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Ⅰ全國新高考Ⅱ卷解析及范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微紀錄片,介紹一組在不同行業奮發有為的人物。他們選擇了自己熱愛的行業,也選擇了事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展示出開啟未來的力量。
有位科學家強調,實現北斗導航系統服務于各行各業,“需要新方法、新思維、新知識”。她致力于科技攻關,還從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有位攝影家認為,“真正屬于我們的東西,是民族的,血脈的,永不過時”。他選擇了從民族傳統中汲取養分,通過照片增強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有位建筑家主張,要改變“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須賦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過幾代人仍然感覺美好”的建筑作品。
復興中學團委將組織以“選擇·創造·未來”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材料雖然長,但在第一段就非常人性化地對第二段的內容作了總領:他們選擇了自己熱愛的行業,也選擇了事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展示出開啟未來的力量。非常充分地體現了高考作文題“不在審題立意上為難學生”的仁厚精神。考生只要能夠把握準關鍵句和征文活動的主題“選擇·創造·未來”,就能比較快地審準材料,確定立意。
結合關鍵句理解征文主題,可以看出“創造”是核心,“選擇”是前提,而“未來”是方向和目標。在扣題上,也應該注意好詳略安排,“選擇”和“未來”可以點到為止,重點寫“創造”。切忌“選擇”“創造”和“未來”一個關鍵詞一段的機械寫法,也不宜從理念到理念在“創造”這個關鍵詞上泛泛地兜圈子。
這類題目,審題難度不大,寫好仍然不容易。除了在準確把握三個關鍵詞關系基礎上確定文章重心之外,還需要“化虛為實”,找準自己擅長的領域論證“創造”的意義、做法等,若能做到這一點,考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如圍繞科技領域的創造,在表明自己的“選擇”的基礎上,可以從“科技創造需要理論創見的支撐”“科技創造應該立足于現實需要的推動”“科技創造需要有著眼于未來的戰略性眼光”等角度展開。
作為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目,也應該注意到任務要求和具體情境。這道題目,“征文”的體裁容易把握,團委這一活動舉辦方也不需要特別注意,但建團百年背景下的青年身份認同還是需要注意的,在行文中應當適當表達出作為青年,與時代先鋒并肩為國奉獻的人生追求。
切題立意:
1.選擇創新發展,開啟美好未來。
2.正確選擇,勇于創造,開啟未來。
3.創新發展助復興,青年選擇顯擔當。
4.正確選擇面向未來,勇于創造開啟未來。
5.根植民族文化的創造,更能開啟美好未來。
……
下水文
選擇面向未來,創造擁抱未來
青年似旭日之初生,巖漿之奔涌,雄獅之乍醒,火箭之騰空,國家的富強在于青年,民族的振興依靠青年。我輩青年,生逢盛世,自應認清責任,踔厲奮發,面對無限美好卻尚未定格的未來,我們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推動國家發展中成就自己,秉承創新創造之理念精神,通過自己努力,讓腦海中勾勒出的未來藍圖早日得以實現。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正確選擇才能直面未來。
正確選擇是干事創業之基,是實現理想的必要條件。回望歷史,班超不愿置身筆硯之間,選擇投筆從戎,才贏得機會,立功異域;魯迅選擇棄醫從文,拿起如椽大筆,才得以用犀利文章啟迪國人靈魂。選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唯其艱難才愈加可貴;選擇是一個有所取有所棄的過程,但唯其有所舍棄才能明確志向。我輩青年,要將自己的人生興趣和國家的發展需要結合起來,以國家發展為己任,以民族振興為己業,在選擇中明確人生志向,顯示責任擔當。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勇于創造才能擁抱未來。
網上有句戲言:打敗康師傅的不是白象,而是美團和外賣;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和支付寶。恰如劉慈欣在《三體》所說:“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話看似荒謬,實則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當前是一個注重科技創新的時代,生活中隨處可見科技的影子,如移動支付在日常消費中的應用,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特效技術在電影制作中的應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要增強危機意識,學習新方法,調動新思維,運用新知識,致力科技攻關,才能擁抱美好未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青年要在選擇中顯示擔當,在創造中擁抱未來。
青年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最富有創造精神和干事創業的激情。霍去病封狼居胥建立功名是在青年時代,曹禺寫出《雷雨》是在青年時代,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獎也是在青年時代。當前的國際競爭,歸根結底是核心科技的競爭。北斗組網,天眼巡空,墨子傳信,天問探火,我國發展所邁出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核心技術。青年必然要成為國家發展的主力軍,我輩唯有認清使命,直面未來,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同命運,致力開拓創新,不斷磨礪成長,才能勇立時代潮頭,以青春之我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選擇是開啟未來的鑰匙,創造是擁抱未來的利器。當下,新事物已經催生新行業,新模式已經開創新生活。我們唯有改變陳舊觀念,提升人生境界,厚植家國情懷,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在國家發展的洪流中成就美好人生,以勝利者的姿態擁抱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