份試卷中就能找到的現(xiàn)象,每一道題都必須靠學生積極地去追憶、思考。而不靠已有的答案去推理或選擇。一份綜合試卷內容重復越多,考試的信度和效度就越低。有些教師在設計試題時,只注意到選擇一些符合考試要求的題目,而忽略了題與題之間的獨立性。
例如:想考查學生旅館的單詞拼寫,但在選擇閱讀理解文章時.卻選用了關于旅館服務這一方面的文章。在文章中更無疑問會出現(xiàn)該詞;再如,在選擇填空中想考查學生關于miss當錯過講的用法,而在閱讀理解或字形填空中同時出現(xiàn)了該詞接動名詞的句子.這樣考試的信度和效度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有些教師在選題時,本想更多地考查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或進一步考查學生的應變能力,而將原選擇題的選項改掉,但由于考慮不全,而使得該題出現(xiàn)多個正確答案。例如,下面一些試題就屬這類現(xiàn)象:
(l)That is the result,for which they _____.
A.have answered B.have been prepared
C.have asked for D.have never made up
(2) ____ a two-week vocation during the year.
A..He only has B.He has Only
C.Only has he D.Only he has
?。?)Everyone bought ____ lunch to the public.
A.their B.them C.its D.his or her
當然,要想一份試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得從多方面去考慮,才能完善。
誤區(qū)之三,重點不突出
在高三外語命題前,教師首先得明確該份試卷測試的目的和重點,是單元測試還是綜合測試還是專項訓練。在命題時應既能突出重點又要注意擴大覆蓋面,注意點與面的結合。如果是單元測試,重點就應放在本單元所復習的內容上,把這些內容滲透到本單元的測試試題中來,這樣也可以把即將復習到的內容適量體現(xiàn)出來。但有些教師未能把握好這一點,在單元測試選擇題中僅僅出現(xiàn)了少數幾條,而出了一份像綜合測試那樣的試卷??荚嚨哪康闹鞔晤嵉?。如果是綜合性試卷,重點就應放在對學生語言的運用和知識點考查相結合這方面,在設計試題時,就得覆蓋面大,綜合能力強,不能一份綜合選擇試題中出現(xiàn)了二條虛擬語氣或二條介詞冠詞這種現(xiàn)象。即使是專項訓練練習,也應注意這一點。
誤區(qū)之四:導向性錯誤
從近幾年來的高考NMET試題中,我們不難看出,高考試卷對學生的要求更加提高,更加全面,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而且更加突出對學生語言使用方面的考查,這就是高考對高三外語復習的導向性。在高三外語命題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意整份試卷的導向性。如果試題脫離了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出現(xiàn)了難、偏、怪題,就很難測出學生的真實成績,并導致學生在復習中的盲目性,學生認為基礎知識不重要,不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一味地去尋找一些難、偏、怪題,而走向了一個極端,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如果考試只考要求記憶的純詞匯、句型、語法等試題,就會使學生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阻礙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也不符合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
誤區(qū)之五:缺乏信息反饋
考試是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情況的雙向考查,通過考卷可以得到大量的回授信息。在信息的反饋中,教師會看到學生在哪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