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育人故事征文(合集四篇)
第一篇: 班主任育人故事征文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種愛傳達出來,只有讓別人感受到,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學生也才能從心底里接受。作為一名教師,因為愛,讓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諦;也因為愛,讓一個個單純而真實的孩子懂得了愛,也懂得了回報愛。在教學中,我總是懷著愛心,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發自內心的去愛他們。這樣我和學生間的關系也變得很融洽。
我班的劉xx同學,入學以來,上課一直要么搞小動作,要么亂說話影響別人;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常常違反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為班級抹黑;還常常引發同學間的矛盾,許多同學都指責他,討厭他,不和他一起玩;各門作業做的都不完整……幾乎每天都要惹出一點事情。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我真誠地跟他說他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也應該是最懂事的孩子。他總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讓人討厭不已,他口頭上答應的很好,可事后仍一如既往,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作為班主任,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前,不能因一個學困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不然,他可能會帶壞一群立場不堅定的男生。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于是我多次進行家訪,家訪中,我了解到他有一個雙胞胎的哥哥,從小家人就非常溺愛他們,就媽媽的話他一句也聽不進去,媽媽說她一句,他能頂媽媽十句,父親經商,經常不在家,根本沒有時間管教他。因此在家里他就是個十足的小霸王。通過多次家訪后,了解到媽媽也拿他無能為力,任之放任。他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養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習慣。
“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調查清楚情況后,我思忖著必須慎重地采取措施,否則會適得其反。我試著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系。經過觀察,我發現他勞動積極主動、踏實,為人誠實,所以,我經常叫他到辦公室交談,了解情況,相機鼓勵他、激發他“你干活兒那樣能干,在學習上只要自覺,你一定能行;只要你好好對待別人,同學們一定能喜歡你”。通過幾次的接觸啟發,我與他慢慢溝通了。
后來,我便加強攻勢,再次找他話:“你的學習成績在班里處于中游水平,這說明你很不笨;你籃球打得好,同學們都很羨慕你,但是你現在的表現卻令老師很失望,你完全可以把你優秀的一面表現給大家,做一個老師喜歡,同學敬重的好學生,我希望你能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與大家融合在一起,希望你從做人,做事方面奮力追趕。你現在對班級的生活、學習中的事情都漠不關心,如果我也放棄你,大家都不再理睬你,你會覺得生活有意思嗎?你希望出現這種局面嗎?”他重重地搖了搖頭。“是啊,你很聰明,道理一點便通,我們一起努力,好嗎?”他微微一笑,眼睛立刻生動起來。我心想:“看來這個學生還是有希望的。”自此,每當他有丁點進步時,我便適時鼓勵與表揚他。還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共同幫助他,使他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也能按時上交,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變了,比以前進步了許多……現在他已能融洽地與同學們生活在集體中,學習情況也今非昔比。班級的紀律和學習風氣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通過這個案例我認為班主任的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誨。對于劉xx同學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改正了錯誤。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的基礎和開始。學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愛,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愛的甘泉灑向他們的心田,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才會使學生對教師崇敬、信任,從而激發學生對班主任的情感與對班級的熱愛。
第二篇: 班主任育人故事征文
有人說,一個學生就是一首詩,一個心靈就是一個世界。愛學生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發自內心的真愛,愛得深,愛得嚴。感動著他們的感動,痛苦著他們的痛苦,收獲著他們的收獲,成功著他們的成功,在學生心靈的沃土根植美好和夢想。
(一)、用親和之心架設教育之橋
我經常這樣捫心自問: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經驗?終于,我發現,這些都是一名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但更重要的是有愛心,是穿越心靈的無私的真愛。師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愛,是師德的老師的體貼,關愛使他們感到舒暢、親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贊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業,用真心觸動他們的心弦,也同樣收獲他們真誠的愛。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就是為師者赤誠的真心,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滋潤學子心田。,師德,決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無私精神的體現,一種不息的師魂!
(二)、用無私之心鋪就事業之路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無私、寬廣無邊的,也是無微不至的。教師,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可以感染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學之梯
在學校“科研興校,發展”思想的引領下,成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師成為我的事業追求。我認真鉆研,努力實踐,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實效,
(四)、言傳身教、嚴格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實踐表明,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靈。正因為言傳身教這種特殊的育人效用,使為人師表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徑。因此培養人才的素質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簡單的一句話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教師展示的不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范、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有教師的個性及心理素質。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學生盡收眼底,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優良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教書”同時起著“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還要嚴以自律,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還要關心熱愛學生,課后傾聽學生的聲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愛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及情緒體驗,它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據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啟迪學生心靈
現在的學生究竟有哪些特點?這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教書育人的指導思想一定要突出時代性,適應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采取適合于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針對學生的特點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正面來,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如經常開展紀律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紀律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人類社會教育過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活動不是隨意性的,而是根據一定社會所確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務的要求,教師按規定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一定知識,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教育規律。將教書和育人割裂,只顧教書,不管育人,這不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會角色,缺乏職業道德,而且是對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教師神圣職責的褻讀。每個教師都要遵循教育規律,不僅要做好專業知識的傳播者,還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才不愧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第三篇: 班主任育人故事征文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造。因為你面對的是幾十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而社會也要求我們教育出充滿創造力,有個性的孩子。因此我們班級管理也應富于創造性。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班級管理上的一些自認為有創造性的管理方法。
班上有個學生叫魏xx,能說會道,是個挺可愛的男孩。可是在學習方面他給人的感覺就沒那么好了,上課時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業時動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動腦筋,回家作業經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小組長每天都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他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認錯,堅決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無長進,每次我都要被他氣暈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還是算了吧,或許他是根“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盡最大的力量去轉化他!我把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沒有明確學習目的,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思想。
為了轉化魏xx同學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談話,談話中:“你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朱x)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朱x)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督促他使其進步。朱x同學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有時,朱x同學也會顯得不耐煩,說徐偉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朱x同學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魏xx同學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朱x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我想,“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說得一點兒也沒錯,我們的孩子就需要用愛心和耐心去感化。
第四篇: 班主任育人故事征文
還未接班,他的種種表現就不斷地傳入我的耳中,不學習,不聽講,不寫作業,不及格,家長也是不好接觸。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該怎么辦。
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六年二班的教室,我在33名可愛的面龐搜尋著那個讓我未見其面而就聞其名的孩子,那是一個圓臉胖乎乎的的男孩子,在看到這個孩子的剎那,我下的決心,雖然他有那么多的毛病,雖然他的`家長不配合,但是他是我的學生,是我們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不能放棄他,我要盡我的能力讓他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不讓他掉隊。于是我把他的座位調到我最能關注的地方,講課時,我盡可能站在他的周圍,發現他走神了就用手胡嚕胡嚕他的腦袋,他聽會了看我的時候,我會給他一個會心的微笑;做筆記時,多給她一些指點,寫好了就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課下,我會創造一些機會找他聊天談心;留作業時,我會再給他減一些作業量,留一些他能力所及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他臉上的笑容多了,跟我的交流也越來越自如,課上聽講的狀態也越來越好,還能主動回答一些問題;雖然他寫字還是慢,字寫的還是歪歪扭扭,但是他會努力認真的去完成,不會的還會問老師這個字怎么寫;家庭作業也有了零的突破,雖然還有很多不完成的時候,但是他會覺得難以向我交代而不好意思,而及時把作業補上。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由原來的二三十分到后來的四十分,百詞測驗考到了九十多分,第一學期期末考到了80.5的成績。當我看到他得知自己成績那笑得如花一般的笑臉時,當家長不住地向我說感謝話的時候,我是幸福的。
“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是這樣,只有讓學生親近你信任你,他才會聽你的話。學生喜歡你,就意味著你的教育已成功了一半。作為一名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我會做到4多,多親近、多關注、多鼓勵、多信任。多親近,可以減小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讓他們敞開心扉;多關注,不給學生可乘之機,可以及時發現優點給予表揚,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多鼓勵,給受表揚的孩子以信心,給欠缺的孩子以希望;多信任,就是給學生進步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有前進的動力。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小花,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時候,每一個生命都有燦爛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以一顆包容寬大的胸懷接納他們,用愛心澆灌它們,用耐心去等待那花開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