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連云港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精選
2024年江蘇連云港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宋代許道寧用墨(主要成分為單質碳)所畫的《關山密雪圖》保存至今而不變色,這是因為在常溫下單質碳
??
A.化學性質不活潑?? B.硬度高?????????? C.導電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強
2.下列事例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紙張燃燒???????? B.冰雪融化???????? C.糧食釀酒???????? D.光合作用
3.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下列裝置和操作正確的是
A.溶解粗鹽??????????????????????? B.過濾食鹽水
C.蒸發食鹽水??????????????? D.轉移蒸發皿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題:鹽酸中存在等帶電粒子,可用于除去鐵銹。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用治療胃酸過多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
4.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Al元素的名稱:鋁??????????????????? B.2個氫離子:
C.的結構示意圖:?????? D.中的化合價:
5.下列有關氯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屬于金屬元素????????????????????????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
C.原子序數為17??????????????????????? D.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g
6.治療胃酸過多癥時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
7.是一種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3種元素組成?????????????????????? B.N、O原子的個數比為1:2
C.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 D.1個中含有3個氧分子
8.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硬水和軟水
取適量水樣于試管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蕩,觀察
B
配制50g質量分數為3%的溶液
取固體于燒杯中,加入50.0mL水,攪拌
C
鑒別化肥和
取樣,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
D
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
向盛有熱水的兩只燒杯中各放入一小塊白磷
然后用導管對準其中一塊白磷通入
A.A??????????????? B.B??????????????? C.C??????????????? D.D
9.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的溶解度比的大
B.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的大
C.時的飽和溶液,升溫到時仍是飽和溶液
D.時,在100g水中加入,形成不飽和溶液
10.捕集工業廢氣中的與反應制甲醇是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方法。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
B.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C.反應的與的分子個數比為
D.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未改變
1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并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①
第一朵紙花上噴上稀硫酸
紙花由紫色變成紅色
②
第二朵紙花噴上水
紙花顏色無明顯變化
③
第三朵紙花直接放入盛滿的集氣瓶中
紙花顏色無明顯變化
④
第四朵紙花噴上水后,再放入盛滿的集氣瓶中
紙花由紫色變成紅色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步驟①中紙花由紫色變成紅色的原因是稀硫酸中含有
B.步驟②中若用溶液代替水,紙花顏色也無明顯變化
C.步驟②、④可證明氣體能使干燥的紙花變成紅色
D.上述實驗可證明與水反應生成酸
12.在三頸燒瓶中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然后將三頸燒瓶與盛有鹽酸、溶液的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如圖1)。檢驗氣密性后,在時快速注入一種溶液,時快速注入第二種溶液,測得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時注入的溶液是鹽酸
B.前壓強減小對應的反應示意圖如圖3所示
C.期間壓強不變且大于0可證明收集的氣體不純
D.后壓強增大的原因是溶液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6分)
13.激動人心、令人賞心悅目的體育運動中,處處充滿著化學知識。
(1)體操、舉重等運動員賽前常在手上涂抹碳酸鎂粉末(如圖)。碳酸鎂是由_____(填離子符號)和構成。
??
(2)足球比賽中可向球員受傷部位噴氯乙烷來緩解疼痛。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氯乙烷屬于_____。
(3)賽跑時發令槍響的同時會產生白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的化學式為_____。
(4)體育機構允許運動員使用的藥物有:葡萄糖、氨基酸混合物和維生素C等。
①以上三種物質中,可以預防壞血病的是_____。
②葡萄糖在人體內酶的催化下與反應生成和,同時提供人體所需能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14.鋼鐵是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其中生鐵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
(1)從公元1世紀開始,鐵便成了一種最主要的金屬材料。
①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銅制品遠比鐵制品多。從物質性質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
②下列鐵制品中,利用了金屬導熱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后周鐵獅子 b.??鑄鐵井蓋 c.??不銹鋼水壺
③下列關于鐵及鐵制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鐵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b.沙漠地區的鐵制品銹蝕較慢
c.不銹鋼保溫杯可長時間盛放酸性飲品
(2)工業上冶煉鋼鐵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
①石灰石(主要成分為)在高溫下可將鐵礦石中的轉變為爐渣(),同時生成一種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②從物質組成的角度分析,煉鋼爐中通入的目的是_____。
(3)將1.0g某鐵合金在純氧中完全燃燒,得到0.11g二氧化碳。通過計算判斷該鐵合金屬于生鐵還是鋼。(寫出計算過程,否則不得分)。
15.常見的氯化鈣產品有無水和,除不具有吸水性外,其他均具有吸水性,可作除濕劑。
(1)不同溫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溫度/℃
0
10
30
60
80
溶解度/g
59.5
64.7
100
137
147
①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
②低溫下從飽和溶液中析出的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
(2)針對某氯化鈣除濕劑,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一:取適量氯化鈣除濕劑于燒杯中,加水溶解配成飽和溶液,觸摸燒杯壁,感覺熱,靜置一段時間后恢復至室溫。
步驟二:取少許步驟一所得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驟三:取少許步驟一所得溶液于另一試管中,滴加飽和溶液,有白色沉淀和大量無色氣體產生。
①由步驟一中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
②寫出步驟二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③根據步驟三,可用飽和溶液鑒別飽和溶液和飽和溶液的理由是_____。
(3)為測定某氯化鈣除濕劑(含和少量)中的質量分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稱量樣品置于坩堝中加熱,測得固體質量隨溫度升高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加熱過程中既不熔化也不分解。
??
①T℃后,繼續升溫固體的質量保持不變。樣品中(相對分子質量為147)的質量分數表達式為_____(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
②有同學認為用上述方法會導致測定結果偏高,理由是_____。
16.興趣小組以“氫氣的制取、性質和應用”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
(1)氫氣制取。下圖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備、除雜和收集裝置。
??
①儀器M的名稱是_____。
②若用稀硫酸和鋅粒反應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所選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_____(填接口字母)。
(2)氫氣性質。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還原實驗。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無水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
??
已知:通常情況下均為紅色固體,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和。
①無水由白色變成藍色,說明還原的過程中有_____生成。
②設計實驗方案檢驗生成的紅色固體中是否存在:取一只燒杯,_____,攪拌后得到稀硫酸;_____,證明紅色固體中存在,否則無。(實驗方案中必須使用的藥品:濃硫酸、水)。
(3)氫氣應用。興趣小組設計簡易氫氧燃料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并進行如下實驗:
??
步驟一:斷開開關閉合開關,觀察到一端玻璃管內的液柱接近溢出時,斷開開關。
步驟二:閉合開關觀察到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
已知:步驟一的目的是電解制取和。化學反應伴有吸熱或放熱現象,這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在一定條件下,化學能可與電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轉化。
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溶液液柱接近溢出一端的玻璃管內收集到的氣體是
b.從開始反應到斷開開關,溶液中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
c.該裝置能實現化學能和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②能證明處于U形管兩端的和發生反應的現象:電流計指針偏轉;_____。
參考答案
1.A
2.B
3.D
4.A??? 5.C??? 6.D
7.C
8.A
9.B
10.B
11.D
12.C
13.(1)
(2)有機物(或化合物、純凈物等)
(3)
(4)???? 維生素C????
14.(1)???? 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強,容易被腐蝕高溫???? c???? b
(2)???? ?????降低生鐵中C元素的含量
(3)解:設1.0g鐵合金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合金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答:因生鐵的含碳量在2%~4.3%之間,故該鐵合金屬于生鐵。
15.(1)???? 50%????
(2)???? 氯化鈣除濕劑溶于水時放出熱量???? ?????溶液與溶液反應時無氣體產生
(3)???? ?????除濕劑吸收了空氣中的水
16.(1)???? 酒精燈???? b、f、g、d
(2)???? ##水???? 加入適量水,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緩注入水中???? 加入少量紅色固體,攪拌,若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且紅色固體部分消失
(3)???? b、c???? 玻璃管內的液柱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