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有意思的習俗集合2篇
第1篇: 夏至有意思的習俗
在龍巖,夏至的習俗有:
1.夏至吃荔枝:民間有“夏至食荔,謂之避疫”的說法,還有“夏至吃個荔,一年身體好”的俗語。
2.夏至吃鴨:民間有“夏至吃鴨勝吃鵝”的說法。
3.夏至祭神:夏至日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時節(jié)。
4.夏至食粽:逢年過節(jié)吃粽子,粽子不但形式多樣,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都各具特色,主要材料也是糯米。
5.夏至日飲湯:夏至日人們會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一起煮成解暑的湯,一般是有苦,甘,酸,咸,鮮等味道的,這樣煮出來的湯稱之為夏至日飲湯。
以上就是夏至的一些習俗,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習俗進行參與。
第2篇: 夏至有意思的習俗
夏至后有曬書畫、六月六,曬紅綠、贈花神、洗象日、食夏至面等習俗。1.曬書畫,舊時,人們會在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將藏書、字畫拿出來晾曬,以防發(fā)霉、變味、變形、變質,等入秋后再收藏起來。2.六月六,曬紅綠,一到農歷六月六這天,人們就要拿出衣物來曝曬,名曰“曬伏”,意為祛潮,把棉毛衣服、書籍字畫、糧食等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曬一曬,以防潮濕霉爛。3.贈花神,舊時江南人認為農歷四月為毒月,活動都要謹慎收斂。從二十四節(jié)氣之“夏至”開始,每逢巳日便稱“花朝節(jié)”。4.洗象日,“六月六,洗象日”,這是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記載的典故。相傳很早以前,傣族地區(qū)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一天,天空出現(xiàn)彩虹,一群象翩翩而來。在象群的后面還跟隨著一位傣家“金公”,他叫喊著:“水!水!我們要活命啊!”這時太陽落山,雨水嘩嘩地下起來,大旱終于停止了。6月6日這一天,雨過天晴,莊稼禾苗茂盛,萬物復蘇。從此,每年6月6日傣族都要舉行“送象娃”的活動。5.食夏至面,“夏至”是全年白天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各地進入“數(shù)伏”天氣,天氣開始炎熱。因此,民間有“夏至吃了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在我國的許多地區(qū)都有吃夏至面的習俗。
夏至有意思的習俗為本網站原創(chuàng)作品,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