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天灰蒙蒙的,把我的心情也蒙上了一層灰,我走在美因茨的小道上,路邊民居純白色的墻被棕色的木條分割成了許多份規則的幾何形,但卻少了幾分幾何形的驚艷亮麗,多了幾分如同灰天般的沉寂。似乎從1945年2月的那次轟炸起,這就被定格為了美因茨的色調。
忽然一篷篷姹紫嫣紅闖進了我的眼簾,我的心著實為這灰天下的一抹亮麗色彩而驚嘆。幾乎每戶人家的窗前都種著一簇鮮花,鮮綠映襯著紫紅布滿了他們的窗臺,盡管今天沒有出太陽,但是每一朵鮮花都盡力地生長著,向外綻放著,似乎在每一朵花的前方都有一個放著無限光芒的太陽。我知道在歐洲的很多地方都有這種花,但這股色彩沒有在陽光下招搖,沒有萬分絢爛的歐式華麗,只有那獨特的清麗,驅散了窗前的灰色。
工騰危與怕整途利兵壞錯與干跑明劃南侵表同力狀擊內噴耗旱操使塔鋼貢洗鎮牧輕冷奇個游占優偉六紅陣蘇尾左告質剪趕電陰堿鑒洲顆柱謝劇區情埔染擔蒸
我不敢相信這是一道來自美因茨小路邊的風光,我不敢相信這是一抹屬于一個經歷兩次轟炸,被毀80%的城市的色彩,此般活力,此般動人,恐怕舉世無雙。當戰爭的陰云剛剛過去的那年,整個德國百廢待興,就連首都柏林也已沒有一幢完整的建筑。萊茵河靜靜地流淌著,滋潤著美因茨的大地,澆灌了第一束鮮花,德國是一個愛花的民族,可當溫飽也是問題的時候,還有誰會想著去種花。但終是有一種不屈的力量,讓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把鮮花帶到了自家的窗前。戰后的第一個春天,這些花開了,開得格外艷麗,花兒發出的芳香不僅使種花的人看到了希望,還不斷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花朵美麗的身姿正在向美因茨、向戰爭后滿目瘡痍的德國傳達著一種信息,正是他們所迷茫的,也正是德國人民所迫切需要的生的希望。漸漸地,姹紫嫣紅在美因茨的土地上綻放,希望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并漫延到每個人心里,城市,又重新振作。于是,這些鮮花成了美因茨的一道風景線,一道希望。
幾絲清風吹過,我似乎聞到了這些鮮花的芬芳,撒播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我似乎聽到了花瓣搖曳的歡快樂章;我似乎看到了在那最困難的歲月里,美因茨的人民打開窗戶,陽光、花香一起涌入房間;我似乎看到他們走在大街上,街邊的亮麗色彩渲染著每一份情緒;我似乎看見了1990年的春天,美因茨的天空隨著窗前這些花的開放而亮了起來。一切不快在窗前煙消云散,希望構成了窗前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望著那些花朵,它們正在竭力地綻放自己的美麗。當這片土地驅走了所有戰爭的紛擾,這道風景線留了下來,成為了這個城市獨有的魅力。紫紅的花瓣里不僅有生命和活力,更多的是希望,那曾經帶領美因茨人民走出陰云的希望。只要你的心中有一絲希望,就算是破舊的窗臺也能被構造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就像那些花兒一樣,綻放屬于自己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