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分析報告精選三篇
自我成長分析報告篇1
人生總是變幻無常,你永遠也不明白下一分鐘會遇到誰會發生什么;人生總是充滿喜怒哀樂,那以往的種種心境是否還深藏心底;人生總是伴著酸甜苦辣,在過去的歲月中那一樁樁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回憶是否還不能忘懷。回顧自我的成長歷程,驀然發現已度過了19個春秋。我從何而來,又將往哪里而去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我在每一段成長歷程和人生經驗之中,每一步都是我學習進取應對,迎接人生挑戰的契機。在自我分析中也學會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1、興趣愛好對自我的影響
我喜歡閱讀、寫作、音樂,但我并不是一個很有藝術細胞的人,甚至唱歌還會跑調,只是很喜歡,并從其中獲得享受和歡樂。
我喜歡做手工藝品例如刺繡、編制,沒有原因,從小就喜歡,做手工讓我十分有耐心還能陶冶情操。
我喜歡做飯,我喜歡學習各種各樣的菜色,我甚至夢想過以后有機會出國學習各國的特色美食。我喜歡看到家人朋友吃到我的菜時開心享受的表情,也許是因為這樣吧,我十分的戀家。
2、性格對自我的影響
類型:開朗、害羞、感性
我是一個熱情開朗,合作和適應的本事異常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樂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的人。我不會斤斤計較,對于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理解并盡力去改正。可是我也很害羞,和陌生人初次見面時,通常都不會主動去搭話,所以和我不熟悉的人都以為我是個很內向安靜的人,但一旦熟悉起來,我的話還挺多的。我的心里素質還算過關,對于生活中的變化和各種問題,一般都能比較沉著地應對。我對事物有自我的確定和想法,但有的時候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因為從小要學會照顧自我,所以我的個性比較獨立,喜歡去照顧別人,但自我有問題的時候又不愿去麻煩他人,喜歡自我解決。
3、本事與品質
我的人際交往本事很強,學習本事也不錯,但創造性很一般,有領導和組織本事。思想道德觀念比較強,能研究團體和他人,做事認真。
4、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1)優勢
有出色的觀察力和對細節的關注本事,務實、實事求是,追求具體和明確的事情,喜歡做實際的研究,喜歡在執行前先完善計劃。善于單獨思考、收集和考察豐富的外在信息。喜歡邏輯的思考和理論的應用。做事有很強的原則性,尊重約定,維護團體。工作時嚴謹而有條理,愿意承擔職責。
(2)不足
壓力很大時,會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現實,研究的東西太多,往往把簡單的事情研究的太過復雜。創造性不強。多愁善感,容易陷入自我的情緒中而忽略現實。
這篇自我成長分析報告到那里就結束了,經過這次的自我分析我更清晰的認識了自我。今后要多進行自我分析,才能夠準確的把握自我,不斷地完善自我。
自我成長分析報告篇2
歲月如流,誠如一切皆流逝于昨天。轉眼間,我已經踏入了22個年頭,回顧自己22年的人生歷程里,充滿了滿酸甜苦辣。在這段人生成長的歷程里,我不斷學習、不斷塑造和培養自身的人格和品質。在人生挫折中不斷積累人生經驗,分析自身缺點,正確認識自我,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自我分析
(一)主要人物對自己的影響我是生長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里,從小就由在父母的教導下成長。我的父親在我心里中一直都是個嚴厲的父親,自幼我的父親就對我要求很嚴格,特別是在學習上更加嚴厲。兒童年時期,我非常貪玩,經常到村莊上的田野上玩耍,有時候還破壞了鄰居的莊稼,為此,我的父親也不少懲罰我,日而久之,就慢慢的形成不敢隨便跟鄰居的伙伴到處玩耍。同時在與父親的交流上也逐漸減少。在學習上,我的父親更是要求嚴厲,自從小學到大學,我父親都關注著我的每一門學科的成績。每次工作回家都會監督我的學習情況。還記得在一次小學期末考試中,我有一門語文考得非常不理想,為此,我的父親還把我大罵一次,嘮叨著這樣的學習成績以后怎么升學。經過這次,我從小就被父親的嚴厲教導深深地影響,無論是在個人行為上還是在學習上,我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所以,我的父親在我幼年的時候就培養了我在個人修養的良好習慣,也正是他的嚴格要求,我才能踏入理工大學這扇大門。
(二)興趣愛好對自己的影響我熱愛于運動、學習,更獨鐘愛好籃球,或許是從小就受到朋友的影響,從籃球這個運動中,讓我從中體會到許多樂趣,它不僅能讓我自身得到鍛煉,同時也能借此機會認識更多的人,從這項運動中,既能體會在球場上狂奔的豪爽也能鍛煉一個團體的組織能力,因此,不斷培養了在團體中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同時也塑造了一個性格開朗、外向的我。也正是在父親的教導下,我熱愛于學習,我喜愛體會在學習中帶給我“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窮的樂趣,它仿佛就是我的知音,每次當我看到一些與我比較投意的知識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暗笑,這正是我想表達的意思。所以,在學習上,我注重培養自主學習力能。
(三)性格及自己的影響我是一個活潑、開朗,喜于和他人交往的人,樂于參加戶外活動。故人云: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誠。而這一直都是我交友的原則。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我善于塑造我個人的性格特點,在工作上我認真負責、積極踏實。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和責任感,或許這也是包含因為幼年父親的嚴格要求讓我塑造有責任感的性格。也因為這樣讓我在這22年的人生歷程中結交很多良友。
(四)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點我從小就生長在農村里,自幼就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受父親的教導,從小培養個人動手和自學能力,具備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在實踐工作中,善于鍛煉處事能力,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班級團隊活動,培養團隊精神和集體責任感。但是我自身也存在許多不足點,比較突出的是在心智是不夠成熟,處事不夠穩重,在交際能力一般,有時壓力過大時產生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考慮問題時候缺乏大局觀念。所以,我認為我需加強自身不足點的訓練,加強日常中交際能力的訓練,分析自身不足點,正確認識自我,在人生歷程的路上注重處事能力的修養。
(五)能力與品德在個人能力方面一般,能獨立妥當處理日常中的事物,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思想道德觀念很強,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顧及他人以及集體利益,有大局觀念。
(六)自身奮斗目標在充滿酸甜苦辣的人生歷程里,不斷地品味人生中的各種味道,體驗人生的真諦,把人生中的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把人生中的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這樣我的人生就不簡單、不平凡。
二、職業期望及實現途徑
在大學學習幾年里面,我清楚地認識到我以后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借著三年大學學習里和《就業指導》幫助,我認為畢業以后能在適應社會,我還是選擇從事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有關的相關崗位,首先在社會中獨善其身、自主就業,從就業中不斷積累豐富自身經驗,同時注意自身的能力、道德的培養,做個合格的專業人員。在此基礎上,在社會中不斷學習探索,實現自己的企業目標,做一個優秀的專業人才。
三、自我總結
總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用自己辛勤勞動的汗水灑于自身的人生歷程的道路上,雖然是漫長,但我相信有付出總有回報。
自我成長分析報告篇3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自己幼年、童年和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及情感體驗有很多回味,但那些卻像含羞草那樣只有你去觸碰它的時候才會有反應的。在自問“我是誰?”的游戲中發現,人總會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不斷地完善自我,去發現,去挖掘,一點一點地向目標靠近,希望能最終“實現自我”。
我從小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作為家里的唯一男孩,在家里很是有優越感。同時由于有點小聰明,數學成績很好,經常能做出一些奧數題,在學校經常考第一名,所以也很受老師的照顧,一直可以說在學習上很有自豪感。
由于是村小,教學水平不高,在那會要考試才能升初中的年代,我剛剛考入初中的成績在班里是倒數的,為此我為自己鼓勁,一定要考第一,上初一的第一次考試就考了全班第十三名,為此我很是欣喜,從此成績在班里不斷提高,升入初三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全班前三名,這時也認識到自己在新的環境中不會永遠是第一名,只要自己努力了,就會有一個理想的成績。但是初中的幾年中數學還是考過滿分的,心里也是暗暗為自己的智商感到自豪,因為常聽人說,數學成績好的智商高。以后考入了江蘇省運河師范學校,在那個年代,有份鐵飯碗工作就很好了,家里讓自己去上,自己也就去了,雖然以后也曾想過自己當時如果上高中一定會考上大學的,可是也并不是太后悔,這樣也不錯嗎。
其實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我的父母。記得在上小學三年級時,自己剛剛學會騎自行車,又是那種梁很高的車子,不小心摔折了左胳膊,看著母親心疼得哭的眼淚花花的,自己心里就說自己長大了一定要孝敬母親,當時總覺得父親有點嚴厲,不太心疼自己。后來上了初中,有一次天下來大雨,晚上上自己和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回家,天又黑,路上全都是泥濘不堪,車子讓泥塞住了,同學說回家告訴家里人,來接我。當時我的心里很是害怕和委屈,就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人,父親看下雨了,也不來接我。誰知同學剛剛走,父親就已經冒著雨來接我了,二話不說,扛起自行車就走,當時我從心里就知道了,父親是很疼我的,只是他的愛全是用行動來表達的。后來雖然我有時也會惹父母不高興,可是我很快就后悔了,從心里覺得對不起父母,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孝敬父母,以后我也是一直把孝敬父母放在心中。
到了工作單位以后,自己獨立面對社會,一開始自己總是有著學生的天真氣,做什么事情總是求真求實,力求在同事中出類拔萃。這如水般逝去的十年執教生涯,我從一個茫然無知的少年走過,帶著初為人師的喜悅。為了能更好地教好自己的弟子們,我為自己制定了一個又個目標,腳踏實地地走來。
剛教書的第一年,深知感自己知識的匱乏,于是提高學歷作為教育生涯的第一個課題,先拿專科,又拿本科,很快畢業于徐師大,心里裝著沉甸甸的喜悅,面對學生心里更踏實。在緊抓教學質量不放松的同時,輔導學生成就一點又提上了日程,201X、201X兩年,我輔導的學生有十余篇習作發表,更多的習作在各級獲獎。有所悟的自己又興沖沖的奔向第三個目標,寫出自己的文章來。功夫不負有心人,至今已有十來篇文章發表,更多的文章獲獎。搞課題那是自己的職責所在,在領導的關懷支持下,所負責的各個省市級課題從立項到結題,被評優評先,獲得了同行的認可。下一個目標會是什么呢,就在我茫然四顧時,新的人生支點悄然來臨,這是一個多有新意和壓力的名詞。趕鴨子上架也好,人生能有幾回搏,干吧!期間幾多周折,多方求教,終于初具雛形。雖說從無到有的創辦網站,領導同事多有贊詞,可我深感惶恐,我深知自己的那碗水有多少。
除了工作上不斷實現自我,在與人處世上,我總是以身邊的出色人才作為自己的榜樣,看他們是如何為人處世的,向他們學習,取眾家之長。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認識到與人為善、誠信做人、尊敬前輩、服從領導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也就努力從這些方面去更好的讓自己成熟起來。可是在此后的幾年中,我在樂于助人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是好心助人的,可是人家并不領情,甚至于會覺得理所當然。當你有了困難時,有的人他裝作看不見,根本不會伸出援助的手。這讓我很傷心,同時也在思考,到底自己錯在哪兒。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不在積極的去助人,但也并不是不助人,而是看這個人是否讓我幫助他,他是否值得幫助,是一個有心的人。我告訴自己,以后絕不做一個“老好人”。要幫助那些有人情味的,值得幫助的人,對那些“白眼狼”,您幫助他有何用。
很少去分析自己,因為自己就是自己,沒有必要去了解得那么清楚。有人說過,人為活著而活著。我雖然不敢茍同,但是每個人生活的目的與意義不同,追求也因此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說某某的理想很偉大,他因此也是個偉大的人。我覺得,只要他活得快樂,而且他的快樂也不是在剝奪別人快樂而建立的,那樣他也無悔來到世間一趟了,最少對得起他自己。
人生的旅途,只有走過了經歷了,才能真切地去了解,也許別人無法讀懂,但是自己能讀懂就好。人生旅途就好像一本書,我邊走邊讀,慢慢品味著里面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