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作文匯編6篇
【精選】自然作文匯編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然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然作文 篇1
我有一個朋友曾向我抱怨:“這個世界多么糟啊,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地,一切都使人感到頹廢不堪,一點美好的東西都不存在。”我沒有說話,只是帶他走出去,去到————
初秋的小樹林
剛剛進入秋天,葉兒們落得還不多,多半是呈黃綠色在枝頭上掛著,稍有不慎,還以為是一個個果子被風吹的飄呀飄的。這時,我為他摘下一片葉子,讓他嗅一嗅,那是一片已落下卻未沾染到泥土的葉子,墨綠色的裙子在她身上搖曳。朋友猛地一嗅:葉兒獨特的香味混雜著泥土、小草、果子的香氣,其中有夾帶了風從遠方吹來的芬芳。他沉醉了,問我,我笑而不答。
葉子們都在這樹林中與風一起舞蹈,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她們的陪襯。
深冬的麥田
現在已經進入深冬了,大雪給小麥苗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眼前一派雪白的景象。忽然,傳來了一陣“噠噠噠”的聲音,怎么回事呢?噢,原來是辛勤的農民伯伯正在運送肥料往麥田里去,為來年麥苗的生長做準備。天氣很冷,但辛勤的農民伯伯還是勞作著。他問我,我笑而不答。他隨即低下頭,若有所思。
初春的田野
春天,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美好的,我的朋友似乎也感受到了,臉上也掛上了一彎彎月。
春天到了,小草兒從土里鉆了出來,嫩黃的、乳白的、嫩綠的顏色,都炫耀似的齊齊的露了出來。金色的開著小碎花的迎春花,也在田野上一叢叢、一簇簇的笑著,一邊笑還一邊搖擺著她纖長的身軀,與柳條兒一起舞蹈著。
看到這里,我的朋友終于露出了笑容,燦爛的、光輝的、奪目的,好像初升的太陽一樣朝氣蓬勃。他為林中的葉兒笑,為麥田里的人們笑,為田野里的生命們笑,更為大自然笑,感謝大自然給他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感受美好。
自然作文 篇2
從前,悠悠的河水清澈見底、廣袤的大森林綠如翡翠、一望無際的天空藍如鉆石。魚蝦在河水里自由地嬉戲、打鬧、玩耍;小猴子在森林的綠樹叢中自由地跳躍;鳥兒們在如洗的碧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如今,這個地球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地球了。它以前是如此的溫順可愛,但現在它不是了。因為人類的貪婪、無窮的欲望和無休止的索取,地球開始變得憤怒暴力了。
現在,巍峨的群山因為茂盛的樹林被人們隨意亂砍亂伐而變成光禿禿的山嶺,嫩綠的草原因為人們過度開墾放牧而快速退化。森林和草原上的植被,原本作用很大,可以凈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排入大氣中的有毒氣體,可因為人類的無知和破壞,他們現在變得陰森恐怖起來,失去了從前那種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模樣。
由于人類無限制的制造垃圾,隨地拋扔廢棄物,隨地吐痰,不做好垃圾分類,多少原本美麗的土地為此而“犧牲”,喪失了最初動人的姿態。垃圾工廠也在整天破壞環境,在燃燒垃圾的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沒有經過專業設備的凈化處置就隨意排放在空氣中,使蔚藍的天空變成了灰蒙蒙的“芯片”。
因為地球氣候變暖,生活在地球北極的北極熊也正在逐漸失去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海上的浮冰正在大片大片地減少,海平面不停地上升,無時無刻不在侵蝕北極熊的生存空間。
所以,我要向全人類大聲疾呼:“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自然作文 篇3
當人類第一次乘坐飛船從太空中回望地球時,不禁被它的美麗驚呆了——這顆被夢幻般蔚藍色的海洋包裹著的橢圓形星球,就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據天文學家推算,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萬個星球可能像地球那樣,擁有水并孕育著生命。
但是,時至今日,人類還是沒有發現哪個星球真正存在著生命。所以,地球這顆擁有海洋、陸地、島嶼,擁有森林、草原、飛禽走獸,擁有風霜雨雪、四季更替變換的星球,是目前我們人類所知道的并擁有唯一一塊宇宙綠洲,也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
在這人類的伊甸園里,大自然賦予我們詩情畫意般的美景:茂密的樹林,清清的河水,綠茵茵的草地,盛開的花朵,自由飛翔的鳥兒……然而長期以來,人類為了自身和社會的發展,忽略了自然和環境的承受能力,許多發展是通過掠奪自然,甚至是“斷子絕孫”的做法來實現的。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現在還不提高環保意識,不尊重自然,不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大自然將會懲罰人類!
試想,如果沒有了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就沒有了蔚藍色的天空,沒有了鳥語蟬鳴合奏出的悅耳“和諧音符”,沒有了清澈的湖水和美麗的天鵝,藝術家還能夠找到“美”的創作靈感嗎?像《天鵝湖》那樣蕩人心魄的芭蕾舞還會出現嗎?
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人類只有做到與自然的和諧,才能減少或消除因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導致的各種社會矛盾,人類社會才能持續發展。同學們,讓我們以人類的良知,人類的靈魂之“愛”去親近大自然,保持大自然吧!
自然作文 篇4
母親對我說:“自然是人類最好的心靈導師,它的一切只有淳樸,沒有任何的不公與偏執。”我想,“自然的饋贈與慷慨,大概就是它的美麗所在了。”
鵝卵石鋪成的林蔭道,踩著石上的枯枝敗葉沙沙作響,不知何時,一只綴滿粉色的花朵的薔薇,從墻的那一邊婀娜探出頭來,把柔軟的手臂輕輕地纏在大樹較低的枝椏上,想要分離朝落滿的陽光的樹頂爬。有一些樹枝伸到了陽臺邊緣,樹枝上開著不知名的小花,總引得蜜蜂在附近嗡嗡地飛舞,金黃色的小小身子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時光的樹在暗處劃出一圈圈的年輪,帶著我對自然的好奇徑直生長。夏日的黃昏,夕陽落山,幾抹拖長了的橙黃色光暈充窗前悄悄溜走,時間由晝入夜。院子里的玉蘭的幽香在空氣中浮動,愈發濃郁。房間角落里那張堆滿了畫紙和顏料的桌子上,趴著一個酣睡著的小小人影。
夏天已經過去很久了,窗臺上的茉莉花,葉子變得墨綠,一臉深沉。我在午間昏睡中醒來,看到蜜糖一樣的溫軟的陽光輕輕地鋪在墻上,這樣安靜,便感到了“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落達意味。微風把云撕得很碎很薄,東一片西一片的。
兩個小孩坐在院子里的大樹下打盹,細碎的陽光落滿頭。仿佛一睡,就是一個下午一場秋,醒來的小半生的離愁。他們像一張好看的畫,畫里畫看一月的淺灰天空里細碎飄起的小小的涼涼的晶瑩的學,秋天一晃也就過去了。
冬日最后的陽光比任何季節都要來得慵懶。天空像被物理過濾鏡過濾了一樣,由暗黃變為深紅,最后變成一抹泛出黑點的深藍。
原來,一年四季里,在我們悄無聲息的成長中,與最親近的自然結了緣,也邂逅了它的一生。
自然作文 篇5
依據筆者的認識,“人與自然”類作文主要涉及三個話題。
1、欣賞自然,表述自然之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中都有大量自然風光類的文章了。我們生活在神奇而美麗的大自然中,自然界蘊含著各種美:動態美和靜態美互相補充,陽剛美和陰柔美兼而有之……我們不僅要將足跡留在山水里,還要用自己的彩筆描繪大自然的如畫風光。
2、體悟自然,書寫自然美景引發的人生感懷
著名詩人徐志摩在名篇《翡冷翠山居閑話》中寫道“只要你自己性靈上不長瘡瘢,眼不盲,耳不塞”,大自然“這無形跡的最高等教育便永遠是你的名分,這不取費的最珍貴的補劑便永遠供你受用。只要你認識了這一部書,你在這世界上寂寞時便不寂寞,窮困時不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督責……”。
3、敬畏自然,反思生態的惡化,呼吁人類善待萬物
有個叫西雅圖的印第安酋長,曾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人類屬于大地。但大地不屬于人類。世界上萬物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像血液把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生命之網并非人類所編織。人類不過是這個網絡中的一根線、一個結。但人類所做的一切,最終會影響到這個網絡,也影響到人類本身。”的確,我們應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生態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方式。
總之,“人與自然”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熱點話題。寫作這一類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經常到大自然里去感受它的奇妙,并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認真思考;②收集、準備一些與生態保護、環境惡化相關的素材,素材不需要太多,但必須有典型性;③多讀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實感的、有才識的“自然”類美文,閱讀后可采用類比、聯想等方式學寫數篇文章,以逐漸提高自己作文的底蘊;④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要有準確而深刻的認識,從而確保作文立意積極向上。
習作欣賞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年。46億年的漫長歲月。才造就了今天這么一個鳥語花香的美好世界——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
可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愚蠢地毀壞賴以生存的環境:亂砍濫伐原始森林,亂捕濫殺野生動物,盲目開采地下礦藏,肆意排放工業廢水……于是水土流失了,綠洲消失了,土地沙化了,氣候惡劣了……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已成為舉世關注的重大問題。今天,人們才發現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人,真的很聰明嗎
人類從亙古的荒原走來。一直走到高樓林立的都市:人類從愚昧落后的部落走來,一直走到文明和開化的現代社會。這一路高歌猛進,無不說明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不愧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近幾百年來,人類的聰明才智更是發揮到了極致:蒸汽機、電、核能……這一切的一切,不斷顯示著人類的智慧和力量。然而。僅憑這些。就能斷言人類是最聰明的嗎?就能判定現在的世界優于過去,并預測未來的世界一定更美好嗎?
我的回答是:不能!
仰望天空。候鳥凄厲的叫聲,帶來遠方戰火依然的消息:馳騁高原,再難見到藏羚羊奔跑的矯健身姿……這一切,又是誰造下的孽?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有許多人只受到功利的影響。而沒有接受智慧的啟蒙。近代的戰爭多數已不單純為了正義,更多的是為了物欲和私利。這充分暴露出人性中貪婪、自私和暴戾的一面。有些國家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用貧鈾彈等殺人武器,絲毫不顧對環境的破壞,導致受難地區的無奉百姓患癌癥等疾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這不僅僅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淪喪,是徹頭徹尾的犯罪。還有,由于人類無節制地向大自然掠奪索取,致使環境日益惡化。生物種類大幅度減少。300億年前地球上大約有25億個物種,現在僅存1億個左右。在已滅絕的約24億個物種中,有60%是20世紀滅絕的。從17世紀起,動物的滅絕進入了加速時期。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現在僅存的約1億個物種中,鳥類每兩年滅絕1種,獸類每一年就滅絕1種。今后的趨勢是:植物可能以每小時1種的速度滅絕,動物可能每天減少1種。我不禁想問,僅有的這些物種在地球上還能支撐多久?大海雀、渡渡鳥、旅鴿、卡羅萊納鸚鵡、高加索野牛……這些早已被人類滅絕的動物,如果能夠復活的話,我們從它們眼中看到的將是平和、善意,還是憤怒與敵意?事實上,現在連看一看敵意的目光也成了一種無法實現的奢望。
人類只是地球生命之網上的一段繩索,人類施之于這“網”的,也是人類施之于自己的。人類的文明已經讓這張“網”變得千瘡百孔。人類用科技來防止小行星將地球“咬”出一個缺口,是聰明的,但自己將這張生命之“網”撕扯得破敗不堪。那就不能不說是糊涂之極了。也許有時殘缺是一種美,但對整個地球生態環境來說,殘缺決不是美!我們需要一個完整而美好的地球。造物主給了人類一個美麗的星球,人類應該懷著感恩的心與地球和諧相處。
21世紀的鐘聲早已敲響。可我們是否應該將20世紀乃至前幾個世紀人類的所作所為放在一架一頭是聰明另一頭是愚蠢的天平上稱一下,看看哪一頭會更重?或許,對于未來世界而言,這樣做能使我們免生許多遺憾。
自然作文 篇6
指南針追隨著文成公主入藏時行經的莽原古道,汽車碾過的是張騫歷經磨難開辟的絲綢之路。當我駐足在青海湖邊,耳畔久久圍繞的是轉經筒輪軸劃破空氣的聲音,是古老而又真摯的藏語祝詞“扎西德勒”。
這塊溫潤清亮的美玉啊,千百萬年來嵌在青海省的版圖上,令四方游客神往。有人說她是內陸的海,寬闊,深邃。
在我看來,青海湖沉淀了西域高原的蹁躚韶華,靜靜目睹從邊境鐵馬金戈到鐵路穿藏而過的上千年歷史。擁有的是比海更濃郁的風情。
該怎樣描述她的藍呢?像嬰兒的眸子,纖凈,透亮,一塵不染。是祁連山的雪水滋潤了她啊,難怪這樣的神圣純潔。該怎樣描述她的無垠呢?遠方更加蔚藍廣袤的天與她緊緊相連,這樣大的湖,湖心的鳥島不禁讓我想起那句“白銀盤里一青螺”了。
在這里,時光仿佛刻意放慢腳步,就拖著長裙輕輕路過。我在午后看見了不同歲月的剖面:盤著發髻的少女在閱讀一本英文小說;年輕的夫婦牽著活潑的幼童在棧道漫步;一對年邁的老人坐在茶館里細語……這是因為青海湖更接近天堂嗎?仿佛一點點污穢都被吸入湖中,溶解,釋放,最后一點點被凈化了。心變得無限寧靜。
青海像極了背負行囊闖四方的少年。可是不論歲月如何變遷,發展的步伐如何加快,都觸及不到青海湖這片凈土亙古不變得安寧。遠方的雪山,緊挨著公路綿延數公里的油菜花田,還有沙灘上一排一排巨大的轉經筒,一步一跪拜的虔誠的朝圣者,他們所鐘情的,不就是青海湖的美好祥和嗎?
我仿佛聽見古老的冰川在娓娓道來藏傳佛教中三十六佛陀的故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像青海湖一樣,那泓藍色會直通心扉,心與大自然能如此的接近。湖浪層層,每一朵水花中都藏著雪域的軼事,每一顆水珠里都住著一個天堂。
她像一首梵文的長詩,敘述出每個拜訪她的人的心境;她像一串佛經的箴言,沉吟出每個觸碰她的人的喜怒哀樂。在她的身側,束縛已久的身心才能得以和圣潔的高原接觸。
返璞歸真,這就是她給予人心安定的力量。
她是青藏高原的眸,波光流轉;她是這片神奇莫測的荒原中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觸碰她,等同于觸碰了藏北的心。
她是人連通自然的窗口。
她的名字,叫青海湖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