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精選7篇)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精選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1
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著語言文字,因為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大課堂。
我,已經是一個初一的學生了,媽媽,也只有初中文化,爸爸,也差不多;所以,我是這個加“最有文化”的人了,(我自己這么認為的)。
“媽媽,簽名,已讀三遍!”我將書遞給媽媽。
媽媽結果書,認真地看起我要讀的內容,半晌,“讀一讀,給我聽聽看!”
“讀就讀!”我不以為然的說,可心里卻在打鼓:我對這篇文章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遍也沒有讀過,如果不會讀的就糊弄過去吧!反正媽媽一定也不會發現吧。于是,我放心大膽的讀了出來。而媽媽在一旁認真指導,像一個語文老師一般,一會指出這個語氣不對,一會又說語速不能太快。直到,我讀到;“小鴨子含情……”遲疑了一會,人脈(mai)對,于是接上“含情脈脈(maimai)的看著她……”
停,讀錯了!“媽媽打斷了我。
我不悅的皺起了眉,前面媽媽的指導讓我很不服氣,現在又打斷我,還說讀錯了!不滿地說:“那里有?”
媽媽好心糾錯道:“應該是含情脈脈(mo)!”
“切!”我不屑道“怎么可能!”
“不信就查字典!”
查就查,我在心里說道。快速搬來了字典,過不一會,我終于找到了“脈”,m-a-i,哼!沒錯!于是我拿起字典,炫耀似的遞給媽媽。
媽媽沒有說話,臉上也沒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將字典那給我,指了指下端。我疑惑,一看,頓時就如一盆冷水從頭上澆下:只見下端寫著“脈的多音字請見下一頁!”
“不就是字音嗎?沒有什么大不了。”我厚著臉說。
“哎!”嘆息一聲:“還”讀hai也讀huan,如果說還給你,讀錯了,意思就不一樣了!
聽聞后,我不由低下了頭,媽媽見我知錯,拉了拉我。語重心長的說:“孩子,生活中多音字很多,而這些很重要,知識定律也是由文字組成,文字沒掌握好,你的學習怎么會好?學習要仔細認真,也要謙虛,懂嗎?”
今天,文化比我低的媽媽糾錯了我一個語音上的錯誤,卻教會了我學習語言字音的重要性。
有一句話說的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今天媽媽便給我好好的上了一課,她不僅僅教會了我一個字音,也教會了我學習時要細心,學習語言字音要認真,所以,這次朗讀不也是一堂語文課嗎?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2
大年三十,陽光慵懶地伸著腰,米色窗簾垂著頭,裙裾被風微微揚起,吊蘭翠綠的莖蔓肆意舒展,蜜一般的午后。
“XX,下來給我貼門聯!”爺爺鐘一般的嗓音打破寧靜,也打破了我偶爾裝回文藝青年的念想。我對著窗外裝傻:“啥?聽不清。”心里想的是貼門聯這種體力活有什么意思,啃啃名著好歹還能給肚里添點墨水顯擺顯擺啊,便低了頭繼續看書。樓下沉默了幾秒,接著中氣十足的吼聲差點把屋頂掀翻。我合了書扔到一邊,捂著耳朵“咚咚咚”下樓,對著那個自鳴得意的老頭默默地翻了翻白眼。
樓下,紅艷艷的春聯平攤在桌上,周圍剪刀膠布一應俱全。我隨手拿起一張,費力地展開,清清嗓子,頗有文化般念道:“四季財源滾滾來……”一音三轉,搖頭晃腦,自認為水準頗高,沾沾自喜之際,爺爺骨節分明的手敲了敲我的腦袋:“你當唱戲呢?聯是用來對的嘛。”我扔下春聯,抱頭:“對有何難,不就是找幾個對應的詞連成句子嘛。”爺爺搬過一張凳子,拿著我扔下的那張春聯比劃著位置:“喲嗬,口氣不小嘛。那就這幅,你對個下聯?往后站站,看貼歪了沒?”我揚起眉毛,兩手插兜,后退幾步:“我就對給你看看!哎,左邊低了!”爺爺左手向上拉了拉,一手五指張開固定春聯,一手拿起我撕開的膠布左右比劃,嘴角有意無意抿出一條弧線。
我一手撐住春聯頂端,一手揉著空空如也的腦袋,冥思苦想。“四季”嘛,明顯是對應“一年”,“財源”怎么對?“壽康”?咦,怪怪的……我看著爺爺“哧拉”一聲撕開膠布,撫平春聯,又“哧拉”一聲撕開膠布,又撫平春聯,哧拉哧拉哧拉……我干瞪著眼,半天憋不出一句話。
爺爺伸手去探另一張春聯,似笑非笑:“李秀才,腦子堵啦?”我又羞又惱:“哼,我這么靈光的腦瓜子對付個小春聯綽綽有余!聽著!下聯是,‘一年腰包鼓鼓脹’!”爺爺愣了愣,靜靜地張大了嘴,隨即扶著門框哈哈大笑。我上躥下跳直跺腳:“笑什么?笑什么?”爺爺直起身子,揉著胸口:“‘四季’對‘一年’也說得過去,這‘財源’和‘腰包’算什么,明顯不是一對嘛。俗啦俗啦,丫頭片子掉錢眼兒里了?”我轉過頭,偷偷笑了笑,又正過臉,斜睨著另一張春聯,“八方福運頻頻到”,這對對子,還真是門學問,我在心里承認。卻是死鴨子嘴硬:“這明顯對得沒有我好……”
陽光流淌在白亮的地磚上,映著一老一少的笑顏。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書本語文固然重要,傳統文化卻也必不可少,這貼春聯呀,也是一堂語文課!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3
啊!真是一種享受啊!我坐在車上,飛馳在鄉間小路上,摸著胸脯,輕輕閉上雙眸,深深吸了一口那清新略帶些涼爽的空氣,不禁贊嘆道。
天,藍藍的,飄著幾朵白云;水,清清的,泛著幾道漣漪鄉下就是比城里美,真是個人間仙境啊!我相信任何城里人都會在這美麗的地方徜徉。
去拿把鋤頭來,幫我鋤草,快!媽媽手抓一鋤頭,吆喝著。啊不是回來看看嗎?怎么還要做活計?我兩手叉腰,皺著眉頭,咕噥著。你不好好學習,我就要讓你吃吃苦,我就不相信治不了你學習上懶惰懈怠的壞毛病!
唉!看來我又上當受騙了!不情愿地拿起鋤頭,來到老房子前的那片菜地。菜地只有三四分的樣子,種著辣椒和毛豆,才開出白色的花朵,小小的,可愛極了。可惜,它們下面長滿了一片雜草,都有毛豆的一半高了。
我抓著鋤頭,朝著那塊長滿草的地上一揮,深深地插進了松軟的泥土里,往后一拉,那塊土便翻了過來。我看著自己的杰作,笑了笑,心里想著:我就不相信了,還整不了你們這些令人討厭的雜草。然后繼續一揮,一插,一拉
喂你在干嘛?媽媽的聲音如同炸雷一般。我滿臉狐疑:怎么了?我在除草啊!媽媽一個箭步走來,揪起我的耳朵,指著我鋤的那塊土,說:你看看,你在干嘛,你這哪叫除草啊,分明是在翻土嘛!還有,你認不認識什么是草啊?都把我的辣椒秧給鋤了。我搔了搔腦袋,張大了嘴,站在那里,半晌說不出話。然后扔下鋤頭,甩下一句話種田有什么用啊?便跑開了。
唉!不就是幾棵辣椒嗎,至于嗎?我走在一條羊腸小道上,眼前的田園風光很美,但我卻無心去欣賞。突然,一位老農闖入了我的眼簾。身著一件樸素的上衣,頭上扣著頂破草帽,在那一片片綠的深淺不一的稻田了里拔草,還時不時得抬頭仰望天空,擦一擦臉上的點點汗水。嗯?他是不是在向我招手啊?我指了指自己,他點了點頭。我信步走過去。
怎么了,年輕人?他笑呵呵道。
我不太能分辨什么是草,什么是辣椒秧?被媽媽痛罵了一頓我低下頭,不好意思地說,聲音像蚊子一樣。
呵呵,是這樣啊!你看,你要認真記住莊稼的特征,用心去呵護它們。我相信這樣就不會認錯的。老農愛撫著那一棵棵稻秧,滿懷深情地說,平時就只要留心去觀察,去討教,總會記住各種莊家的特征的。知道了嗎,年輕人?
我望著那一片廣闊的天空,一點點大的鳥兒在努力飛翔著,不禁默默地點了點頭。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4
那天的風雪真暴,外面像是有無數的怪獸在呼嘯廝打。雪惡狠狠地尋找襲擊的對象,風嗚咽著四處吼叫,從樓頂看不見縫隙的墻角鼠叫聲“吱吱”不時傳來,我在寒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本能的縮著頭飛快的向作文班跑去。
剛踏進教室,就聽見老師在訓斥著:讓你們寫一篇關于感恩的文章文章竟然寫的這么糟糕,毫無真情實感,難道你們就一點不知道什么是感恩嗎?老師鐵青著臉,憤怒的望著我們。這也是我到這個作文班以來第一次看到老師發這么大的火。
我悄悄地坐在角落大氣不敢出。此時,時間好像凝固了一般,我們甚至聽得到彼此心跳的聲音。片刻,老師掏出手機,結束了這種尷尬,老師撥通了一個電話說:"老李,給我來一百塊豆腐。”老師放下電話,一言不發,同學們面面相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著一百塊冒著冷氣,略帶冰碴的豆腐放到講桌上,同學們的眼睛也瞪得快要掉出來,都在心里嘀咕:老師這是要干嘛?這時,老師的臉色也緩和了很多慢慢的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停課一節,讓你們也“做做生意”,每人四塊豆腐,各自銷售,進價不是五毛嗎。既然你們是學語文的,就用你們自己的方法,把一塊豆腐賣到兩元,賣出來的錢是你們的,過來取豆腐。”聽到這,有的同學躍躍欲試,有的愁眉不展,有的猶豫不決。到最后,還是有幾個嬌滴滴的女生和幾個老實的男生坐在那里沒有動。
我拿著四塊豆腐,迎著漫天的風雪,艱難地向市場進發。到了市場,我拿著這四塊豆腐足足站了一個小時卻始終無人問津。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團嗆得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嘴,臉上像有無數把細刀在刮在劃。厚厚的衣服像鐵塊冰塊,腳像踩在帶冰碴的水里。我覺得我實在熬不住了。這時候,過來了一位買豆腐的老奶奶,我迎上前去,向老奶奶說明了情況,老人家很快答應了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賣掉了豆腐。我攥著那八元錢,內心不禁感慨萬千。
當我羨慕別的同學家里有錢,有車接送,而我卻只能擠公交車而向父母抱怨時,竟從沒想過父母的辛勞;當我因飯菜不夠可口而拒絕吃飯時,卻從不曾抬眼看看母親傷心的表情;當我看到別的同學有很多零花錢而自己的零花錢卻少得可憐而向父母發脾氣時,真的從沒想過他們是如何省吃儉用的供我上學。此刻,我手里攥著的何止是八元錢,更多的竟是我的悔恨!
這也是一堂語文課,當我回到班級寫下上面這段文字時,瞬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5
陽光需要云彩的折射,才會更美;狂風需要雷電的陪伴才會更幸福;生活同樣需要語言的詮釋,才會更美。萬物皆有中間主,愛也不列外。-----題記
猛地爬起,呆呆的看四周,清冷的月光從窗扉里瀉進來,柔和的照在我身上。長嘆一口氣,擦擦眼角還殘留的淚水和滿臉的冷汗,再次躺下。如此輾轉幾次,無可置否,這覺是睡不下去了。怨婦般的穿著鞋,然后愣愣地站在院中出神。
身后響起拖沓而急促的腳步聲。
“靜仔欸,大半夜的不睡覺,干啥子喲?”她蒼老且嘶啞的聲音在不大的院中回蕩。
“睡不著咧。“我吸吸鼻子,壓抑著心中悲憤的心情。此時的我,像一座沉睡的火山,隨時會噴發。
于是,她吃力地移動著沉重的雙腿,佝僂著背。“怎么了?生日沒過好?”
我不再說話,別過頭去。
她有些固執地站在我前面,挺直了背,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很精神。但不管她怎么樣,依舊遮掩不了頭上花白的頭發和歲月的痕跡。月光下,她臉上一道細長的傷疤若隱若現,卻還是深深地刺在我心里。
我半蹲著,強壓怒火道:“祖奶奶呀,你回去睡吧,我出去走走。”話音剛落,我轉身向門外走去。
“等等。”她顫顫巍巍地脫下外套,拉住我。踮起腳尖,瞇著眼,雙手顫抖著幫我穿上,再象征性地替我拍拍灰,得意地倚在門邊。
終于,沉睡的火山爆發了。我不耐煩地脫下外套,扔給她:“你去睡吧,別管我了。”然后,跑出家門。
一步一步又一步,走出家門后的每一步不知為何都如踩在刀尖上一般,格外的疼痛。下意識地轉頭,看見她一手拿著外套,一手扶著門。本就矮小的身材此時更矮小了,她的影子被月光拉得修長。
跑出家百米來遠,暴雨便開始了掃蕩。身上只有一件單薄的衣服,自然抵擋不住這嚴寒,匆匆跑到樹下,想著過會兒就好了。可是,暴風雨越來越大,凍得我直打哆嗦。
不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緩緩映入我的眼簾,那個人打著一把碩大的黑傘,一步步向我挪來。呀,是她。我有些驚訝。雨中的她有些踉蹌,幾次摔倒,幾次爬起,懷里還死死地護著什么。我再也顧不得了,沖到她前面,眼淚隨著雨水滑落。洗刷掉我心靈的罪惡。
“祖奶奶。”我哽咽地喊著,看到一身泥濘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呀。”她欣喜地看著我,隨即把袋子打開,把里面的外套給我穿上。
“走了,走了。”她挽著我的手,把傘盡量往我這邊傾斜。
回到家,她全身濕透,卻還是給我擦頭發,煮姜湯。
她,一個八旬老太用愛和寬容給我上了堂課。她告訴我,愛需要寬容來維持。
初二:莫子籬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6
我們印像中的語文課,無非是老師講同學聽,老師問同學答,老師留同學寫,而在我的學業中卻有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令我難忘。
課上老師帶領我們一同走進了魯迅兒時的世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們知道了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無憂無慮,到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
在下課前,老師留了一個作業,查找魯迅作品中一些代表人物并且為同學們講述、扮演,以便更好的理解作者筆下人物的內心世界。“這個作業,我們下節課驗收。”語文老師帶著微笑說道,聽到這個作業時,同學們的表情可謂是各有千秋,有的自信滿滿的'聽著老師留的作業,有的十分興奮,隨性表言了幾個動作,有的卻面紅而赤喃喃自語道“這怎么演?”
在緊張的排練中我們迎來了第二天的語文課,上課鈴聲慢慢響起,隨著老師輕輕的推開門走到講桌前,同學們的緊張情緒也越來越大,雖然只是一堂簡單的語文課,可是同學們卻非常的重視。
“昨天的作業大家都記得吧?踴躍些誰先來?”語文老師望著我們大家說道。“我先來!”隨著聲音我們往后看了一下,他自信滿滿的向講臺走去,同學們為他熱烈的鼓掌,他從兜里拿出了九個硬幣,在講桌上認真排開,那種清高,自負的表情,令全班同學開懷大笑。有了第一位同學的開場,隨后的同學們也越來越積極,下一位同學在兩講臺前像細腳伶仃的圓規腳,同學們被她滑稽的站姿弄得哭笑不得。而當聽見旁白的同學讀到“無情的社會,使她變得沒有信仰,沒有操守,沒有真摯的情感”時,那種笑聲越來越大。后來的表演中,有一位同學扮演的祥林嫂最讓我的心靈震撼,她表現出祥林嫂經歷許多磨難后,精神上創傷,她一蹶不振時仍一直掛念自己的孩子時的情景。表演中,笑聲也很大,而在旁邊一語不發的老師啟發我們道“唉,執著的母親,命運悲慘的女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是啊,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戰亂使人民民不聊生。同學們愈加深刻的理解了魯迅作品的偉大之處。
在熱烈的掌聲中,表演結束了,老師站在講桌前鄭重其事地說道“魯迅,用其嚴峻凜然,潑辣犀利的語言向我們展現當時人民生活的艱辛。同學們應該牢記在學每一種知識,讀每一本書時,要認真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對于人物的描寫也應該細致入微,讓讀者更好的理解你所表達的人物性格。”話畢,教室里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這堂語文課上,我不僅擁有了快樂與歡笑,而且體會到了文學藝術的巨大魅力。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7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劃破泛著魚肚白的天空。大年三十這天,小城蘇醒的很早,天剛剛亮,家家戶戶濃郁的過年氣息便席卷而來。
我和爸爸,叔叔回到老家貼春聯。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在老家門口的池塘,一片波光粼粼。不時有村上的婦女洗衣服,圈圈漣漪蕩漾開來。
好久沒有人住的老家,有些破舊,爸爸就先去清掃,我則和叔叔在一旁看起了春聯。
“哎,這是以‘吉祥’結尾,那是以‘如意’結尾。應該分別是上、下聯吧?”“唔,好像是。那上聯是貼左邊還是貼右邊啊?”“左吧。”“不對,是右!”我和叔叔就著春聯的上、下聯和貼的位置糾結起來。叔叔不時搔搔他一頭蓬松的短發,弄得有幾根豎了起來,很不服帖,就像水面冒出幾根草一般突兀。而我,一會兒拿起這張放到前面,嘴里念叨著平日里學來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想從中分辨出來;一會兒又拿起那張,舉到門邊擺弄著,看合不合適。
“哎呀!真煩,隨便貼一下不就行了,我以前來貼,都是撕兩張膠帶,往門上一粘,就完事,熬過初一就掉了。”叔叔頂著頭小獅子般的亂發,嬉笑著,活像個頑皮的孩子。我正被這幾幅春聯搞得頭昏腦脹,索性一跺腳,附和道:“就是就是,誰看呀!”我和叔叔一同壞笑著,準備偷懶,草草了事。
“哼,瞧你們,一個個不負責任,這春聯估計剛貼上,就掉了吧。”打掃完的爸爸一臉不滿,“這貼春聯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你們這么忽視可是不對的!”他擺出一副說教的嘴臉。我和叔叔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爸爸見我倆很是受教,笑著擦干手,拿起攤在桌子上的兩幅春聯,推了推眼鏡,學著私塾老先生的樣子摸著胡須,搖頭晃腦地讀了一遍,便自信地說:“嗯,這幅是上聯,貼左邊;那幅是下聯,貼右邊。”說完,又神秘莫測地問:“你知道春聯的前身嗎?”我搖了搖頭,閃著好奇的眼睛望著他。于是,他得意地揚起頭,清了清嗓子,說道:“古代人們先是用門神像,后來又將寓意吉祥的話寫在桃木上,用來避邪。”像是故意炫耀似的,打開了話匣子,他又迫不及待地說:“朱元璋曾親自為一位屠戶寫春聯,而第一幅春聯則是出自孟昶之手……”他似是意猶未盡,而我卻早已沉浸在春聯的韻味之中。
原來,這春聯竟有如此多的學問,而自己還一度不以為然。聽著關于春聯的趣聞逸事,我不禁感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興致勃勃地貼完春聯,此刻的陽光越加和暖。望著陽光下,那紅底黑字的春聯,散發文化的氣息,心中不由覺得,這也是一堂語文課,讓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