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七年級春節作文集錦10篇
有關七年級春節作文集錦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春節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1
今年的春節和以前不同,往年是坐高鐵回老家,然后爺爺來接我們,今年是由爸爸和伯伯開車帶我們回家的。大家見到了互相打招呼,場面熱鬧極了。
在春節那幾天,我們去了西安玩,爸爸媽媽有事情在老家,我和鮮果阿姨和伯伯去西安玩!我們先去了回民街,吃了一些好吃的小吃,那里全是游客,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簡直棒呆了!
接著我們去了古城墻。一開始有猜燈謎的彩燈,但是仔細一看,上面不是燈謎,二是各種各樣的人寫的祝福。周圍的城墻,總是凸出來,應該是古時候打仗士兵躲在后面進攻的。為燈會準備的特別大的燈中,最有意思的是恐龍燈,我還摸了一下它的尾巴呢!走到最后走不動了,只能讓伯伯背著了。西安的陽光好猛哦,曬得我頭暈眼花、喉嚨冒煙,想吃個冰淇淋降降溫。
下了西安城墻,馬路對面就有一家肯德基,我腦中立馬涌現出一個大大的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我開心地拉著伯伯和鮮果阿姨的手沖進肯德基,對服務員說:“來一個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服務員看著我說冰淇淋機器壞了,我頓時失望極了,然后我們跑了四家便利店,都沒有冰淇淋,連一只冰棍也沒有,我對西安絕望了。最后終于在一家很小的便利店買了一支冰淇淋,喉嚨里的火終于平息了。
我吃著冰淇淋回酒店的路上,突然發現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牌坊,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大學習巷。因為我走不動了,于是鮮果阿姨讓我和伯伯在巷口燈,她先進去看一下,過了一會,鮮果阿姨回來了。她對我們說:“大學習巷里有好多好吃的當地特色,一眼望不到頭。”于是我們決定先回酒店休息一下晚上來大學巷吃晚飯。
晚上我們吃了酸湯水餃、羊肉砂鍋,買了綠豆糕和糖山楂帶回去給爸爸媽媽嘗嘗。
這個春節,我走了很多地方,我登上了鸛雀樓,親手摸刀了真正的黃河大鐵牛,去了呂洞賓的永樂宮,還去了大禹渡口。
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豐富的春節!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2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到過年的前幾天,媽媽就會帶我到超市買各式各樣的好吃的,晶瑩剔透的果凍、酸甜可口的蜜餞、香酥可口的米果……這些都是我的最愛。當然,過年少不了餃子,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往年我們要去姥姥家吃餃子,那香味就更不用說啦!還要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福字還能夠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齊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一天,我和哥哥姐姐們要一向玩到第二天,可開心了。大人們會講關于年搞笑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
過春節要貼春聯,記得在上一年春節,我以前做了爸爸媽媽的小助手,我負責在所有的春聯后面涂上糨糊,爸爸就負責把春聯貼在門口,而媽媽就在廚房把今晚的團圓飯煮好,而我就幫媽媽把食物洗干凈和切好,再讓媽媽下鍋,到晚上,我們全家就高高興興的把團圓飯吃了,吃完飯,爸爸媽媽就帶我到大草地里放煙花,那個時候,我們全家真是開心極了。還有,在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帶我到親戚朋友家拜年,有時,親戚朋友也會到我們家拜年,參觀一下我們的屋子睜不整潔,漂不漂亮。我們會包紅包,送給親戚朋友的孩子,有時親戚朋友也會送紅包給我。
這就是我最印象深刻的臆見事和我們那里過春節的習俗。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3
我不由地停下了腳步。
靜靜的夜空中綻開了許多璀璨的花朵,他們接了星星的班,給人們帶去快樂與祝福。這就是煙花。春節還未到就有人放鞭炮和煙花,提早迎接新春。是的,春節還未到,空氣中就彌漫著"年味兒"。
走到街上,雖然車很多,人也很多,但是貼春聯的卻少了,大都是去年的春聯。還有兩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啊,怎么會這樣?以前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已"總把新桃換舊符”了呀。大家都忙里忙外,收拾著房屋,并且包著大大小小的紅包。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是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就自己在家題春聯,并且還會相互送春聯。而且只有新年才能穿新衣服,吃上最好吃的東西,并且拿到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的壓歲錢,可以買一些糖和小人書之類的,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樣甜,格外開心。所以,他們小時候總期盼著新年的到來,他們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很強,難得得到了一袋瓜子都會覺得很開心,很滿足。
而我們呢?
在這物質生活豐富的年代里,我們期待著的也許只是禮物與壓歲錢吧,并沒有父母小時后真正的期待新年的感覺。我們平時都穿著新衣服,吃著以前想不到的美味佳肴還有零花錢,哪里會有父母小時候的那種幸福感呢?現代人雖然看上去比以前富足了,快樂了,但是幸福感卻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而逐年減少。大家不再期待著什么,不再因為得到而滿足,只有因為得到而產生更強烈的貪婪的欲望。在春節,也有好多人不愿回家過年,不回去陪著空巢老人。
盡管這樣,國家還須要不斷地發展。物質生活豐富了,這是好事,可是不能讓我們本應有的感情變得淡漠了。就如同見到小女孩被車壓13冷漠路人見死不救、大量捕殺動物一樣。春節,我們國家最傳統的節日。
一定要期待著春節啊,不能讓它變得寂寞了。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節日。春節意味著家家戶戶聚在一起吃團圓安。春節代表喜慶,也代表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喜歡春節,我渴望春節的到來。
每年大年三十,人們的臉上總是露出燦爛的笑容。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對聯和一些小裝飾品,這些物品都是紅色的,因為紅色代表平安和幸福。所以,春節時,無論是街上還是家里到處都有紅色。
快到中午時,是最忙的時候。忙什么呢?街上忙著做年夜飯!年夜飯又叫團圓飯。每當這時候,大人們都在廚房里忙活這,臉上露出甜蜜和幸福的笑容,她們分工明確,每次過年做年夜飯時,不只是為了讓家人吃到可口的飯菜,卻仿佛在矩形一場廚藝大賽,就連平時不喜歡做菜的我,也來大顯身手一番,個個忙的不亦樂乎。
我們幾個小孩子也常聚在一起,有玩不完的游戲,說不完的話,因為過春節時是冬天,所以慶祝的活動就更多了。穿好外套,帶好帽子,手套準備打雪仗。到一塊雪多的地方,我先用手抓一把雪。隨后,按照球的形狀做出了一個有一個似冰激凌狀的雪球。做好以后,游戲開始了。將一個有一個的雪球砸向對方,打的全身都是雪,一個個像雪人一樣。隨后伴隨的就是一片歡聲笑語。
吃年夜飯,是純潔家家戶戶最熱鬧的時候。豐盛的菜擺滿一桌,全家圍著桌子旁邊,吃團圓飯,心頭的幸福感涌涌而上。桌上一定少不了一樣美食——魚,“魚”和“余”諧音,暗示著“年年有余”。蘿卜俗稱菜頭,住院者有個好彩頭,甜食代表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我喜歡春節,喜歡熱鬧的新年!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5
春節是中華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不管平時有多忙碌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頓飯。
春節的傳說。年獸經常去禍害村民,一個老人告訴村民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守歲、掛紅燈籠。還有一些拜年、貼春聯、吃年夜飯、吃湯圓和餃子。
今年春節沒有從前那么熱鬧,但不失一番風味。家家戶戶掛上了春聯。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味道。今年的春節少了一些煙花燃放。但,多了一絲人情味。
今年春節不想往常一樣,以前大人吃完年夜飯后都在打麻將,小孩子不是在家中看電視就在樓下放煙火。年夜飯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所以吃得格外香甜心里也有一種暖暖的味道。吃完飯后一大家子的人圍著沙發坐著。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看得不亦樂乎。
在九點半鐘左右,奶奶,母親,姑姑和我到廚房里面包餃子。我負責揉面團,母親負責餃子里面的餡,而奶奶就和姑姑一起包餃子了。在揉面團的時候經常弄得到處都是的,最還是奶奶幫我和的面。做完后心里非常高興。
到了12點,小區中的大禮炮一同響起。世界各地的人們一同迎接新年的到來。這時候小孩子最喜歡的環節來了。長輩們都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的紅包。哪個小孩子最乖巧嘴巴最甜。就可以最先拿到紅包,在沒拿到紅包的小孩子面前炫耀一番。但在最后每個人都會獲得紅包。
今年春節是過的最有人情味的一個。長輩們都沒有打麻將,都在帶著小孩看電視,或者帶小孩到樓下放煙火。什么事情大家都一起合伙完成。
年味再用不同的方式體現出來。但永遠不變的是一家團聚在一起。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只要一到了過年,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轉眼間,我們就到了過年的時間,哎!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不得不這么感嘆,好像昨天剛剛是過年,又到了過年的時間。我想了想,都不知道我這一年中做了什么,就像電影一樣,一放就過去了,什么都沒留下。
春節,肯定是大家所盼望的,我想老人應該不想過年吧!要我老了肯定不想,但是現在想一想,對我來說,簡直是太遙遠的事情。再想想我們小孩子,肯定是快樂的,過年有吃的、喝的,有連綿不斷的驚喜,不僅可以得到壓歲錢,還有禮物,我最喜歡不過了。整個世界像是披上了一件大紅衣裳,和我們一起過年,到了過年的前一個晚上,便有了過年的味道,晚上的時候,開始放鞭炮,一陣陣鞭炮聲吵得我們睡不著,好像這是對過年的彩排。
在我們的日日盼望中,終于盼望到了過年,那天,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五彩繽紛,整個大地上洋溢著一種快樂,熱鬧而紅火。小孩子們純真的笑容印在臉上,看到他們的笑,我們也會跟著笑起來,我在外婆家團聚,親戚朋友們的孩子膽子大得很,我的表哥拿著煙花棒,正在一邊甩著,一邊轉著圈,而我的膽子小得很,如一只老鼠,膽小如鼠這個詞更形容我不過了,我只是躲在媽媽身后不敢跑出來看,玩也不敢玩,學校里也說過,過年不能玩鞭炮,就算給我膽子,我也不敢,打死我都不敢,但我還是喜歡過年,我喜歡熱鬧的氣氛,喜歡我又長大了,又邁出了一大步,跟以前的我相比懂事了、聽話了、老實了,有了進步才能畫上圓滿的句號,也算我在20xx年有了一點痕跡。我們便閑聊,話家常,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有說有笑……可我們小孩子皮得很,東躲西藏的,小妹妹比我們小,自然玩不過我們,她淘氣地哭了起來,不過過一會就沒事了。 大人們哭笑不得。看她人小,脾氣可不小呢!可別小瞧了她!我也可以看出來,我的舅媽她很疼她,舅舅也沒什么兩樣。跟小妹妹相處了一會兒,發現她的膽子以后和她哥哥一樣大,不愧是兄妹啊!
到了殘燈末廟,又快到大家忙的時候了,團圓飯也吃了,話家常也談了,一切又將重新開始,一年的計劃,循環地生活。我多么的希望,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不再是呆板的了……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7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節》,作者是老舍。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寫的文章有:《貓》《林海》和《草原》。
顧名思義,這篇文章的內容寫的是北京人的春節的過法。這篇課文分別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和元宵節等幾個日子。
然而,我的家鄉的春節就和北京的春節有差別了。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在臘月初七雖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可是我家卻向來就沒有泡過臘八蒜,只知道臘八蒜是用醋泡過的,而臘八粥也有所不同。我們家鄉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我們的臘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臘八粥一樣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黃豆等八種谷類和干果做成的,因為很黏,所以是用來“粘”住下巴的。雖然有臘八粥和臘八蒜的習俗,但是我們家鄉并不把它算做是春節的一部份。
臘月二十三那天被稱作“小年”。小年,才是春節的開始。小年這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節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節日。過了小年,也就意味著還有七天就過大年了,在這七天里,所有的人都要放假,準備過年了。理所當然,在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過完小年以后,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什么雞、鴨、魚、肉、菜等都要準備好。如果農村人有養豬,就要開始殺年豬了。殺好豬后,主人還要做殺豬菜、灌血腸。殺豬菜是要把新鮮五花肉、帶肉豬骨、東北酸菜、東北粉條等長時間燜燉,待上桌前再添加煮好的血腸,主人請親戚朋友鄰里一起來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場面也十分熱鬧。剩下的豬肉怎么辦?一定有人會說放在冰箱里啊!錯!既然是東北人,就要用非常東北的方法保存起來!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況在東北有時會零下三十多度。把豬肉拆分后放在籃子里、里面摻上冰和雪,再把籃子埋在雪里并做好記號,等到用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衛,因為那時候肉的硬度絕不亞于磚頭!
臘月三十那天被稱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時候,白天大家去親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團圓飯,看春晚,還會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也有往餃子里放一角錢硬幣的習俗,當然硬幣要洗干凈的。大約到了晚上十一點,大家就開始換新衣新褲新鞋,如果誰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紅色,還要系紅腰帶。然后放爆竹、吃年夜飯、聽新春敲鐘聲。吃年夜飯一直要持續到凌晨以后,要吃“兩年”。如果誰吃到了包在餃子里的硬幣,就預示他(她)來年有好運。飯后,大家還要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鞠躬拜年,會收到不少“紅包”。
元宵節是開年的第一個節日,大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欣賞節日禮花。東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不一樣的,因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人們會把方形的元宵餡放到盛著黏米面的簸箕里,然后不斷地搖并不斷加面,粘了一層再粘一層,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搖好了。
因為東北的冬天比較長、天氣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長,學生都是在3月1日才開學,而大人們會早些。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節日!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8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的古老節日,春節有趣的事情可多了,我跟你說一下我們的春節吧。
年三十晚上的春節晚會是我們每年必看的節目,今年的春節晚會非常精彩,好看的節目數不勝數。《五官新說》中“耳朵”的“新編北京歡迎你”把我逗得前仰后合;另外,像《不差錢》、《黃豆黃》等節目則讓我捧腹大笑;還有小品“團團圓圓”也使我受到了啟發,令我回味無窮。今年的春節晚會真是太棒了!
過年我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煙花了。鞭炮煙花的種類繁多,形狀各異。年三十晚上,從家家戶戶中傳出的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個不停,整個縣城仿佛成了一座不夜城,空中不時地綻放著五顏六色的花朵,有高的、有矮的、有大的、有小的,美麗極了,還不時地有飛天鼠升入空中打個響哨,實在太好玩了。我喜歡的還有甩鞭、擦鞭、地雷、小蜜蜂等。尤其是“長鞭子”和“擦鞭”就更有趣了。有一次,我和哥哥把幾根長鞭子放進垃圾筒內點燃,然后我又往垃圾筒內扔了幾個三響擦鞭,只聽“呯”的一聲,擦鞭被點燃后引爆了,“長鞭子”也“啪、啪、啪”的響了起來,冒出的火星把垃圾給點燃了,又聽到“呯砰”的響聲,垃圾筒被炸了個洞,我和哥哥知道闖禍了,趕緊跑到了伯伯家。啊,太驚險了!
還有,過年的年夜飯更令我難忘,那水平不亞于星級大飯店,特別是我愛吃的土豆絲、烤鴨、烤雞……,剛一上桌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我開心地吃了好多,哦,好飽!
我最討厭的事就是拜年了,初一早晨早早起床,挨家挨戶去說新年祝福的話,能把人累個半死。下午,我正想看電視輕松一下,媽媽卻叫我學包餃子,我的手雖然會捏橡皮泥,但不會包餃子,包了幾個就累了,無聊極了。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9
春節,是一個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過春節時,我們都會收到很多的新年禮物,但是今年的春節卻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我很膽小,過年放鞭炮對于我來是一件天大的事,還沒有等到點燃鞭炮,我便已經被嚇得不行了,而今年我卻學會了放鞭炮,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春節漸漸逼近,我們家還是和往常一樣買了許多鞭炮,但是我不敢放,為了鍛煉我的膽量,家里人打算讓我獨自放一次鞭炮,我算然很害怕,但是我仍然沒有說出來,因為我不想承認自己是個膽小鬼,便只好乖乖去執行任務了。
我手里拿著火機,但是我卻不敢點燃鞭炮,因為我害怕如果鞭炮響了,我的手會不會被炸掉,我越來越擔心,越來越害怕,可是最后我還是戰勝了所有的恐懼,當我的手中拿起鞭炮的時候,我感覺不是那么的害怕,人們都說鞭炮很好玩,究竟有多好玩,我要嘗試一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戰勝自己害怕的東西,我還是點燃了鞭炮。
彩色的火焰沖上了天空,我為廣闊的天空增添了彩色的一筆,我為遙遠的宇宙增添了一絲光彩。看著我點燃的鞭炮,讓我戰勝了所有的恐懼,鞭炮也不是那么充滿恐懼的,因為我做到了,我戰勝了我所害怕的東西,我終于點燃了這十幾年來我的一聲響。
鞭炮的響聲很震耳,但是他卻讓我樹立了一種信念,只要我們有勇氣,就會戰勝自己所有恐懼的東西。
今年的春節,讓我收獲了很多,也讓我對放鞭炮產生了樂趣,這個除夕我過得真的很快樂,這是我最快樂的春節了。
七年級春節作文 篇10
春節,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作為中國人,春節是一年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也是人們心靈上的一種慰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恰到好處的展現了春節的魅力。他向往著希望,期待著幸福,比喻著春天就要到來。每年,數以萬計的國人在春節前從世界的各個角落向著一個方向奔波——回家,這被成為“春運”。春運的形式有很多,或乘坐飛機,跨越天空飛回家鄉;或乘坐高鐵,在陸地上,縮短與家的距離;或騎著摩托車,頂著風雨,不怕嚴寒,奔波到家中。不過,每種方式都代表著中國人對春節的看重,因為,這是為了團聚!
每次提到過年,腦海中回憶的便是與家人歡聚一堂,吃著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聽著煙花爆竹聲,一起聊天、暢談……的確,春節就是如此,他可以使漂泊在外的人回到家中,他可以使各奔東西的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他可以使你難忘,使你快樂,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你幸福。每逢過年,大家還有說不完的話,年輕人之間會一起“吐槽”春晚,辭舊迎新;老人之間會談天說地,回憶往事;而中年人之間,會回顧過去,展望新年。總之,春節又有一種力量,他可以使人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送不完的問候與祝福。而如今的春節,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展開:搶紅包,看花燈,逛廟會,旅游度假……每一種方式都是一種獨特的意境,獨特的氛圍,都表現人們對春節的渴望,對幸福的渴望。
中國有春節,外國有圣誕節,而我認為春節與圣誕節最不同的,就是圣誕節代表一種祝福,一種祈禱,一個享受生活的假期;而春節除了祈福,更看重于團聚與一種歸屬。我們可以把春節比作一次機遇,這是一次休息的機遇,一次回家的機遇,一次幸福的機遇。
有科學研究表明,人類是唯一一種父母允許子女長大后依然回家的動物,而春節作為展現這種習性的最好的機會,一直被人們注重。因為人們可以在其中找到團聚的幸福,一種回家后的歸屬感。浮于表面來說,春節是為了團聚,是幸福的,更深層次的講,春節代表著辭舊迎新,代表拋去舊年中的困難,規劃新年中的事業,代表一種真正的享受生活!
春節,回憶,享受,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