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改寫古詩作文(通用21篇)
【推薦】改寫古詩作文(通用21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咕、咕、咕,清晨那洪亮的雞叫聲,喚醒了在夢中徜徉的我。我穿好衣服,吱呀一聲門打開了。我走出自己家的小園,深深地呼吸著春天清晨特有的甜潤的空氣。瞧呀!小鳥在那高高的樹枝上譜寫著春天的贊歌。一片綠茵茵的綠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在晨光中閃耀。美麗的花兒綻開了可愛的臉蛋。空氣中彌漫著清香的味道。這春天的清晨多迷人啊!不知此時朋友家的園子是怎樣的呢?
不遠,我就看到他家的那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緊閉著,會不會沒有人在家呢?大概是怕我的木底鞋踩壞了他園子里的蒼苔吧!去看看好了。
我走過去,輕輕地敲了敲門,敲了許久,始終沒有人來開。哎,看來是沒人在家吧!我轉身想走,瞬間,一處景物吸引住了我。嘿,瞧呀!一枝粉紅的杏花正悄悄地探出頭來呢!這景物仿佛讓我看到了朋友家里的美麗的春色。我也知道了,一切有生命力的東西都會去拼搏、進步。
想到這,我心血來潮,寫下千年古詩《游園不值》。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仿佛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云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里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里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里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么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著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改寫《舟過安仁》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里游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里萬物復蘇,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里,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著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著短衣短褲,在撐著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干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并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干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么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著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著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嘆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一天,張籍被官臣們押送到了洛陽城里,他在那里關了五年,終于遇到了一位好心人把他救了出來。
這時,正值深秋,一陣陣秋風吹來,像針刺一般,讓他感覺又冷又餓,于是,他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了一條繁華的街道,街上有酒家、雜貨鋪、賣藝的以及大大小小的貨攤。他買了一些肉和菜,又去山上砍了一些柴,采摘了一些蘑菇,在一棵松樹下做了一碗湯,吃飽之后,他就背上行李,進了樹林。因為小時候他的父母經常帶他上山砍柴,并摘些蘑菇給他吃的。
第二天,他經過一個飽經戰亂的村莊,那里還住著一些人家,這時,一個瘦瘦的小女孩出現了,那個女孩身穿破爛不堪的衣服,也沒有穿鞋,她拿了一個破碗,碗里什么也沒有,她乞求說:“叔叔,給我點錢吧!”他趕快拿出幾個錢遞給她,她興高采烈,飛快地走了。
他看到這一幕,便想起了家鄉的親人,他們現在過得怎么樣啊?頓時淚流滿面,他突然想寫一封信給家人,于是拿出毛筆和紙,飛快地寫著,感覺有說不完的話要寫,寫完后小心翼翼地裝好,囑托一位老朋友幫忙捎給家人,朋友出發后,他便回到家中,哭成淚人。
故鄉,是我們的家,親人是我們的至愛,離開故鄉,更多的是鄉愁,等你回來的時候,它可能不復存在,你的親人,也可能遠去了……珍惜親人,常回家看看。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里,住著一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賀知章。
賀知章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已的家鄉,到外地生活,他勤奮刻苦,在三十七歲的時候,就考取了進士,不久就當上了大官。
就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了,有一在賀知章早上起來,忽然走到鏡子前看著自己,發現這么多年過去了,自己的口音一點都沒有變,但是頭發的倆邊卻長出了白色的頭發,他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想:“自己已經老了,要不然不能有白色的頭發,”可想自己離開家已經好多年了。
從那以后,賀知章無時無刻的不在想念自己的家鄉,于是他辭去官職,決定回自己的家鄉看一看。他坐上了馬車日夜兼晨,想馬上回到家鄉,經過好多天沒日沒夜的趕路,總于到了家,他走下馬車,站在村口,看見家鄉的景色一點都沒有變,還像當年的時候那樣美,遠處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高山,山角下的小草碧綠碧綠的,一排排整齊的房子,就連村頭的小溪,還像當年一樣微波蕩漾,賀知章來到了村里,有一群孩子在做游戲,他走上前去,想和他們打招呼,可小朋友看見有陌生人來了,都停止了游戲,站到了一旁,有一個小朋友看了看,笑著說:“老爺爺你是從那里來的,”我們沒有見過你,賀知章聽了小朋友的話,有些傷感了,心想;我真的是走的時間太長了,連自己村的人都不認識我了。于是,他回到了家里,提筆寫下這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就這樣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二月期間,我居住在一個村莊里,那里風景如畫,孩子們活潑可愛,讓我心曠神怡。
一天,我在山間小路上漫步。小草睡醒了,探出了小腦袋,黃鶯們好像得知小草睡醒了在湛藍的天空中特地讓小草欣賞它們的飛翔比賽,小草則看得津津有味,不停地為黃鶯們加油打氣。再看那岸邊那幾棵婀娜多姿的柳樹,它在春風中搖擺,像一個小姑娘正梳理那美麗的長發。我呆呆地看著眼前的美景,完全陶醉了。
正當我如癡如醉之時,身后那清脆的笑聲打破了我的思緒。我回首一望,只見一大群孩子,成三結五的拿著風箏在放,我抬頭一看,哇——很多風箏啊,孩子們個個仰著頭,不停滾動手中的線圈,風箏飛得老高老高的,他們笑得就更燦爛。
嘻嘻哈哈的笑聲打破了安靜的村莊。五花八門的風箏看得我眼花繚亂,看著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不知不覺我的手也有點癢癢了。于是我和孩子們一同放起了風箏。
天漸漸黑了,村莊又變得靜謐,我坐在窗邊,回想著今天看到的一幕幕,那美麗的春景,那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那嘻嘻哈哈的笑聲兒。不知不覺中,我揮起筆來: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春天來了,百花齊放。大詩人杜甫聽說江畔邊有一個叫黃四娘的人,她家的花園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植物,現在正是萬物復蘇的時候,那兒一定是姹紫嫣紅。于是,杜甫決定去江畔賞花。
杜甫來到江畔,只見江水滾滾,奔流不息。春風吹拂著,吹得臉上暖洋洋的,一股濃郁的春天氣息灑在這江畔上。可是江岸上綠草如茵,只有幾朵零星的野花,哪有黃四娘家的花園呢?
杜甫不禁有些失落。這時,一陣風過,杜甫聞了聞,風中夾雜著濃郁的花香,不知是什么花,應該是許多花匯集在一起的吧!杜甫在花香之中陶醉了,這香氣把剛才的失落一掃而光,杜甫完全沉浸在花香之中了。
風止了,杜甫才清醒過來。“剛才的花香太迷人了,難道那邊就是黃四娘家的大花園嗎?”想到這兒,杜甫立刻精神一振,他順著花香走去。
朵朵鮮花把花枝壓得像弓似的,一陣微風吹過,花枝搖動,不時的送來縷縷清香。有幾只蝴蝶不停的在花上盤旋,舞姿翩翩。好像在說:“瞧,我們的詩圣杜甫來了,讓我們一起賞花吧!”杜甫正看得出神,這時耳邊傳來“恰恰”脆鳴,抬頭一看,幾只美麗可愛的黃鶯正在樹枝上嘰嘰地叫,像是演唱著一曲美妙的春天贊歌。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在唐朝時代,有一位詩人,他的名字叫李白,人們都稱他為“詩仙。”因為李白有一個習慣,飲酒之后李白就會作很多很多的好詩,他寫的詩是名不虛傳,詩寫得非常好,寫得非常美,所以人們都稱李白為“詩仙”有一天,李白收到了他最好的朋友汪倫寄來的書信,上面寫著:“我的好朋友李白,好久不見了。我非常想念你,希望你能到我的家鄉來住些日子,因為我的家鄉非常的美麗,村口外面是一棵棵直著身子的桃花樹,桃花樹已經開花了,桃樹上長滿了桃花,微風輕輕一吹,桃花就掉在了地上,鋪滿了大地。李白我的朋友希望你們來到我的家鄉。”李白看完書信后,非常感動。
于是李白收拾好行囊,上了小舟。來到了汪倫的家鄉,汪倫的家鄉非常美麗,桃樹結滿了桃花,有的桃花掉在了地上,遠處還有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青山,青山下面是碧綠的小草,一座座房子整齊地排著。李白看了看說:“汪倫的家鄉真美麗啊!”李白看見汪倫早在村口迎接他呢!李白下了小舟,他和汪倫一起走進了村口,每天坐在一起飲酒、作美詩,每天傍晚和早上都會享受外面的風景,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四天……的過去了。
李白看了看日歷,李白突然想起家里還有很多的事要做,所以李白跟汪倫說了一聲,可是汪倫不想讓他走,就說:“再呆幾天吧!再呆幾天吧。”李白沒有辦法,只好再待幾日,轉眼好幾天天又要過去了,李白想:不能在這里了。家里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這一天,李白看見他睡很香,就悄悄的離開了,李白上了小舟,正要往家里游去,突然聽到聲音,這個聲音是腳踏地唱歌的聲音,李白回頭一看,原來是汪倫正在村口送他走呢!李白揮了揮手,向汪倫再見。李白回到家,寫了一首是: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把這首是寄給了汪倫。從此這首詩流傳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古時候,有一個大詩人叫賀知章。賀知章在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就離開了家鄉,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賀知章很想念自己的家鄉,想著想著,就坐在了鏡子旁邊的凳子上,抬頭才發現,自己家鄉的口音是沒變,但,自己的頭上卻長滿了白發,到了第二天,賀知章辭官,駕著馬車,向回家鄉的路走去,賀知章日夜兼程,到晚上,賀知章都不想睡覺、歇息,而是想早點回到自己的家鄉。
終于有一天,賀知章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剛到了賀知章的家,賀知章就忍不住看了看周圍的景色,自言自語的說:“現在的風景比以前的美多了呀!”賀知章望了望遠處,遠處有許多連綿起伏的山,山下是一片碧綠的大草原,大草原的旁邊有一條在奔跑的小河,小河里有許多小魚和蝌蚪在一起做游戲!周圍還有許多高聳入云的大樹,大樹底下有一些人在乘涼,賀知章的前面有一所小村莊,小村莊的外面有一個包圍著小村莊的圍墻,圍墻的旁邊,有很多花叢,花叢上開放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小花的香味吸引來了遠處的蝴蝶、蜻蜓,在上邊跳起舞來!有幾多花的香味鉆進了賀知章的鼻孔里!圍墻的里面有很多房子,這些房子整齊的排列在圍墻里。
賀知章走進了前面的這座小村莊,發現了這里有一幫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就悄悄的走到一個小孩子身邊,這個小孩子覺得身后有一個人,就回過頭看了一看,覺得賀知章是個陌生人,就微笑著問賀知章:“老爺爺,您從哪里來呀,您來這里干什么呀?”賀知章聽了,就想:原來,我真的老了!賀知章來到一戶人家的門前,敲了敲門,有一個小孩子開了門,說:“您要干什么呀?”賀知章說:“我想借一張紙,還有一支毛筆。”小孩兒聽了,就給賀知章拿了一張紙,還有一支毛筆,賀知章接到了紙和毛筆,就在這張紙上用毛筆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燦爛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武漢,蘭花還沒有盛開,晨風中已經飄來了絲絲的香氣,空氣格外清新。
“老孟,你真的要走啊?”李白說道,孟浩然說:“我等你辦完事再去揚州,葡萄都曬成葡萄干了。”李白笑道:“哈哈,曬成了葡萄干,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對李白說:“我在揚州等你。”李白回應:“好,等我辦完事馬上來找你。”船慢慢開始劃動,孟浩然又說道:“你辦完事可別忘了來揚州找我啊!”李白說:“放心,我不會忘的。等我到了揚州,我們痛快的喝上幾杯。”孟浩然說:“好。”船越行越遠,孟浩然似乎要說什么,卻已經聽不見了,李白無法把孟浩然送到揚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應經不見蹤影了,可李白還愣愣的站在那,一聲鳥鳴,他才回過神。揮筆寫道: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改寫古詩作文 篇10
秋天來到了洛陽城,一陣陣秋風吹過,樹葉變成了金色的地毯,果園的蘋果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樹上,那田野里是秋姑娘的頭發隨風飄動,小鳥好像在表演一樣在空中變換著隊列。
就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候,張籍離家當官已經5年了,想寫封信給家里人,爺爺奶奶身體怎么樣?爸爸媽媽呢還好嗎?妻子一個人當家辛苦了,孩子們怎么樣?心里一下子飛出了上千個問號,他馬上拿起筆寫信,不知不覺中,已寫了十幾頁了。
過了幾天,突然有人對張籍說,有人去你家鄉,捎個信吧。張籍聽了一跳三尺高,馬上拿著信,跑到那人家里。就當一切都準備好,要走時,張籍突然對他說:“兄弟請留步。”說完,馬上拿出信來看看,有沒少寫的。看完后,才放心了。
在那天晚上張籍夢見自己最親最熟悉最念的的家鄉夢見小時候自己玩耍的場景,夢里露出甜甜的笑。
改寫古詩作文 篇11
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里,住著大唐詩人賀知章,人們稱它為詩仙,因為他寫的詩非常好,小山村里非常的漂亮,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那里居住,大詩人賀知章考了很多年也沒有考中進士,這次他一定努力要考中進士。
這一年,他終于考中了進士,就去遠方去當官,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他兩側的頭發慢慢的變白了,但賀知章卻不知道,也沒有注意,也沒有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頭發白沒白,他只知道想念家鄉,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賀知章還是非常非常的想念家鄉。
在一個清新的早上,陽光灑進賀知章的屋里,賀知章被可愛的太陽照醒了,他起來走到鏡子的面前,賀知章照照鏡子,忽然發現,他的頭發兩側都白了,但是口音還是沒有變,他覺得自己老了,就辭了官要回家鄉,他便坐在馬車上往家鄉走,賀知章日夜不休息的趕路,他的頭發全白了。
賀知章終于到了他家鄉的村口,賀知章下馬車,先看看家鄉是否像以前一樣美麗,他一看,還是像以前一樣美麗,遠處是高高的山,下面是碧綠碧綠的草坪,草坪旁邊是一條小河,小河嘩啦啦,嘩啦啦的向前流淌,房子整整齊齊的。忽然,他看見有幾個可愛的小朋友在村口玩耍,當他們正玩得開心的時候,賀知章就悄悄地走到幾個小朋友們的身邊,有一個小朋友覺得旁邊站了個陌生人,就抬起頭微笑的對賀知章說:“請問您是從哪里來的呀?來我們的村里有什么事嗎?”聽了小朋友的話,賀知章,覺得非常的傷心,賀知章心想,要是我一直在家鄉,這些小朋友就不會對我說這些話了,而是和我生活的非常快樂,想完就離開了幾個小朋友的身邊,走進他的家鄉,到他的屋里提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每逢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不免想起這首詩。
改寫古詩作文 篇12
詩人楊萬里坐著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于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著這春天賜于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只小漁船,船頭坐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干什么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么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著腦袋,天真無邪地說:“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贊道:“你們倆太聰明了,居然能想出這么好的點子。不簡單,不簡單!”
隨后,楊萬里走進船艙,揮筆疾書:“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一直流傳到如今。
改寫古詩作文 篇13
春天,在美麗的湖邊,那株株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望去,就像一樹綠色的寶石,還像一個個小眼睛,注視著周圍的一切。
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美人,擺動長長的秀發。
空中幾只燕子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呢喃著,好象在美麗的春光中翩翩起舞。
湖邊,人們都在自由自在地春游踏青,或三兩搭伴,或幾人同行,不易樂乎,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賀知章。他身材偏瘦,皮膚白皙,戴著斗笠,背著行囊,步履輕快。他看見了絲絲柳條,他想是誰剪出來的?
哦~!原來是二月春風裁剪出來的,二月的春風像一把神奇的剪刀,把柳葉剪的那么美麗啊~祖國的春天多么的歡暢~~!!
改寫古詩作文 篇14
張籍很小的時候,就遠離了家鄉,到二十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張籍吃完晚飯,坐在院子里欣賞皎潔的月光,圓圓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給昏暗的大地增添了無限生機。
他看著看著,忽然一陣秋風吹來,張籍冷得直打顫,他只好回到屋里,從衣柜里找出了一件臨走時母親給他縫的舊棉襖。
他看著棉襖就想起了他年邁的母親,于是,他就拿起毛筆在紙上寫到:母親,您的身體可好?天氣漸冷,您要多加衣服,以免著涼。請您別擔心我,我過得很好。今年家里收成還好吧?……好象有許多話要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第二天,太陽剛爬上山腰,張籍就把信交到王二手里。
王二正準備和他告別時,張籍又把信拿了回來,拆開后反復檢查了一遍,又添上了一句:你們要快樂的過好每一天,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就不開心……寫完這些,張籍才將信交給了王二,王二騎著馬,飛奔而去。
張籍看著遠去的王二,心里既是喜,也是悲。喜的是,媽媽可以看到自己的信了;悲的是,不知到什么時侯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呀。
改寫古詩作文 篇15
四月的清明節,下起了蒙蒙細雨,詩人杜牧獨自在他鄉,和家人各隔一方。傷感之情頓時涌上心頭,想飲酒澆愁,可一人家中喝酒會感到孤獨,于是出門找酒館。
路上的遠行的就如斷了魂一樣迷亂凄涼。杜牧心想,在這一種環境下怎能找到酒家呢?忽然,在霧中聽到了一陣悅耳動聽的歌聲。原來有一個牧童,騎著一頭大黃牛向這里走過來。
杜牧向前走了幾步,走到了一棵柳樹下,問道:“這里哪有酒家?”牧童深思了一會,揚手指向前面開滿杏花的村子—杏花村。遠遠望去,紅色的杏花把村子映的火紅。
正前他們對話時,一縷縷輕紗似地微風,吹動那一條條開滿新芽的柳條,把柳條吹響了杏花村的方向,像是在給杜牧指引方向!
杜牧隨著牧童的指點,跑向杏花村。一進杏花村便聞到了一股杏花酒的濃香。他走進酒家,一杯一杯的飲了下去,伴隨著思鄉的感受寫出了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一首悲傷的、凄涼的古詩,也表達出了詩人的思想之情!
改寫古詩作文 篇16
詩人張籍四處漂泊流浪,最后客居在了洛陽城里。他身處于洛陽城,而心卻時不時地飛向遠方的家鄉。
洛陽城里迎來了秋天。秋風陣陣,五彩的樹葉從枝頭上吹落下來,在空中翻飛,打著旋兒,還跳起了舞。街道兩旁是一層五彩斑斕的落葉,堆得像座矮丘。原來在夏日里開得正艷的各色花朵,也都已經凋零枯萎,只剩下金桂飄香,秋菊怒放。又是一陣秋風吹過,令人不覺感到有些涼颼颼的。此刻,詩人張藉正漫步在大街上看著眼前的蕭瑟景象,心中平添幾分凄涼與憂愁。張籍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還有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父親整日在田里勞作,現在他的身體怎么樣了?我的妻兒現在還好嗎?母親時常腿痛,如今母親的腿好些了沒有?自家的田地近幾年收成又如何……于是,他決定寫一封信。
張籍回到家中,找出信紙并攤在桌上,揮筆書寫起來。可是,寫了一半,他停了下來,抬頭眺望遠方。原來他想寫給家里人的話實在太多太多了,即使千言萬語寫不盡說不完。此時,竟不知從哪里寫起。過了一會兒,又匆忙繼續書寫。寫完了,信也已經封好交給了捎信人,突然,張籍開始擔憂自己想說的話未全部寫完,又擔心家人們看了之后體會不出他的深刻感情。這時,捎信的人正上馬準備離開。他趕緊追上捎信人,拿過已封好的信,并把它拆開,拿出信件逐字檢查,確認沒有任何失誤后,才肯放心地交給捎信人。
改寫古詩作文 篇17
在茫茫的原野里,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長勢茂盛的草,隨風擺動,似一位位可愛又頑皮的“小矮人”。在美麗的黃昏下,加上一顆顆頑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動聽又悅耳的笛聲,那是多么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黃昏下的草地上,演奏著一首悠揚悅耳的笛聲,花們隨著動聽的笛聲,情不自禁地成為了伴舞的美麗“小姑娘”。在這么美的環境下,連風兒都成了伴奏聲。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牧童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離開的那一瞬間,小草們有恢復了平靜,風姑娘也走了,這里的一切又變成了開始的平靜??
牧童吃過飯以后,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剛才的地方,牧童連蓑衣也不脫,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風呼呼吹來,在牧童的耳邊似乎用溫柔的聲音說道:做個好夢!牧童睡著了,夢見了和剛才他們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邊笑著回憶剛才的情景,一邊又靜靜的觀賞著月夜的美景??
改寫古詩作文 篇18
改寫古詩《詠柳》
唐代詩人賀知章一生中,喜歡飲酒做詩,更喜歡在閑暇時游山玩水,這一天,他來到一個風景優美的小鄉村,當晚,他住進了一家小客棧。
第二天,蔚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晴空萬里。賀知章一早起床,推開窗門,一陣清鮮的空氣撲鼻而來,窗前的美景令他陶醉。他帶著愉悅的心情下樓,剛到樓梯口遇見店小二。
店小二說:“賀大人,昨晚睡得可好?”
賀知章(摸摸胡子)說:“還不錯,請問有啥好風景?”
店小二說:“大人,俺們這美景可多了,不遠處就有一個天鵝湖,那風景優美,你可一定要去看看。”
賀知章說:“太好了,我這就去。”他慢慢的朝湖邊走去,青青的草兒在他眼前跳,美麗的花兒朝他咪咪笑,賀知章詩興大發,一邊走,一邊吟詩'''''''
突然,他踩到一堆軟軟的牛糞,站立不穩摔了個跟斗。他不但不生氣,還作了一首打油詩,“一腳踩入里,不過摔跟斗而已,誰要再敢嘲笑我,滿身牛糞臭死你。”
這時,遠遠有個牧童騎著老黃牛走來,賀知章問:“請問天鵝湖怎么走?” 牧童說:“大人,朝西走一里就到了。” 賀知章走著走著,忽然眼睛一亮,一個雄偉的白色寶塔矗立在眼前,寶塔旁有幾座農舍,農舍屋頂上飄著梟梟炊煙。寶塔下是美麗的天鵝湖,明如鏡的湖面上有幾只鴨子,它們正在歡快的嬉戲。湖邊上有一奇特的柳樹,這棵柳樹好象被玉妝而成,青青的柳枝在湖面上迎風起舞。啊!這細細的綠葉是誰裁出來的呢?原來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賀知章由感而發,一首《詠柳》落在紙上:
碧玉妝成一樹高,
垂下萬條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改寫古詩作文 篇19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在樹林深處回蕩。歌聲越來越近了,只見一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山。你瞧,他頭戴著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黃牛背上,一邊高興地唱著歌,一邊將小腳丫歡快地擺動著,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們夸獎了。肚子圓圓的老黃牛悠閑的邁著穩重的步伐,往村子里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聲中。
牧童唱得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響起。忽然,牧童從牛背山跳了下來,停住了腳,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貓著身子,仰著頭,牧童小心翼翼向蟬靠近。他原來是想捕捉樹上的鳴叫的蟬呀!近了,又近了,只見牧童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毫無發覺危險就要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叫著。這時,牧童迅速地將雙手向中間一合,蟬立刻變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著,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情景,剛好被清代大詩人袁牡看見了。隨口吟誦道: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改寫古詩作文 篇20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天下著蒙蒙細雨,雨里面夾帶著一些雪花,到處一片漆黑。一片寂靜的村莊里,突然有兩只烏鴉飛過,烏鴉的啼叫聲在這個幽靜的晚上顯得格外的凄涼,讓人不由得感到一絲害怕。
遠遠望去,村莊里的一棟小屋內閃著朦朧的微光,大門沒有關,屋內不時傳來一陣陣哭泣聲。推開房門,里面只有一盞油燈,用那朦朧的微光照亮了床頭。
床頭躺著一位臉色蒼白,滿頭白發的老人。走近一看,是大詩人陸游。他早已奄奄一息了,憑著最后一口氣,緩緩地從床上爬起來,顫顫巍巍地走到離床不遠的抽屜前,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遺書遞給兩個兒子。大兒子見狀連忙接過信封,小兒子把陸游扶到床邊。陸游催促著兒子快打開信封,兒子們連忙打開信封,里面寫著四句詩詞: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憑借著最后一口氣說出了對兒子們的期望:“孩兒……們,我……死去后,別忘了……”可惜話還沒有說完,就離去了。
孩子們傷心欲絕,他們知道父親是想看到宋朝的軍隊平定中原的那一天,他們深切感受到了父親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同時也堅定了統一祖國的信念,他們相信一定能完成父親的遺愿。
改寫古詩作文 篇21
在東方的一個國家,有一位滿腹經綸的詩人,他的詩歌是家喻戶曉,因此也結識了很多的朋友,可大多數都是些“酒肉朋友”,讓他十分苦惱。
有一位農民十分希望能與這位詩人成為好友,可因身世一直無法實現這樣的想法。在得知詩人喜歡旅游時,他決定邀請這位詩人一起來觀賞風景,以便結為好友,于是寫了一封信,寄給了詩人。
幾天后,詩人收到了信,只見信中寫道:有一寶地,名為桃花潭,潭深千尺,旁有萬家酒樓,特邀您來觀賞。詩人看了之后,十分欣喜。于是,趕忙來到渡口,租了一艘小船,起身前往桃花潭。
河面上,一艘小帆船,向桃花潭駛去。不一會兒詩人便看到了房屋,房屋雖多,但更像是農家的屋舍,詩人心中滿是疑惑。
來到桃花潭,詩人看著潭水說道:“這也不像千尺深啊!潭水如此清澈見底,不如說是千寸深罷了。”“哦,那是我寫錯了。”農民趕忙回答道。詩人看了看他,沒有說什么,兩人向所謂的“酒樓”走去。
來到酒樓,詩人問道,“不是說這里有萬家酒樓嗎?怎么只有這一家呢?”“這家酒樓的老板姓‘萬’,不就是萬家酒樓啊!”農民笑著回答道。詩人終于明白了,原來這只是個騙局。在農民買酒時,詩人向渡口走去,準備坐船離開。
農民發現詩人離開后,趕忙追了上去,兩人在渡口相遇。農民說明情況之后,詩人終于明白了,農民只是想與自己結交,成為好友。因而并沒有責備他,于是寫下了一首詩,賜予了農民。農民拿著寫有詩句的字條,沖著詩人遠去的船,大聲的呼喊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