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為《青年有為》,則中華有為,信念尤在,中華有可為
2023年恰逢建黨100周年,本年度的高考四張全國卷都圍繞<建黨100周年>出題,緊跟時代步伐,唱響時代主旋律,旨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將立德樹人的宗旨毫無保留地體現出來。而本篇《青年有為》這是一篇出自2023年全國甲卷的滿分作文。
原題重現
這是一道很典型的材料作文題,主題設置清晰,從審題的角度來說是比較容易的。而出題人的目標也很明確,意在進一步認識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加深愛黨、愛國的民族自豪感。
題目給的材料中,通過歌曲,節日,文學作品,英雄人物等進行展現,給考生創立了寫作情景,同時明確主題“可為與有為”,能夠很好地激發考生內心的抱負與胸懷;
“可為與有為”的聯系如何?可為:可理解為值得去做,而“有為”可理解為有作為;什么是值得去做的,做成什么樣,需要對兩個詞進行關聯思考。
滿分作文《青年有為》欣賞
文章的亮點:
1,開篇立意,內容簡明扼要,語言鏗鏘有力。在表達和論證觀點時,如“今日之中國不會再重蹈歷史的覆轍”“力量并不是衡量國家強盛太平的唯一砝碼”等,既有文采又觀點鮮明,讀起來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2,文章通過“有為”與“可為”兩個關鍵詞,牢牢抓住主題,從2023年中美高層的會晤引出“辛丑條約”、兩彈一星的歷史事件,再聯系當下,總結出“青年有為,則中華之可為”的觀點,不禁讓人熱血沸騰;
高考滿分作文其實并沒有那么多技巧,就以本篇為例,沒有賣弄文采,沒有舞文弄墨,一切簡明扼要,恰到好處。
大家覺得這篇《青年有為》寫得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