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春節(jié)范文(精選七篇)
【篇一】初中春節(jié)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jié)就快到了。
那幾天,我在家里學寫對聯(lián),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lián),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那一幅對聯(lián)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lián)嗎?”伯父問我:“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lián)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于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寫毛筆字吧。”聽了伯父的話,我真高興。
于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并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范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看著伯父寫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著伯父的樣子試著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jīng)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
在這個春節(jié),我初步學了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篇二】初中春節(jié)
記得兒時,過春節(jié)每戶人家都要打年糕。我只見過一次用石臼打年糕的場景。將煮熟的糯米飯放入石臼中,兩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一人一錘,錘打著石臼中的糯米飯,另一個人則雙手沾水,不斷地翻動石臼中的糯米飯團,這樣不停地錘打翻轉,將糯米飯團打得是又白又嫩、又細又軟,從石臼中取出,用手搓成各種形態(tài)的年糕:有圓餅形的、有長條形的、有方塊形的,更有的做成了一條條的魚,以慶賀來年的收成“年年有余”。
記憶中,每逢過年,除了要吃年夜飯,收壓歲錢外,還一定要吃年糕。年糕最地道的做法便是白水煮了。雪白的年糕在翻滾的水中,柔情地舞蹈著,從鍋底開出一朵又一朵水芙蓉,晶盈剔透。經(jīng)過沸水的煮養(yǎng),等到起鍋,年糕已是滑溜溜、白嫩嫩的了。此時再蘸上一點糖,送到嘴里,甜在心里,寒冷的冬天一下子變得溫暖起來了。
繼續(xù)向前走。我看見一個小攤販正做著一串串的油炸年糕,小攤主紅光滿面,連做生意的小車上也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不一會兒,有幾個人圍在他攤前吃炸年糕了。來的人是越來越多,炸年糕是越吃越香。
我最向往的吃法便是火煨年糕了。大冬天的,最好是雪花紛飛的,生一火爐子,看著通紅的炭火,置一鐵架子在炭火上,再把切成薄片的年糕放在鐵架上,慢慢地用炭火煨。此時的年糕便像極了一只小羊羔,小羊羔的肚子越膨越大,越膨越大,簡直成了一個白色的小氣球。然而只要你用筷子捅破它干脆的皮兒,一下子,它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癟了下去。煨熟的年糕,里嫩外焦,燙得你是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就是不愿放手。就著松脆的皮,饞嘴急忙想嘗一口,咬到嘴里還不停地翻動著,生怕燙到了……一家人圍在火爐邊烤著火,吃著煨年糕,更是一番溫馨的滋味。
關于年糕的回憶著實讓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溫暖了不少。那些祥和的人與事,那些溫馨的人與事,永遠為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營造了溫暖、熱鬧而又和諧的氣氛。
在淡淡的糯米香中,我感覺,自己與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與家鄉(xiāng)的年糕又近了。
【篇三】初中春節(jié)
祭拜完后,過了十二點鐘,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睡覺了。
父親說的津津有味,我聽得都入神了。
正月初一在聲聲祝福中到來;從一個個拜年的手勢“拜”來;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走”來。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必須早早起床,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到祠廟拜太公,小學六年級作文《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這個活動非常熱鬧了!人山人海,祠廟內(nèi)外都放著爆竹。小孩們一個個捂著耳朵,大人們則跪在跪墊上拜太公。這天非常的特別,一整天只能夠吃齋,過了正月初一才不用守這條規(guī)則。
多數(shù)鋪面都在正月初六開張有一句話:“六六大順,順順利利”所以人們就選在正月初六開張。正月初七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天了,這天人們又一家人坐在一起舉杯共飲。
七日之后元宵上市,一下子又掀起一陣陣高潮。正月十五每個人都要在家中吃湯圓。
聽著,聽著,我仿佛置身其中直到父親叫我,我才回過神來。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太吸引人了!有機會我要常回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
【篇四】初中春節(jié)
時間像飛箭,轉眼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冬爺爺送走了秋姑娘,大地便披上了亮閃閃的銀裝,伴隨著飛舞的雪花,我們期待已久的春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春節(jié)是我的幸福時光,一想到“春節(jié)”這兩個字,笑容就不由得在我臉上綻放開來。
離春節(jié)還有約一個月時,我就開始盼望春節(jié)早一點到來,恨不得今天就是大年三十。我這么渴望春節(jié)早點到來,因為能攻拿到大把大把的壓歲錢,穿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還可以好好地享受各種各樣的美食……這簡直太令人向往了!
每年的春節(jié),我總是能拿到好多的壓歲錢,再把它們小心翼翼地藏起來,免得被爸爸媽媽拿走。
還有,就是穿上自己幾天前掛在衣櫥里的新衣服。每天晚上我總是要看一眼新衣服,每天都在想穿上新衣服給大家看,炫耀一番。媽媽不讓,只能在鏡子前穿給自己看。真盼望春節(jié)早點來,讓我可以穿上那套想了已久的新衣服。
最后,那就是可以大飽口福了嘛。平時不準吃得糖果啦、油炸食品啦……在春節(jié)統(tǒng)統(tǒng)“開禁”,我可以好好地吃夫子廟那些誘人的小吃,一想到色香味俱全的小吃,我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心里一陣竊喜,心想:過春節(jié)真好!朦朧中仿佛看見了自己左手拿著一串紅得發(fā)亮的冰糖葫蘆,右手拿著一根熱氣騰騰、金黃金黃的油炸雞大腿。
過春節(jié)可真好,我真希望春節(jié)早一點到來!
【篇五】初中春節(jié)
盼呀!盼,終于盼到了春節(jié),等呀!等,終于等到了年初一的晚上。也許你會問:盼初一干嗎?大年二十九才好玩呢!那是因為媽媽答應在初一的晚上帶我去濱河路看燈。
初一晚上,我穿上我的旱冰鞋,在媽媽的陪同下一路狂滑著來到了濱河路。快到達目地時,我便遠遠的看見天空中盛開的禮花,還有黃河兩岸燈火通明的街道,就好像兩條神龍降臨人間,為我們帶來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春節(jié)。
不知不覺,我和媽媽已經(jīng)到了濱河路,遠處的中山鐵橋放射著迷人的色彩,園型的橋拱上裝上了形狀一至的彩燈,黃河兩岸也有無數(shù)的彩燈相襯著,遠遠的望去,整個中山橋仿佛一條火龍橫臥在黃河之上,欣賞著蘭州黃河兩岸迷人的夜色。
在看近處,公路兩旁的大樹上都掛滿了彩燈,還不停的變換著色彩,每盞路燈上都掛著大大的紅燈籠和中國結,照得整條道路都非常的亮,紅的、綠的、藍的很多的彩燈,這街道已變成五光十色的彩虹街了。
在這美麗的燈光下,我們很快的來到了中山橋,嘿!這橋今天變得格外的迷人,整個橋梁上都掛滿了紅紅的大燈籠,讓這雄偉壯觀的中山橋又增添很濃的節(jié)日喜慶的`氣氛。黃河在這因為有了中山橋的點綴而顯得更加迷人,而這橋因為有了這黃河的襯托而更加的雄偉。
雖然已經(jīng)很晚了,可我和媽媽都還不想離開這美麗的濱河路,這壯觀的中山橋。我多想一直的看著這美麗的夜色啊!這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我更希望天天都把我們的濱河路打扮的如些漂亮。
【篇六】初中春節(jié)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就像一個巨大的寶庫,作文--春節(jié)風俗的習慣。傳統(tǒng)文化有刺繡,觀燈,武術和剪紙。
其中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第一大節(jié)日是春節(jié)。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 ”,從這天起,百姓便開始忙碌起來了,熱鬧起來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大街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到了大年三十,百姓貼著春聯(lián),門神,對聯(lián),還在門上把福字倒著貼,表示福到的意思。出門在外的人都回來了,晚上除夕夜家百姓聚在一起,高興的吃團圓飯,邊吃邊看春節(jié)晚會,當然飯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餃子,春節(jié)作文《作文--春節(jié)風俗的習慣》。大家在一起 還要熬夜,叫守歲。當十二點春節(jié)鐘聲敲響時,百姓興高采烈,歡天喜地的放煙花,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空中燃放的煙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把漆黑的夜晚點亮的像晴天一樣,希望他把我們的愿望實現(xiàn)。
第二天大年初一,百姓互相拜年,小朋友們最喜歡壓歲錢。初二走親訪友,正月十五吃湯圓,預示著春節(jié)即將過完。
關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很多,它既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傳統(tǒng)文化。
【篇七】初中春節(jié)
春節(jié)沒過多久,我就在這兒給大家拜個晚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
隨著大年三十晚上夜幕降臨,下午從南京趕回來的大叔、二叔和我爸在一大家子吃完年夜飯后便按老規(guī)矩,把一個個鞭炮拿出去按一字排開還將好幾個整個禮花也捧出去排好。他們?nèi)诉€是老樣子一人拿著一盒火柴,因為不吸煙的緣故,只見火柴在盒兒上一劃就冒出了火花,將鞭炮點燃,就趕快溜到一旁,’雙手緊緊捂著耳朵,隨著“咻”的一聲接著的便是“啪”的爆炸聲,新年便如期而至了。我和姐姐弟弟便會收到奶奶派發(fā)的紅包。20xx,我們來了。
春風送暖入屠蘇
只有過年大叔和二叔才會帶姐姐和弟弟回來和我們團聚,也只有過年奶奶才會放開大圓桌,鋪上紅桌毯,滿桌子的菜,都是奶奶精心準備的愛心菜。三個兒子,三個兒媳,三個小孩,我們都會在桌子上夾到自己愛吃的。紅酒是二叔從法國帶回來。一家人的晚餐無比熱鬧,有對奶奶的祝愿,有對我們的期盼,談笑風生中有他們對自己工作行程安排和新一年的打算。同時也是在向奶奶匯報過去一年的忙碌,工作和生活的情況。讓奶奶在家能放心。
千門萬戶曈曈日
想起年前,奶奶媽媽洗洗涮涮,大家巴不的太陽公公晚些再晚些回家,洗被曬被,打掃廚房臥室,買菜儲備,我負責擦窗拖地。二層小樓讓我們忙活的閃閃發(fā)亮。我們在等待親人的歸來。
總把新桃換舊符
每家每戶的大門上貼著紅紅的對聯(lián),窗戶上貼著的窗花和福子也不甘落后。紅的耀眼,紅的喜慶。每個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喜氣洋洋的。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便開始拜年,我的弟弟來打頭陣,他憑著自己背的新年祝詞贏得了村里人的笑容,看著他一口氣說這么多,親朋好友都覺得開心和熱鬧。小孩的糖和紅包,大人們的煙,雖有寒風掠過,大家臉上的笑容就像那高高門墻上掛著的紅燈籠,在風中左右搖曳,十分興奮十分自在,十分親切。
年悄然而來,又悄然而去。年初五,大叔和二叔帶著姐姐和弟弟又回南京去了,他們又要開始新一年的努力和拼搏了。而我也將開始我新的旅程了,看看書,做作業(yè),十四歲的我要努力活出我的精彩,雖然現(xiàn)在的我很不起眼,小心我會偷偷趕超我自己的懶惰。強大和強化自己。爭取20xx向自己和我的親人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就像那門前的紅燈籠,紅的光鮮亮麗,紅的喜氣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