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范文匯總五篇
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篇1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XX思想意識不夠強。
2、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不夠牢固。表現在對待群眾不能始終保持熱情服務的態度,當手頭工作稍多時,性子就有些急燥,態度不夠和藹,
3、工作作風不夠扎實。表現在對待工作有時報有應付了事的態度,沒有做到腳踏實地,總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徑,
4、存在好人主義、形式主義思想。表現在處理問題時的原則性有待加強,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礙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
5、工作紀律的自我約束方面有待加強。表現在有時有遲到早退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上對XX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二是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足。
三是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對業務水平的高低對工作效率和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認識有不足,一方面,
四是工作方法簡單。對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入,思考不深刻,處理事情方法比較簡單,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
三、整改措施
一是進一步增強群眾觀念、公仆意識,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二是加強自我改造,提高綜合素質。首先,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對學習業務知識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自覺、刻苦地鉆研業務,務實基礎,
三是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愛崗敬業的事業心,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扎實工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做遵守工作紀律的標兵。
五是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緊跟時代脈搏,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篇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劉云山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群眾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沒有惠民舉措,而是政策始終“走在路上”,服務始終“停在嘴上”,實惠沒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這就是所謂的存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長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關鍵的步驟。如今,正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二階段,也是最關鍵的階段,因此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成了當務之急。
學風不正,學用脫節是造成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根本原因。通過第一階段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找出存在學風不正,學用脫節,造成政策始終“走在路上”,實惠沒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的現象。
表里不一,紀律松懈是造成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原因。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視規定為無物,使制度形同虛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實用主義,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言行不一,臺上臺下兩個形象,人前人后兩種表現。
脫離實際,敷衍塞責是造成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主觀原因。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不以深刻領會中央精神、充分了解基層實際為出發點,抓落實搞“上下一般粗”,基層難落實、難見效;“打埋伏”遮掩“不落實”,甚至搞移花接木;抓工作始終慢半拍,不催不辦、不推不動,辦起事來也拖拖拉拉。
綜上所述,解決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是開展好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為切實大通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我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增強黨性修養,把講的和做的有機統一起來。“我們領導者的責任,首先要正確決策、在決策作出以后,就要狠抓落實,干實事,求實效,不尚空談。”而要抓好工作落實,就要以增強黨性為有力抓手,端正學風。按照“專家講理論、干部講政策、群眾講身邊事”的方法,通過一面“吃透”方針、政策、路線、講話精神,一面“吃透”工作實際,把向上負責和向下負責有機結合,做到知行合一,使政策不再始終“走在路上”,實惠不再沒有真正“落在身上”。
二是建立健全責任落實制度,適時追蹤解決進展,及時反饋群眾,打通“末梢堵塞”。“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以趁早發現問題、綜合分析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工作思路,以建立點-線-面層層責任包辦為工作保障,以適時追蹤解決進展、及時反饋為工作方法,做到謀事要實、解決要實、反饋要實,切實保障政策不再始終“走在路上”,實惠不再沒有真正“落在身上”。
三是加大監督檢查,將自律與他律相結合,自覺接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一方面,嚴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主動落實、主動解決;另一方面嚴以用權,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自覺接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人民群眾、新聞媒體的監督,將權利運行陽光化,將辦理進展陽光化,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防止臺上臺下兩個形象、人前人后兩種表現和“打埋伏”遮掩“不落實”的現象發生。
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篇3
按照區經信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要求和局黨組關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我個人通過學習、查擺和對照檢查,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為了進一步自我提高、修正缺點、增強黨性,本人對照上級活動辦要求,現制定如下整改落實方案。
一、整改的問題
經過初步梳理和排查,本人共查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8條,其中形式主義方面2條、官僚主義方面2條、享樂主義方面2條、奢靡之風方面2條,自己在“四風”方面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形式主義方面
突出表現在:理論學習不系統不深入不持續,運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有差距,工作作風不夠扎實,調查研究不到位,存在以文件貫徹文件現象。具體表現在:
1.工作不實,落實不力,工作作風不夠扎實。表現在對經信局所屬企業情況掌握滿足于大概,對下屬所思所想關注不夠,工作方法簡單。
2.搪塞群眾,讓群眾“跑斷了退、說破了嘴、傷透了心”。在日常管理與服務中,存在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到問題,沒有更多地關心群眾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為群眾的服務意識樹立得不牢,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不多,對于關停企業職工的上訪,用“沒有政策支持”回答了事。
(二)官僚主義方面
突出表現在:宗旨意識樹立不牢,聯系基層貼近相對人不緊密,解決相對人和職工群眾期望的問題存在拖沓不到位現象,發揮班子整體合力上還有差距。具體表現在:
1.部門利益至上,有時考慮問題不從大局出發,缺乏大局觀。表現在一些問題上只強調部門利益,各打各的“小九九”,有利的事情爭著干,沒利的事情相互推。有時拘謹于職位角色,服從安排多、主動思考少。同時,深入企業職工中傾聽他們的心聲不夠,面對新情況、新矛盾,心存畏難情緒,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
2、拍腦瓜決策、對不同意見不接受,民主集中意識不強。表現在有時在處理緊急情況時容易急躁、主觀武斷。在工作中遇到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時,為了快速應對,有時容易急躁,對待下屬缺乏耐心細致的
指導,取而代之的是訓斥,工作方式粗暴;有時也自以為自己長期從事管理工作和安全維穩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對有些同志提出的好意見好建議聽不進,比較主觀武斷。
(三)享樂主義方面
突出表現在:滿足于現狀,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足,創新意識不強,工作存在得過且過思想。
1、因循守舊、按部就班,進取精神有所退步。82年參加工作至今,已32年,時有“干累了、歇口氣”的想法,工作熱情隨之降低。在思想上對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習慣于老一套、舊框框,有“求穩多、求進少”傾向,忙于事務多、謀劃長遠少。
2、創新意識不強、干事動力不足,缺乏憂患意識。在思想上有求穩不求進,缺乏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
(四)奢靡之風方面
突出表現在:勤政廉政自律不夠,執行規定不嚴格,艱苦奮斗思想淡薄,帶頭厲行節約做的不好,存在追求舒適思想。
1、艱苦奮斗精神有所弱化。現在條件好了,不自覺就提高了生活和消費標準,淡忘了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勤儉節約意識減弱了;二是堅持學習黨員干部
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和自覺用黨的紀律約束自己還不夠,勤政廉政意識樹立不牢,對不良風氣和奢靡之事,糾結、麻木,有時甚至隨波逐流。
2、勤儉節約意識不強。對日常事務性管理松懈,費用控制不嚴,存在浪費現象。如日常辦公中對辦公用品管理不嚴存在浪費紙張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我自己家庭也確實存在一些揮霍、浪費、貪玩等思想,如家庭有時到飯店聚餐,吃剩不打包等。在企業的吃請上有時也不拒絕,逢年過節對企業的土特產(木耳、蘑菇等)偶有接受。
?二、整改措施
1.工作不實,落實不力,工作作風不夠扎實。表現在對經信局所屬企業情況掌握滿足于大概,對下屬所思所想關注不夠,工作方法簡單。
整改措施:加強群眾觀點學習,切實解決好認識問題。要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基礎上,認真查找群眾觀念、群眾立場、群眾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解決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以改進自己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為落腳點,特別要在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實踐上下真功夫,不斷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整改時限:9月底
2、搪塞群眾,讓群眾“跑斷了腿、說破了嘴、傷透了心”。
整改措施:在今后的日常管理與服務中,要更多的關心群眾向什么、盼什么,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對于關停企業的職工上訪更應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并爭取政策,已解決實際問題。同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系,腳踏實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
整改時限:9月底
3.部門利益至上,有時考慮問題不從大局出發,缺乏大局觀。
整改措施:弱化部門利益,把各打各的“小九九”變成“一門心思”去干事。不拘泥于職位角色,服從安排,主動思考。深入企業職工中傾聽他們的心聲,面對新情況、新矛盾,不畏難,爭取有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整改時限:9月底
4.拍腦瓜決策,對不同意見不接受,民主集中意識不強。
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篇4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按照中省和委黨組的要求,認真參加委教育實踐辦和支部組織的各類學習活動,把自己擺進去,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對照檢查、自己反省、群眾反映、同志批評等多種方式方法,查找出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為切實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標,現將個人整改方案匯報如下:
一、關于理論功底不高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一是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存在以干代學的現象,特別是當工作與學習發生矛盾時,往往認為學習是“軟指標”,可以往后推一推,從而導致學習的自覺性不高,而且學習的系統性不強,學習效果不佳。二是學習制度堅持的不好。客觀上強調工作忙、壓力大和事務性工作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覺學習政治理論的精神。三是學用結合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在理論體系把握上和“融匯貫通”地運用理論學習成果去指導實際工作上不適應,忽視了理論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導致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脫節,對待理論學習,只滿足于片面地引用個別原理,而不能有效地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整改措施:一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通過學習中省和委黨組的各類方針政策,提高理論認識水平。要堅持不懈地學,原原本本地學,聯系實際學,帶著問題學,學深學透。同時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帶著問題向書本、向專家、向同志多學多問。二是建立良好的學習制度。
持之以恒的自覺學習各類理論精神,要力爭做到“五個有”,即有相對固定的時間、有學習計劃、有學習記錄、有學習筆記、有學習成果。三是處理好學用結合的關系。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找好工作著力點,力爭做到想干、會干、干好。
二、關于工作作風不實、求真務實的精神不夠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一是接到工作任務,有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盡快完成,而不是怎樣做到最好,特別是任務多、壓力大的時候更是如此,有時存在著應付以求過關的想法,影響了工作效果,沒有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創新意識,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局限于上級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時產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動而無行動的狀態。三是對有關的政策法規研究不夠,工作方法較簡單,同志間的思想交流不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對基層的工作指導和督促還不夠深入,致使工作效果不夠理想。
整改措施:一是要進一步務實創新,增強工作實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實現學習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機制的創新,最終達到工作成效的不斷提高。二是要不斷總結和完善工作經驗,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舉措,開創工作新局面。始終圍繞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和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委黨組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盡職盡責做好各項工作。三是要努力做到善于克
服消極思維、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各種束縛,破除急躁情緒,迎難而上,積極工作。四是要善于從政治、全局的高度認識事物,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腳踏實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
三、關于群眾意識不強、為民服務的宗旨不夠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一是雖然也經常下基層調研,但主動性不強、不夠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未能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沒有關心群眾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二是在工作上對基層情況的了解不夠全面系統,聯系群眾不廣泛,直接聽取基層群眾意見不及時不全面,對基層群眾生活情況了解不全面。
整改措施:一是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宗旨意識,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忙群眾之所需,同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系。二是加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思想上、行動上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在工作上加強群眾觀念,認識群眾的首創精。
四、關于勤政廉政不深,廉潔自律的力度不夠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
存在問題:樹立勤政廉政的宗旨意識還不夠牢固,在堅持學習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和自覺用黨的紀律約束自己方面還不夠深入。
整改措施: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要進一步保持清正廉潔,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抗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做到在奢靡之風、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面前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服務態度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篇5
一、服務意識不強的表現及原因
一是主動服務意識不濃,宗旨意識不強。主要表現為:對基層和管理對象在思想上仍然存在本位主義,在處理“管理”和“服務”、“公仆”和“主人”的關系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甚至還有個別單位和個別人員工作中存在方式方法簡單、粗暴,態度蠻橫。二是行政效率不高,工作作風不實,責任心事業心不強。主要表現為:部分工作人員對工作拖拉、推諉、扯皮、得過且過、敷衍塞責,效率低下,作風不深入,工作不扎實,只求過的去,不求過的硬,推一推、動一動,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作為、慢作為的現象在個別機構和人員的身上仍有發生。三是執法行為不規范,存在隨意性。主要表現為:個別機構和個別人員存在以罰代管,不能嚴格按照程序依法辦事的現象。四是組織紀律存在差距。主要表現為:個別干部職工未嚴格遵守上下班紀律和掛牌上崗、著裝紀律,不按規定程序請假。五是對黨風廉政建設認識不夠。個別干部職工認為黨風廉政建設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對紀檢監察工
作認為是找碴子、多管閑事,影響業務工作,甚至還有的說怪話、發牢騷,言行上產生抵觸情緒等。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與新時期轉型發展的需要和時代前進的步伐極不適應。一方面與社會的大環境有關,少部分拜金主義、浮躁心態、職業道德意識淡漠等思潮的影響,理想信念被湮滅,使服務意識逐漸淡漠;另一方面,與單位的重視程度以及個人的學習教育有關,由于自我放松紀律約束或政治學習,使工作的熱情或主動性大大降低,從而影響了部門的整體形象。
二、強化服務意識的方法和對策
對工商部門而言,監管是措施,是手段;服務是宗旨,是方法;發展是目的,是責任。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們要在改進監管中優化服務,在貼心服務中促進發展。為此,我們需要轉變方式,強化職能促服務。主要抓四點:一是變懲罰性監管為指導性服務。在企業辦理登記、發布廣告、簽訂合同、注冊商標等方面提供行政指導,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對企業的一般違章行為,重在教育規范,采用行政告誡、行政建議、行政指導等非強制性、非處罰性的措施,能教育的不處罰,能少罰的不多罰,不得不罰的實行說理式文書制度。對違法行為未影響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先行書面警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再作處罰。二是變隨意性執法為規范性執法。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切實規范自由裁量權的行使。縣局與股室和工商所、工商所與網格責任人,層層簽訂依法行政責任狀,對有違法或者不當行政執法行為的單位,根據后果或影響的程度,實行問責制,分別給予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資格等處理,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資格、取消執法資格、待崗培訓、引咎辭職、免職、追究法律責任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