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生活作文集錦10篇
【推薦】初二的生活作文集錦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二的生活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1
‘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但對每一個人來說卻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樂觀者認為,新的一天就有新的開始;悲觀者認為,新的一天就代表著生命的倒計時;睿智者認為,新的一天可以做更多有價值的事;行善者認為,就有新的生命如花般在陽光下綻放;哲學家認為,太陽每一天的不同都有其所存在的價值
每一天都是不可復制的,生活也是不可以剪切的!
人活在世上,快樂是一生,悲傷亦是一生,既然活著,和不選擇‘喜劇’——快樂呢?
生活是簡單而又復雜的!但不管是簡單還是復雜,他都代表著不同的色彩!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彩的,關鍵在于如何認為,如何去理解!劉禹錫的‘陋室’生活是單色的多彩!魯迅的‘朝花夕拾’是繽紛的多彩!陶淵明的‘桃花源’是境界的多彩!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的煉成’是歲月的多彩!
彩虹有七色,各色均不同;人生有悲歡,人人皆不同!生活的色彩要靠自己去調適、搭配,人生與生活是同樣的色彩,調適了生活就等于調適了人生,豐富了生活就等于豐富了人生,人生與生活是‘同臺戲’,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正是對人生或者說生活所做的詮釋,生活要以單色為基準,向多色看齊!
生活要以美好為前提,向未來攀登,并且永不止步!
‘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照亮不同的方向和道路,給人的生活增加新一種的多彩,給人生增添新一中的光芒,向太陽看齊,就是向多彩看齊!
以喜劇收場,以多彩為結尾!!多彩的生活要自己去調適!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2
放了寒假,學習任務漸漸變輕了,沉悶的氣氛一下子變的明朗了。可是在這樣的明朗的氣氛里,我還是感覺很累……
吃完早飯,我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這時,妹妹朝我走來,她油腔滑調的對我說:“姐姐,陪我玩嗎!”我不理睬她。她又朝我耍脾氣,我實在受不了了,說:“你到底想干嗎?”妹妹不懷好意地笑了笑,說:“我們來玩捉迷藏吧!”我看著她那副表情,想:這個妹妹又想耍什么花樣!我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陣涼意。但我還是答應了她的要求。
經過石頭剪刀布之后,游戲規則是這樣:我來捉她,她躲起來。
游戲開始了,我蒙好了自己的眼睛,數完了一百之后,我準備把蒙住眼睛的布解下來,但后面好像有一個人抓住了我的手,我使勁地松開了她的手,說∶“你是誰呀!”她沒有回答,她又用一個好像很尖銳的東西打我的腳,不過她打我的時候打的很輕。我聽得到她好像在偷偷的笑。我想:誰會那樣無聊啊?突然她又改變了戰術,對我撓起了癢癢。‘哈哈……’我笑著說:“別撓了!”她停住手,感覺到她在為我把布解開,我睜開了眼睛,沒看到一個人在周圍,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找了找房間,看到妹妹正躲在床底下,偷偷地笑。我火腦的說:“是不是你在做惡作劇!”她慢慢地走了出來,捂著肚子大笑起來,說:“是……是的”她邊笑著邊說。她說完后,我感覺一把火在心里燃燒,炙燒著我的心門。
事后,我把妹妹教訓了一番。哎,為什么她總是這么無聊啊!整個假期有她在還真給我‘增幅’不少啊!
寒假,本來我可以快樂的玩一假期,可是在我家漫長的寒假卻變的微不足道。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3
生活的準則就像人生活所需的必需品一樣,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缺少了氧氣,將不會存活;人缺少了笑容將不會快樂。但是,人如果沒有生活的準則那將一天都活得不踏實。而我生活的準則就是幸福。有人常說“人心中各有一把尺”。每天這把尺子都會度量我著我幸福的痕跡。
其實我對幸福的定義也沒有多大,并不是用一個詞語一個句子幾個字能表達出來的。我覺得幸福就是自己覺得高興,那樣嘴角上揚的樣子就是幸福。或許在我心中,這個幸福的定義很簡單,在別人眼里很容易做到,可我覺得人一生并不會一帆風順,滿足現在就好了,天天想未來的事情,會把自己累死的,畢竟還沒有到以后,其實滿足也是一種幸福吧。在我的生活中,爺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的爺爺其實說起來也就是一個有著白花花頭發的老爺爺,和別的老頭一樣,都有深深的皺紋,都記錄著他們曾經歲月的滄桑。小小的眼睛,本身就看不清楚,一瞇起來,就剩下一條縫了,真是可愛的老頭。
我爺爺對我很好,家里就我一個女孩子所以他特別的疼我。其余的哥哥們都叫他爺爺,我就叫他老頭。他每次聽見這個特別的稱呼,都會特別開心的笑著,說:“我家小寶貝長大啦,爺爺也有專屬的名字啦。”其實我家老頭本身是個軍人,他身上那軍人的氣質讓他的兒子們不敢和他開玩笑,他一直很嚴肅。那天,老哥他們闖禍了,爺爺拄著一根拐棍站著對著他們講道理。當時的我還小嘛,走過去,和爺爺說:“老頭,不要這么嚴肅,笑笑,會年輕的。”我家老頭抱起我,一邊笑著一邊說:“好好好,我家寶貝都發命令了,爺爺不敢不執行。”哥哥們驚訝這看著爺爺會這樣像個小孩一樣調皮的笑了,我仿佛像戰勝了的將軍一樣,有十足的勝利感,雖然勝利的戰果只是爺爺的微笑,但是我已經很滿足了。看見他嘴角上揚的樣子,我心里也暖暖的,因為我很愛很愛這個老頭子,很想讓他幸福。
其實爺爺也有自己幸福的時刻,那就是和奶奶在一起默默的關心著自己的兒子們。據聽說他們是經過介紹才認識的,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總是跟著他們去遛彎。每次奶奶不想帶我去,爺爺總是拉著我的小手就走了。奶奶也沒辦法,只要遵守我家老頭的命令。那天,走之前大爺在爺爺家對爺爺奶奶說:“爸媽,我要出差了。”爺爺面無表情地說:“哦,早去早回。”說完就要出去遛彎了,爺爺奶奶到了外面,就是黃昏時刻,陽光柔柔的從天上瀉下來,照在他們的身上,就像是鍍了一層一層的橘子醬。我掙開爺爺的手,躲在了他們的后面,爺爺和奶奶兩個人并排在路上慢慢的走著,仿佛在享受著這金黃色的陽光遞來的溫暖。他們一邊走著,一邊說著家里的小事。
“今兒老大說他又要出差了”
“去哪啊,那孩子脾氣毛毛躁躁的在家里就不踏實”
“聽說挺遠的”
“唉…”
這么一段對話是我從后面偷偷聽到的,爺爺總以嚴肅的臉對著大家,但他還是默默的關心著自己的兒子,雖然嘴上不說什么,但是心里還是和自己的兒子系在一起的。奶奶總和爺爺說這些小事,弄得爺爺也和她一起說,兩個小孩,在一起真是特別的可愛。從后面看著他們的背影,仿佛記錄著他們的感情,他們好幸福。此刻,我的嘴角上揚,因為我也覺得很幸福。
最后一次就是在爺爺的病房門外,我哭了,哭得很傷心。我抬起頭,像勉強眼淚不掉下來,但是,淚水從不聽我的話,還是倔強的下來了。我擦干眼淚,走進爺爺的病房,我微笑著對爺爺說:“老頭,我來看你啦,今兒有沒有想我啊,我都想你了。”爺爺握著我的手說:“想,可想你了。”我說:“老頭啊,你快好吧,等好了之后,咱倆放風箏去。”爺爺點了點頭說:“行,可是…”我捂住爺爺的嘴巴:“沒有可是,你去不了我就不理你了,不愛你了。”爺爺微笑著點點頭,但是我看出來他的微笑很牽強。過了三天,是真正的別離了。我再一次的走進病房,這次沒有哭,因為眼淚都哭干了。我坐在爺爺旁邊,爺爺仍舊是握著我的手對我說:“寶貝啊,恐怕這次爺爺要違約了,不能陪你放風箏去了,我該和風箏一起走了。”我點了點頭說:“沒事,爺爺,我不怪你,我等你,等你和它回來的那天。”爺爺微笑著,這次他嘴角上揚的弧度很小,但是,卻顯得一個老頭格外的小幸福,就這樣,這個老頭帶著他的小幸福去了,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等著和我相遇。
我家一個可愛的老頭,一個調皮的老頭,一個幸福的老頭。他生活的準則何嘗不是微笑,何嘗不是一種幸福。我的幸福永遠和他緊緊相系著,每次我感覺到幸福,我想天上的爺爺也會微笑吧。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4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幸福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是嗎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學校,它激發人的斗志,磨礪人的意念,增長人的才干。挫折是壓力,是動力,是清醒劑,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是的,生活需要挫折。
柏拉圖有句話說的好:“在短暫的時光中尋找永恒。”,而挫折就是對永恒的最好詮釋。挫折,生活是一條奔跑的小溪,而挫折就是其中的顆顆小石子,沒有了它們的磨練,就少了一份歷煉。
小學時代的我,是同學眼中的佼佼者,教師眼中的好學生,然而進入蛟川書院這個高手云集的地方,我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一個個望而生畏的學霸,學神,一切都與周圍大不相同,那么突然搞得我措手不及,我便如群星中的一顆暗淡無光的星星,整日渴望有那么一天能金光閃耀。
失敗的痛苦接連不斷,期中考一次又一次考驗著我,我也多次努力,而成功卻總是離我遠去,但我卻從不放棄。因為我堅信“風雨”之后才會見到“彩虹”,人生僅有經歷過挫折與失敗的較量后才會顯露出耀眼的一面。
于是,我繼續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斷地調整狀態,總結經驗,分析一次次失敗的原因,在成功與我總是擦肩而過的時候,我也曾想過放棄。但那些名人不也都是曾走過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嗎輪椅上的霍金、微笑應對人生的桑蘭和勇敢堅強的張海迪,他們不都是用他們的人生之路向我詮釋了該如何應對挫折和坎坷,激勵我一次又一次從失敗中重新爬起來的嗎
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最終能穩定在前兩百了,我的信念不斷燃燒,是一次次的挫折磨礪了我,提高了我,經過千百年風雨的古樹,僅有結痂的傷口最堅硬,挫折不僅僅能夠使我堅強,還讓我體會到了來之不易的成功的喜悅。
是的,生活需要挫折。挫折,使我體會到“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句話的真諦;挫折,使我認識到“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正意義;挫折,使我不斷成長,經歷人生的冬季,不如人生最美麗的季節。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5
媽媽從太行山寫生回來了,沒過幾天,姥姥也風塵仆仆地從老家趕來了。
在車站接下姥姥,她就開始絮絮叨叨一些生活瑣碎。直到快到家時,她很自豪地說起,她和姥爺兩人敢在世博會閉館前游玩了一周。
她像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子,一字不漏地給我講述她在世博會的所見所聞。我不禁想象到,她趕去逛世博會是否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到了家,她很迫不及待地拉開了那個腦袋般大的小包,翻出了好幾件禮物,她說那是在上海買的。我再次打量了那個不大的包,我很驚訝它竟然能裝下兩條沙巾和一個文具袋一般大的銅雕,拿出這些東西后就有些癟了。
姥姥依舊滔滔不絕地講上海的環境很干凈啊,人很多啊等等,那驕傲的語氣仿佛只有她一人去過世博,其他人都沒見過似的。不,簡直世博就是她家開的一樣。
自從大哥出生后,姥姥就沒有再出過遠門。二十年了,她幾乎連河南省都沒出去過,整天呆在家里洗衣刷碗,再有就是與菜販操著一口地道的方言討價還價。
我目光呆滯地盯著那個她帶來的另一個包展開了回憶,等我回過神了,她已經又跟媽媽洗衣服去了。
接著兩天,她每天跟著我五點多起床給我做飯,等我和爸爸媽媽,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去了,她就獨自一人在家曬曬被子,縫縫補補地做一些活,打發掉了半天的光陰。
不經意間,我發現姥姥有些耳背了,有些眼花了,雙手的皮膚也日漸粗糙了,如兩片枯黃的樹葉,一根根突起的筋是那不平整的葉脈。偶然,聽到了她和媽媽的閑談,大舅一家搬出去住了,姥爺整日在外面奔波,一百六十平方大的家里只剩下她自己,只有小表妹在周四周五的中午在那里吃頓飯。
仔細回顧了二十年,姥姥總是在我們的不經意間勞作,不吭不響的忙碌,照顧著家。
我在瞬間,發現了是姥姥在支撐著家。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6
不再有時間去超市慢慢購物;不再有一整個周末構思一篇作文;不再有固定的時間和途徑去學習……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都漸漸地碎片化了。——前言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生活碎片化,顧名思義,就是將一件事分為多個時間段去完成。
以前,人們總是一大早起來去菜場買菜,回家以后做成便當及晚餐,帶到公司;而現在,人們一起床,有時甚至來不及吃早飯,就急匆匆開車搭地鐵或公交去上班、上學。特別是一些上班族,每天早出晚歸,基本沒時間去菜場、超市,于是,手機上的購物軟件可就成為了他們的必備神器。明天早餐吃什么,手指點一點,早餐明天就會在公司等你;家里牙膏用完了,手指動一動,快遞小哥就幫你送到家,隨時隨地都能買到你想要的東西,每一分鐘都不浪費。
以前的人們大多都從各種報紙或電視新聞上了解新聞時事。而現在,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讀報紙,雖然電視有時會看,不過更多的是在手機上,電腦上獲取一些信息。信息時代的優點就是你只要在一個可以上網的地方,家中、地鐵上、商店里等等,就可以在手機上獲得你想要的新聞消息。你可以在吃午飯時在手機上讀文章,也可以將任何空余時間用來學習。
對了,說到學習,現代人的學習方式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從學校課堂,到線上一對一網校。只要你愿意,哪怕是你坐在公交車上,也可以拿著手機聽著老師的錄播課程,不限次數,有空時拿出來聽十分鐘,碎片式學習,這樣既不影響白天工作,又可以讓你有時間學習充電,無時無刻不是個學習的好機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習慣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生活碎片化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更是社會快速發展的產物。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每一天都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變得簡單快捷多樣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碎片式生活就像一塊拼圖,完整時是一幅美麗的畫,將它分開,每一個小塊又何嘗不是精致而優美的呢?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最后要提醒一下大家,即使在快節奏的“碎片時代”,也要適量使用電子設備,和家人朋友多多交流哦。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7
兩棵樹,一棵高大如傘蓋;一棵嬌弱且低矮。那是我和爺爺的樹。
兩雙手,一雙黝黑粗糙;一雙嬌嫩細膩。那是我和爺爺的手。
一座老宅,一棵槐樹,那是我最滿意的生活。
爺爺說:“槐花就像月亮一般雪白,樹渾身都是寶。”花開時節,微風拂過,槐花輕盈地飄落。地上如鋪滿雪一般。月光下。,爺爺正在彎腰拾槐花。我問他:“爺爺你在干啥?”“給我的乖孫做槐花枕頭!“我們倆來比賽,看誰拾的多!”“噓,小聲點!槐樹媽媽聽見了就不落花了。”月光下只有槐香裊裊和兩人忙碌的身影。
陽光下,爺爺翻曬著槐花,我在槐樹下嬉戲、打鬧。
過幾天后,我的床邊多了一個小枕頭,靠在上面,香氣四溢,一夜好夢,連夢都彌漫著槐香。
爺爺還會用槐花釀酒,拾來的花骨朵個個圓潤飽和,像小船一樣。我總是好奇:這里面到底裝了什么瓊漿玉露?爺爺總是笑著不說話,加入冰糖、泉水,封入黑瓦罐里。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去打理。
吃著槐花餅,喝著沁人心脾的槐酒,在槐樹底下陪著爺爺聽戲曲、玩耍,靠在樹下睡覺、打鬧,十分悠閑、暢意。
長大后,我隨父母進了城,每次勸爺爺跟我們一起住。他總會說:“唉,我老了,槐樹也老了,我走了,樹會孤單的……”
如今,爺爺老了,花枕頭拾不起來了,酒也搬不動了。而年幼的我也由幼稚的小童長成了懂事的少年。每次喝著買來的'槐花酒,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槐樹下,爺爺牽著我的手漫步,那是我逝去的童年,是我最滿意、最懷念的生活。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8
傳說上帝創造世界只用了七天的時間,以七天就決定了我們世世代代,所有人的生活。或許有人驚嘆造物主的神奇,又或許有人抱怨現實世界的殘忍。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恩賜,之于我們的。
似乎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這樣一個人,透著鎖眼看世界,猶如古時三姑六婆似的大媽,看不得周遭的安生,總想攪得這周圍的空氣沸沸揚揚才有意思,這又何必呢?非要東家長西家短的品頭論足,非要誰比誰好誰又比誰混得差的計較來計較去,又有什么結果呢,這就讓自己的心有莫大的安慰和滿足感了?其實,也不然,生活本就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人的修行,是一個人終究要經過的歷程,它的好與壞本身就是最大的恩賜。
很多人好像都很怕自己活得不夠充實,不夠努力。誠然,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知識爆炸,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巨大的競爭和生存壓力已經讓人們有了深刻的危機感和勤奮意識。沒日沒夜的將自己鎖在狹小的辦公桌前和逼仄的工作室里,儼然已經成為多數人為生活奔波的寫照,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只是在他們還未弄明白什么是生活的時候,他們已經丟掉了健康和大把的光陰,而年華如流水,都不再復回。生活,是要依靠自己的獨立讓自己在生存的基礎上活得更好,需要放慢腳步,在已經有了物質保障的情況下享受美好,去存留一份安靜閑適的心情。為了生活而奮斗,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對,但在為生活而忙碌的同時千萬不要顧此失彼,失了生活本身的美好意趣。
記得在一本旅游圖志上看過這樣一個地方,和順古鎮,這里的生活寧謐而安適,美好而溫婉。河塘里蓮花成片,幽香陣陣。夕陽下的老婦在水池邊洗衣服,蹣跚著走回她祖傳古樸的老宅。泡茶的姑娘巧笑倩兮,淡雅地泡出一壺清亮的生普洱與來客談笑皆歡。或許,這樣的生活才是對生活本身最好的報償,仿佛連時光都在這里放慢了腳步,看著那青色的石板磨出歲月的光澤,看著巷口那棵木棉開了又落。我想,和順古樸的人們都知曉,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恩賜。
耳邊似乎想起了田園歌謠,有原始而寧靜的質感,那才是生活。無論喜悲離合,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賞賜。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9
回顧初一生活,想起四個字;不亦樂乎!
清晨,睡眼惺忪背個大書包去晨度,借口值日在水池邊,教室門口小睡一下,看他人讀的口干舌燥,自己卻忙里偷閑捂嘴一笑:不亦樂乎!課間,和同學斗斗嘴,吵吵架,輸了就把他的偶像大貶一通,看他咬牙切齒的模樣,不亦樂乎!自習課上,做在高高的講臺上,一覽眾山小,借值周本為虎作倀,看臺底下人們一臉不服的模樣,不亦樂乎!放學鄰班打聽作業,把多如泰山的作業形容的少之又少,看他們一臉羨慕,私底下偷笑,不亦樂乎!
回家,跟老媽訴一堆苦水,把多如泰山的作業形容成喜瑪拉雅山般多,看老媽一臉緊張心疼,便知道,寫著作業有會有人來送水果了,想著邊寫作業邊吃水果的模樣,不亦樂乎!考試成績單下來,考的相當之砸,看著幾個大紅差,想起有人比自己更砸,不禁眉開眼笑,不亦樂乎!考砸后,發奮讀書,幾天之后,榮成國寶,成了稀有動物,外人皆觀之,一人收3毛參觀費。完了,邊點小票,邊舔冰棍,不亦樂乎!
回顧初一,想起種種趣事,笑到噴飯,被罰擦桌子,洗衣服。洗衣服摸出10塊錢,想了想,歸為私有,不亦樂乎!
初二的生活作文 篇10
有人說,初一是用來適應生活的,是艱辛的;初三是為了向“重高”沖刺的,是緊張的。補充一句,我說:初二時用來享受的,是幽默而多愁善感的,多姿多彩。
上了初二的我們,比初一多了一份成熟與穩定,比初三多了一點童真和活躍。
初二的考試前夕,教室里的我們依舊在談笑風生,只是主題已在不知覺中變成了需要復習的內容。我們的教室不像初一那般雜亂無章,因為我們已經走過初一;我們教室的氣氛不像初三那樣緊扣人心,盡管初三是我們的未來。
初二的班會課上,我們有歡笑,我們很幽默,把自己的快樂帶給別人,把全班快樂的芬香散發于整棟教學樓;我們會感動,我們有淚水,對父母的愧疚我們承認,我們后會,對父母的恩情,我們用一句句內心流露的深情話語來表達;我們沉默,我們沉思,社會中的各種事情都在牽動著我們的心,面對校園的各類行為我們懂得反省。
初二的自習課,我們安靜的忙碌,趕當天的作業,進行有義氣無意義的無聲交易;我們輕松的沉睡,美美的白日夢,偶爾地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唾液;我們愉快的交談,細如蚊吟的聲音,左顧右盼的緊張神色——當自己的偵探。
多彩的初二,造就了我們的幽默,左手拉一個稱兄弟,右手牽一個道姐妹,喊聲帥哥,叫聲靚妹,其樂融融;多彩的初二,培養了我們“勝不驕,敗不餒”的性格,考好了,微微謙虛的說:“一般一般啦!”,考差了,自我鼓勵:不怕不怕,還有“雞腿”。
這就是初二的生活,快樂,開心,多愁善感,色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