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23 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23 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
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國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3 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托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國 III 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制“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
意義”等重要的問題。
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國新高考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采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
城鄉社區干部、志愿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溫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系。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國新高考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征、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
特殊的意義。
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_________”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北京卷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1)2023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號的最后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整個系統由 55 顆衛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
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系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
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天津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里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
在寂靜街巷里傳送溫暖的雙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
走過 2023 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上海卷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 800 字。
江蘇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互聯網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于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贊,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浙江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高考作文注意事項
高考作文可以“真實寫作”嗎?為什么有的文章有真情實感,卻得分不高?
答:
在平時為避免學生講大話、講空話、講套話,老師總是或明確要求或適當暗示學生寫自己的日常生活,寫自己的情感體驗,以突出“真情實感”。的確,生活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的“初級階段”。殊不知,高考作文若只是停留在喜怒哀樂上,缺少對生活的取舍、概括、提煉,很難寫出有深度的文章來。尤其對高中生而言,光有感知和情感,還不夠,還得有意志,有智慧,有理性。孫紹振先生指出:貼近中學生的感性生活,可能但不一定就能寫出好文章。日常感性生活,是無序的、蕪雜的,原生的生活和原生的感情都要經過審視、凝聚和提煉才能轉化生成文章。最大的真實是思維的真實,它映射著作者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有些作文看起來很“假惺惺”,為什么呢?
答:
一位作家這樣說,“我自己沒有做到,所以我從不鼓動別人為了社會進步而犧牲自我,除非別人自愿選擇”。我們的作文往往完全相反,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卻莫名其妙地鼓動別人去做,結果往往是夢話連篇、空洞泛泛;別說不能服眾,連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理論。我們的作文為何動不動就大贊“淡然”呢?因為許多人都說生活要淡然。哪些名人說過呢?陶淵明。但是,我們不妨問問:如果陶淵明百分之百淡然,他只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了,大可不必費心費力地用詩歌形式記錄下來。同樣,我們如果真淡然,大可不必如此在意作文分數。我
們下筆前要反復問自己:“我也會這樣做嗎?我真的會一直這樣做嗎?”如果你自己無力無心去做,那你就盡量不要寫絕對。
我的作文看起來很淺顯,如何提升作文的深度呢?
答:
高考作文所謂的深度,只是相對的。
舉個例子,20_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是“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這道題考的是“自由和約束”,符合盧梭的思想:人生而自由,但無時不在枷鎖之中。關于這個話題,《論自由》這本書用幾十萬字去論證人身自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等自由類型及其應該受到的約束,這
閱卷老師可能喜歡哪類文章,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
答:
閱卷老師,首先喜歡“寫得明白”的文章,簡單說,我看了你的文章后馬上知曉你到底想要表達什么。我們寫作時,一定要注意“寫得明白”,也就是要求文章應有清晰之感,展現清晰的紋路。
作為心智活動的作文,不能認為自己心知肚明,別人亦了然于胸,于是就信筆隨心,天馬行空,無視讀者的閱讀感受。同學們寫作尤要關注下面兩點。一是語言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審思,讓讀者不致疑惑。如一位作者寫這樣一句:除了聲音什么也可以發出,除了狂風什么也不能跳舞。這確實不甚好懂。第一句好理解,第二句就令人費解了,這直接影響著語意信息的感知與領悟。故而在寫作時,自己不甚明了的語句,在文章不要出現。二是文脈的清晰,讓讀者不致感覺語段的斷裂與脫離。不可“隨心所欲”信筆揮毫,作文時,要關注文章紋路的
清晰,關注讀者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感受。
2023 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