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材料作文_單元作文
作文要求: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議論文。要對某個問題或某種情況作點辯證分析。
1.命題作文
(1)說平凡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之我見
(3)評新型的師生關系(可另擬標題)
2.材料作文
(1)根據下列材料,談談自己的見解。題目可定為:“掃一屋”與“掃天下”(也可另擬題目)。
陳蕃是東漢時的名人,他少年時獨居一室而庭院齷齪不堪。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見狀批評說:“孺子何不酒掃以待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針鋒相對地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個故事引起了后人很多議論,大多論者認為,薛勤的批評是對的。
(2)對于我國自古以來流傳的許多格言和成語,我們今天常常會有不同的思考。試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或自擬題),說說你對這條格言或成語的思考。【星火作文網 www.easyzw.com】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近墨者比黑
B近墨者未必黑
②知足常樂
A知足方能常樂
B常樂者不知足
③多多益善
A“多多”才能“益善”
B“多多”未必“益善”
3.閱讀下邊文字,以“教育”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呂叔湘作過一個比喻,說教育的性質類似農業,而絕不像工業。工業是把原料按規定的工序,制造成符合設計的產品。農業是把種子種到地里給它充分的合適的條件,例如水、陽光、空氣、肥料等等,讓它自己發芽生長,自己開花結果,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提示:文章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文體。
范文
平凡中的精彩
紅塵中,大多數的人們辛勞地奔跑在從現實通向夢想的路上。而大多數的人們可能沒能到達成功的終點。他們最終寫就的只是平凡的人生。但也許有好多人渡過了一生也不會明白,其實生命的魅力就在于這奔跑的過程之中。我們享受平凡,就是在享受著生命的無限精彩。
現實中的我們大都是平凡人,但殊不知平凡中也會顯現出偉大。蘇格拉底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出光來。”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謀生的手段,也是尋找快樂的窗口。平凡的人無論處于怎樣平凡的工作崗位,手里做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都會懷揣責任,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好。
人生不是完美的。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生活的寵兒,我們無從選擇,比如出生、職業等等,所以我們只能選擇平凡,慢慢去學會接受無法改變的命運與磨難,讓惆悵變為堅強。很多時候,我們又有許多選擇,比如笑或者哭,快樂或者憂傷,樂觀或者悲觀,所以我們便學會與命運相搏,去尋找自身價值,尋找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
我們周圍有很多平凡的教師。他們既普通又真實,既熱情又直率,既踏實又勤奮。他們視平凡的教育工作為畢生的事業,春風春雨,潤物潤心,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桃李芬芳。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白天孜孜耕耘于三尺講臺,晚上不倦相伴于清燈鍵盤。把平凡當成一種享受,不計名利得失,成為精神上的富有者。身處其中,你會時時感受到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細膩熱忱的情感,堅韌不拔的耐力。因為他們深深懂得,快樂就在對孩子們的付出中,就在平凡的教學過程中。他們相信平凡的事情中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
但平凡絕不是平庸。平凡的人安于平凡的生活,卻在做著不平凡的努力。平凡的人以平常心待人,懂得收斂自己身上的鋒芒,知道自己做人的良知和責任。而平庸的人則消極處世,他們不安于平凡,卻因為放棄努力,永遠是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的看客。
我們不會拒絕平凡,但一定要遠離平庸,選擇完美。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該永遠帶著一顆平常心去生活和工作。也只有這樣,你才有從平凡走向卓越的可能。
柏拉圖說:“征服自己是最大的勝利。積累平凡,就是積累卓越”讓我們首先戰勝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實現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價值。
掃一屋與掃天下
陳蕃是東漢時的名人,他少年是獨居一室而庭院齷齪不堪。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見狀批評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事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針鋒相對地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誠然,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成功堆砌起來的,如果一個人連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何談成大事、就大業?
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講的就是細小事情的重要性,告誡我們要防微杜漸,用小的“智慧”來裝飾大的“智慧”。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世界萬物都遵循著一個規律——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沒有眾多細流的匯聚,就沒有滾滾東逝的長江;如果沒日積月累的塵土,就沒有巍峨挺拔的山峰;如果沒有豐富的文學沉淀,就寫不出文采飛揚的文章;如果……
試問,一個連家都不愛的人,可能愛國嗎?同樣,一個連屋都掃不了的人,可能掃天下嗎?唐代明君李世民在內蒙古同可汗聯盟時,太子李承乾為了救自己的妹妹,甘愿違背圣命。李世民歸來時,不但沒有責備太子,反而對他的行為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因為李世民覺得一個人能愛家才能愛國,才會對社會有所裨益。
有一條縫沒有處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有一段塊磚沒有砌好,世界奇跡萬里長城就可能成為遺憾。因此,對小事情的忽略就是對大成功的毀滅。
周恩來總理在共產黨誕生之日起一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時時刻刻都在為黨內的小事情著想,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最后日積月累,為黨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又何嘗不是“先掃屋后掃天下”,而且還“掃”得很成功。
然而,我們要從小事情做起,并不是說我們對任何小事情都要過分考慮,花費太多的時間,甚至因為一些不必要的細節而影響了真正的大事。這只是一種因小失大,固末傷本。這時我們就要懂得取舍,以大局為重。試想韓信如果拘泥小節,不受胯下之辱,哪有后來的一蕃偉大抱負;勾踐如果拘泥小節,不臥薪嘗膽,哪有后來滅吳反勝的勛績……
太史公曾曰,“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小事情的作用雖然是隱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我們可以像陳蕃一樣有遠大的抱負,但決不能忽略這實現抱負所必需的扎實努力。須知,小的成功成就了大的成功。成功是日積月累的金字塔,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樓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你的周圍是一群鷹,那么你自己也會成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如果你周圍是一群山雀,那么你也許永遠也看不到海闊天空。由此可見,朋友的行為對我們的影響是多么的深。假如你真正的摯友很多,可以幫助你走上光明大道,你就成為了一只雄鷹;假如你擇友不當,則會導致自己走上邪門歪道,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深淵,你就成了一只永遠飛不起來的山雀,你的終身幸福將毀于一旦。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涼,友多聞,益矣。友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張衡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發明了地動儀,在天文、物理等方面也有研究。張衡在青年時期有很多知己,如馬融、王符、崔瑗等,這些都是當時很有才能的青年,特別是崔瑗,很早就學習過天文、數學、歷術,張衡經常同他在一起研究問題,交換心得,張衡進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學都是受了崔瑗的不少影響。在生活中,我們要多交益友,畏友(以道義相砥礪,有過失互相規勸的朋友)、密友(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危急的時刻都可以作依靠的朋友)。少交昵友(酒肉朋友)、賊友(見利忘義的朋友)。在擇友時我們要小心翼翼,你要知道如果一失足就可能造成千古恨。交友時我們應該注意:“言過其實者”,不可信賴;“訥于言而敏于行者”,才是我們應當選擇的朋友。對于那些不三不四,還想拉你下水的朋友,以及那些惡習嚴重、屢教不改、不聽勸阻,并妨礙你學習、進步的所謂“朋友”要丟開面子、拋開顧慮、毅然決然地與其一刀兩斷,免得被人利用,遺憾終身。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我們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對朋友是朱是墨心中有數,對任何事物都要獨立思考,保持原則,分析朋友觀念的正誤。對的要學習,錯的要防微杜漸。
在班級體中,與畏友交往,會使我們的學習成績步步高升。他們會不顧一切地為我們指出錯誤,有時我們做錯了一件事,他無私的指出;,有時可能是他批評我們的語氣太重,我們甚至會與他發生爭吵;有時我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他會馬上提醒你“該做筆記了”“你怎么不聽講啊”等無私真摯的話語。這才是一位我們真正應該結交的摯友啊!我們為什么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呢?他無私地把他的赤色沾染在你的身上而不求回報,傻呼呼的你為什么就不接受呢?
同學們,記住“與君子交友,猶如身披月光;與小人交友,猶如身進毒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多與“赤者”交往,拒絕“墨者”的無理、違背原則的要求,這樣才會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步步高升!
推薦閱讀:高二上冊第五單元作文 自由寫作高二上冊第四單元作文 寫一篇散文高二上冊第二單元作文 流行文化高二上冊第一單元作文 中學生打工利弊高一下冊第三單元作文 預防近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