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年2024家鄉的味道”作文匯編5篇
第1篇: “尋年2024家鄉的味道”作文
熹微陽光透過紗窗,驚擾了新春的清晨,絲絲縷縷粲然的光束映照街邊的花叢,一派別開生面的繁飾。如初景象,和往日并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借著新年的喜氣,一草一木都頗具喧賓奪主之范。我深呼吸,極力適應著空氣里彌漫的煙酒味道,換上母親為我精心準備的新衣,對著鏡子勉強露出微笑,這個年,似乎很沉重。
一樣的街道異樣的氛圍,熙熙攘攘的人群尤在,只不過缺少了往日的會心淺笑,行色匆匆。生活到底給了他們多大的壓力,年節里,依舊疲憊落寞。撲面的濃烈香水味令我嗤之以鼻,雜糅的味道似乎在故弄玄虛,我微微蹙眉,她的“盛裝”實是“別有洞天”,粉墨登場,自命不凡也。不由自主地遠離她們,目光久駐于一個身著紅襖的孩子,恍若兀地點燃了這一片糜靜,他天真的笑容盛若燦爛的夏花,手里拿著嵌有金邊的“福”字,搖頭晃腦,為這壓抑的清晨平添了生機活力。
懸掛的橫幅上刻著祝福的話語,墨色鉛字嬉鬧著說恭喜,可是,輕啟朱唇,千言萬語哽咽在心底,再也無法流露出暖心的問候。回到家,手機熒幕泛著微光,短暫的旋律突兀響起,苦笑著用指腹滑過,向來我所珍愛的文字此時卻冰冷如雪,毫無溫度。我在想,如果把這千篇一律的字形化成縈繞耳邊的熟悉嗓音,是不是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連祝福都索然無味。
是時代的潮流蛻為牢城,封鎖住人心本來的純真,還是我陳舊的思想早已脫離時代的軌跡,變得虛無縹緲。
罷了,過好生命中第十五個新年吧。
如我所想,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可餐桌上卻出奇的安靜,長幼禮節使我愈發拘束,拘謹的禮貌用語無疑拉開了親戚朋友的距離,沒有談天說地,沒有洗杯更酌,沒有熱鬧非凡,反之,他們嚴肅的面容讓我喘不過氣。
匆匆的年夜飯了了而終,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毫無印象。習慣性地打開電視,本想邀友人共享春晚盛典,可結果卻讓我訝異。
不約而同整齊地坐在客廳,茶水瓜果絲毫未動。他們的雙眼緊盯著手機屏幕,瞳孔里反射出五彩斑斕。我不明白,為什么在他們看來,那虛擬的頁面比一家人其樂融融更令他們在乎,或許,真的是我被時代落下,成為獨自回憶往日溫暖歲月的孤兒。
不知不覺,零點已至,家人早已入睡。響徹云霄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站在窗邊,看天邊剎那間的流光溢彩,縱使美輪美奐,卻短暫得若過眼云煙,片刻之后即是沉寂與感嘆。就像我們早已明白,年獸是個古老的傳說,驅趕一年的愁苦辛酸。我們只是擅長把所有希望抑或憧憬寄托在美好的事物里,麻痹自己,然后繼續奔波。
歲月的年輪周而復始地旋轉,我們在錯愕時間易逝的同時,失去了太多彌足珍貴的東西。更為我不解的是,我們沒有絲毫感傷,反而樂于接受一切改變,漸漸地,生活開始浮躁,我們所向往的追求的,都敵不過時間,都在變。
晚風倏忽,拂過耳畔,格外親切,它攜來一縷年味,對我說,瞧,我比它更加溫暖。
第2篇: “尋年2024家鄉的味道”作文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盼”字,也都有自己盼望的事,而我則盼望著過春節。
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從小時候開始,我就盼望著過春節,因為在春節的時候,會有很多親朋好友來到我家,還有很多和我同齡的小朋友,我可以跟他們一起開心地玩,所以,我從小時候就開始盼望春節。
漸漸長大一點,我還是盼望春節。這時候的原因變了,不僅僅因為可以開心地玩,還可以放鞭炮和禮花。每當看到我親手點燃的“涌泉”出金色的火花,我心里就比蜜還甜。也許,我更愛看禮花。禮花升上天空,綻開,變成美麗的圖案。散落下來,漸漸消失在夜空中……我不僅替它們感到惋惜,可是,它們的生命雖然只有那么短,卻帶給人們快樂和幸福。
現在我依然盼望春節,因為,我盼望著拿到壓歲錢。我拿著壓歲錢買一些課外考古書籍來看,讓我在書海中遨游,懂得越來越多的考古知識,從中獲得快樂。
一個“盼”字,代表著多少人的心愿和期盼,而春節年年有,我也年年盼,又一個春節即將來臨,也許,以后,我盼春節的原因又將又有變化,但我對春節的盼望,不曾改變。盼春節,盼望新一年的幸福與快樂……
第3篇: “尋年2024家鄉的味道”作文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
春節的時候,人們會貼春聯,貼門神、貼窗花,人們還會做很多菜,大魚、臘肉、雞、鴨等等,然后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
新年那一天,爸爸一大早就把我叫醒了,我開心地爬起來,然后把弟弟叫醒,我們一起穿上媽媽給我們準備的新衣服。首先我們一起去向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給我們一人一個大紅包,我們又去向爸爸拜年,爸爸也給了我和弟弟各一個紅包,然后我們去向媽媽拜年,媽媽也給了我們紅包,一大早我們就收到了那么多紅包,我們開心地手舞足蹈。
然后我們去陪爺爺奶奶包餃子,爸爸媽媽在迎春放鞭炮,爸爸把鞭炮點燃了,鞭炮開始“噼里啪啦”地響起來,放完鞭炮以后,餃子也剛剛做好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餃子來。新年美好的第一天開始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春節很熱鬧,而且我們還可以收到壓歲錢。
第4篇: “尋年2024家鄉的味道”作文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年末,人們便盼望著它的到來,因為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團圓"。
除夕夜,不管城市還是鄉村,到處燈火通明,縱使窗外電閃雷鳴、刮風下雨,也掩飾不住人們的喜悅,那是團圓的喜悅。除夕夜,鞭炮聲不絕于耳,煙花如花朵般在天空綻放,人們爭相走上大街或者從窗戶中探出腦袋欣賞美麗的焰火,即使是幽深的古巷,地面也被鞭炮的殘渣染得通紅;家家戶戶的門上會張貼上嶄新的春聯,那是人們對新年的期盼。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月初一,人們紛紛出去串門、互相拜年,向對方送去新年的祝福,這一天,代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掃塵,從窗外望去,里面都是忙碌的身影,這是很歡樂的景象。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春節時并不能合家團圓,他們或因為工作、或因為路途遙遠,只能從手機上看到家人,從電視里看到春節的熱鬧景象,有的甚至連這些畫面也看不到,只好獨自黯然神傷。
時間流逝,從正月初二而初九而十四,春節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最終,定格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人們會相約看燈展,吃元宵,享受春節最后的歡樂,大家都希望時間過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看香度。”
冬去春來,人們在春節辭舊迎新,情在春節,心在團圓。
第5篇: “尋年2024家鄉的味道”作文
江南沿海的冬天總給人以潮濕陰冷的感覺,人來人往,日月交替,時光綿延不絕,而那恰似顧自凝固的歲月卻讓人漸覺乏味。不知何時,車水馬龍間留下的是一個個寂寞的村落,雖然高速公路縱橫,但呼嘯而過的車輛,即無法帶走落寞也沒能留下鬧猛,村莊里偶有雞犬相聞卻早已熱鬧不再,原是青壯年都有了更好的去處,每當春節前后,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北上南下的乾坤大挪移,也唯有“年”能點醒這個慵懶的江南小鎮,為它增添幾分活力。
過年少不了準備年貨,早在春節前十多天,家家戶戶的老人們就開始忙碌開了。小到花生、瓜子、葡萄干,大到冬米糖、年糕、醬鴨、咸魚,它們可以搪塞來串門的孩子,孩子們得了禮物,便歡天喜地起來,也不再纏住忙碌的老人折騰,這些年貨也可以留到年后作為零嘴。這些自產的年貨可以存放很久,味道獨特鮮美外觀卻不講究,一如農家人的實在,深受人們的喜愛,不似那些用來拜年的禮物,套著工工整整的盒子,顯得花里胡哨又俗氣難耐,里面偷工減料不說,弄不好吃死人還不償命,自家做的年貨則多了幾分隨意和真誠。
在我外婆家,每當年三十,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糯米腸,材料卻需要半個月前就準備了,先要將豬大腸洗凈、吹氣、然后晾干,等年三十一早,將晾好的腸子灌入洗凈的生米、五香粉,一定量的臘肉粒、香菇粒,喜歡其他食材的人也會加入醬料、雞蛋、蝦米、蒜頭等等,最后用線扎緊兩端。糯米腸是要煮過的,等煮好后可以直接吃,也有人喜歡將糯米腸切成小片,油炸、爆炒、蘸醬吃,老人們則笑瞇瞇地看著孫輩們狼吞虎咽,糯米腸寓意長長,就是期盼孩子快快長高的意思。
如果嫌自己動手麻煩,卻又十分想品嘗地道的年味,就可以起一個大早,帶上提前到手的壓歲錢,在集市上碰碰運氣。無論是為小孩子添置新衣還是饕餮客尋找美食,都能在鄉村集市上滿載而歸。周圍一個個村落通往集市的路上,人來人往,食客們飽經滄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而他們彼此間則神奇地認識,一路上都是熱情的招呼聲,叔你買好了?他舅你也來了?由荷葉包裹的山羊肉,鮮嫩里透著絲絲清香,那肉切得并不工整,粗大的肉塊甚至讓某些斯文的人在下口時手忙腳亂,但那味道的精巧卻好似故意引誘食客大快朵頤,吃大塊肉喝大碗酒,這種豪邁讓人回味無窮。而切片的牛肉經絡清晰,咸香可口,軟中透著酥,可以當零嘴,也可以下飯。集市上還有香燭、鞭炮、年畫、紅紙、煙茶,和各種糖果香料。紅紅火火的大俗充滿了歡樂與喜慶,農家的年味透著樸素和祥和的智慧,它們與各家房門上掛的大紅燈籠、彩繪燈籠相互照應,仿佛在低聲絮叨著即將來臨的“年”的喜悅。
當一切都準備妥當,忙碌將真正開始,年前大掃除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往往會在除夕的前幾天清掃干凈屋子,撣一撣舊物上的灰塵,并稱之為“除故納新”。大人在忙碌時,孩子們總會摻一腳添亂,為了防止小孩子壞了過年的大事,大人總會在孩子們靠近時塞一把吃的,這么一來,我們這些孩子就有口福了,一天到晚嘴都不停:你在桌子上的果盤里挖一把,我在大人的手中接一把,你從糖罐子里拿,我從托盤上拿……在這短短的幾天,就可以長胖好幾斤了。
隨著夜幕的來臨,“年”也將至了,迫不及待的人們點燃了煙花炮竹。在空氣清新的田野上,在溫柔無比的水鄉里,人們似乎從未對空氣中的PM2。5有過擔心,抬起頭,墨藍色的天空中依舊有幾顆星星在閃爍,天空的摸樣仿佛是半閉著眼睛,打著哈欠,似乎是責怪人們的煙火吵醒了它。還有一些星星,在煙火的照耀下顧自掩去了,墮入了墨色的幕布后,藏起了光亮,若隱若現,恰似頑童眨巴眨巴的眼睛。今年的煙火不如往年的瘋狂,樸素而和善的人們意識到了環境細微的變化,收起了未點燃的炮竹,沉寂下了心,回望了一眼安靜而沉默的田野,回了屋子,土地再一次回到平靜安寧的睡夢中。
很難說清楚,人的記憶儲藏在了什么地方,不過我認為,大概藏在故鄉中的會多一點,藏在童年中的會多一點,就像此刻,我注視著年的落幕,仿佛看見了亙古不變的生命的交替,看見了那延綿不絕的時間正無聲地流淌,難道不是嗎?年過了,萬物待蘇,孕育著新的希望的春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