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體會心得體會范文(精選八篇)
第一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有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有各種生物,成為適應人類生存和繁衍的環境。森林和自然界其他綠色植物,都是二氧氣碳的消耗者生產者。通常一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出730千克的氧化。這對于保護空氣的清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雨季來臨時,大雨傾盆。
有樹木的地方,雨水首先落到樹葉上,不會直接落到地面。樹葉和枝條能夠截住25%的雨水,使這部分雨水慢慢滴到地上。沒有被樹葉和枝條留住雨水,落到了森林中的枯枝葉上,這些枝葉像一層海綿鋪在地面上,吸收了15%的雨水,還有35%的水滲到了土壤里,只有25%的水流出森林。地面上有森林,大雨時,就削減了水災,我國一九九八年特大洪災的原因是什么呢?森林減少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水災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水土的流失,有人做過試驗,得到一組數據,暴雨直接打在裸露的地面上,每公頃土地每年濺起的土壤是200噸;如果種上莊稼,則只能測起20噸;如果是草地,那就少得多,只能測起0。1噸,幾乎濺不起土壤。從200噸減到0。1噸,這是多么大的差別。這組數據生動地表明了,土壤需要保護,而最好的保護傘是森林。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完就扔的習慣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扔,扔,扔,于是被扔掉的東西成了垃圾。把各種垃圾集中起來,其數量之大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每日產生生活垃圾8000噸,建筑垃圾3000噸,工作廢物22000噸。一年的垃圾堆積起來,按體積算,相當于360幢12層的高樓。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日益惡化,大氣、水、土壤被嚴重污染,自然界和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影響,自然資源也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環境的這些變化,都無一例外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應該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愛環保,一起來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第二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一張小紙屑開始做起。
環保寫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環保的?現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都發生了地震,水災,干旱,沙塵暴,可以說是災難連連。這些自然災害其實都是我們人類一手造成的。比如:我們人類每天亂砍伐樹木,但卻不知道種樹,森林一天天減少,所以沙塵暴也不知不覺地來了。
其實我覺得環保不光是大人的事,也是我們小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其實,綠化家園,保護生態,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壯舉。環保,只需從自己做起!行動,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不能阻止人們濫砍伐樹木,但我能做到節約每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我不能阻止人們捕稀有動物,采稀有植物,但我能做到不捕稀有動物,不吃稀有植物;我不能阻止人們不用白色垃圾來污染環境,但我能做到不用塑料袋,用環保袋;我不能阻止人們亂扔電磁污染土地,污染水源,但我能做到把家中的電磁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我不能阻止人們浪費水源,但我能做到每次上完廁所都擰緊水龍頭……
我不能阻止破壞環境的事情太多,但我能做到保護環境的事也不少。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么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減少一些污染。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做好環保。不要讓地球的環境再次受到破壞了!
第三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在我們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環保已成為人們不可以忽視的重要問題,它關系到我們的生活和學習。
請讓我們環保!至今,河邊或路邊隨便可以看見大堆小堆的塑料袋、一次性飯盒、堆成一座座大山,壓著早已疲憊不堪的大地;河水也不能擺脫了這種沉重負擔,可恨的工廠排出源源不斷的廢水污染了清潔河水,不但如此,空氣也被“大煙斗”排出的滾滾濃煙弄得灰一塊、黑一塊的;這還是過去的地球的嗎?難道我們要生活在這種污染里嗎?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人們想在太陽系中尋找“新大陸”。可是人們的所作所為,是不可能辦到的。
現在,大街上隨便可以見“痰”這個怪物。它四處橫行霸道,它的同伴還有包裝紙、泡沫塑料盒等。人們一邊走,一邊吃,一邊把剩下的果皮、紙、渣,隨處亂丟。盡管清潔工人一遍又一遍的掃,還是控制不了亂丟垃圾的污染。另外,排放廢氣的不只是工廠,還有逐漸的增加汽車。它們冒出的黑煙,黑乎乎地一團團,像惡狼一般蝕著清潔的空氣,人們捂住口鼻,我想路過的人都捂住口鼻,那住在工廠旁邊的人怎么辦呢?想與“黑氣”隔絕,可誰知道,我們自己都是環保的污染者之一呢?這些,終究害的是自己啊!如果臭氧層被破壞,使紫外線強烈照射人們的皮膚,導致皮膚病等疾病下,也使自己受到傷害嗎?
第四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理論上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這種全新課程的出現,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一種全新的考驗和挑戰。
隨著時代的進步,環保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班能緊緊圍繞環保主題活動精神,開展了各項活動,現把活動開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我們不能只停留于口頭上,要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樂于參與的積極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為此,我班能結合自身的實際,開展了多種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既能增長智慧,又能為環保出份力。
1、把活動現于筆端。
在10月初,組織全體學生參加環保征文活動,通過同學們的筆端,讓大家一齊來為“清潔環境,迎接亞運”出點子,尋找身邊的環保標兵,樹立學習榜樣。通過舉辦環保征文活動,增強了同學們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資源珍惜意識;進一步培養環境主人翁意識,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把活動躍于紙上。
繪畫、手抄報,是我班的藝術特色。結合本次的“環保活動月”,我們開展了以“低碳環保生活”為主題的環保繪畫、手抄報活動。同學們以他們特有的方式用手中的畫筆描繪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張張色彩斑斕、稚嫩的畫卷、版報表現出同學們萌芽的環保意識,同時喚起大家共同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名合格的東道主。
3、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出一期環保黑板報。
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減少垃圾污染,是環保的重要舉措。利用黑板報,加大環保的宣傳力度。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垃圾分類方面的知識,從而自覺、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變廢為寶,減少資源浪費,為保護地球出份力。
4、變廢為寶手工活動。
我們班有許多心靈手巧,奇思妙想的同學,他們也很喜歡動手實踐。充分利用一些廢棄的資源,做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物品。其中有多功能筆筒,也有玩具雙節棍,還有環保垃圾箱等等。
這次活動是有意義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從中受益匪淺:
1、這次活動中,我班同學互幫互助、同甘共苦,很好的加強了我班的凝聚力。同學們在宣傳環保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對環保的認識。
2、 這次活動前,我們進行了精細的策劃,尤其是各位班干部協調統一,高效率地完成了活動的準備工作,工作經驗值得以后活動借鑒。
第五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7月20日媽媽帶我和弟弟一起去外婆家,外婆家在湖北省黃梅縣孔壟鎮洪碾村。
上午來到外婆家,吃過午飯,舅舅說帶我和弟弟一起去村子里走走。我們來到外婆家門前的一條河邊,我聞到了一股臭臭的氣味,便問舅舅:“為什么這河水這么臭啊?看起來水還很臟呢?”舅舅告訴我,這條河叫“東港”,他小的時候河里的水清撤可見底,有很多的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那是這里是個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因農村還沒有安裝自來水,每天早晨,村子里的人們都會在“東港”里淘米,洗菜,洗衣服。夏天的時候,小朋友們還會在河里游泳。
聽舅舅說完,我便走到河邊,仔細地觀察了一下河水,現在的河水是黑黑的,會散發一陣陣臭味,也沒看到河里有魚兒,河面上還漂浮著塑料袋,塑料瓶此時,有一位阿姨手提一袋垃圾,走過我們身邊,正準備將垃圾扔進河里,我便急忙對這位阿姨說:“阿姨,請不要將垃圾扔進河里,如果大家都將垃圾扔進河里,會破壞水質,影響河里的魚兒生存”,阿姨看了看我說:“大家都是扔在這兒的”,說完便將垃圾放在河邊,不高興的走了。我心想,這里的人們將垃圾扔在河里已成為習慣了,這可是一種可怕的習慣啊,如果大家還是不斷的將垃圾扔進河里,不久的將來這條河將會是一條臭水河。于是我便和舅舅一起想了個好辦法,在附近的河邊都堅了一個牌子,寫上“請保護環境,嚴禁亂扔垃圾!”希望村子里的人們以后都不要將垃圾往河里扔。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保護我們的地球,要多種花草樹木,少摘花,少踩草坪,不亂扔垃圾,并要將垃圾分類處理,要養成愛護和保護環境的好習慣,愛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愛護生態環境,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天空才會更藍,空氣才會更清新!
第六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綠色是時尚的代名詞,綠色是樹之名,綠色是小溪的歡歌,綠色是花兒的枝葉,綠色象征著生機。假如沒有綠色,世界就失去了生機,1切就變得黯淡。
樹,人類的朋友,它奉獻氧氣吸入2氧化碳,為人類凈化空氣,為人類抵御沙化、風塵、赤潮。但是,人們報答它的是什么?濫砍濫伐。你們知道嗎?中國森林面積只有15.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也只有16.5%。
地球森林覆蓋率已經下降了20%—30%,如果再不加以節制,人類將失去這個朋友,那時,人們醒悟會不會太遲了?
人類,地球的“破壞者”,動物,人類的伙伴,為什么動物瀕臨滅絕?因為偷獵。樹木,動物的家園,失去家園,動物何處容身?
濕地,在中國已經遭到破壞,盲目地圍墾、掠奪開發、污染加劇、過度利用等因素,全國3分之1的天然濕地面臨被改變、喪失的危險。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工廠大量地排出廢氣、廢水、廢物,使環境質量惡化。
地球資源本來可以再生,可人類卻濫用化學品,致使本來再生的資源不能再生。
關心地球就是關心我們的家園,保護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基礎。我們1定要善待地球,保護資源,真正走1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地球只有1個,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善待地球,保護地球,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同時也為我們子孫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園。
第七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人們常說城市是白色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可自從這次到爺爺家之后,我改變了這個看法,因為我發現農村的“白色污染”也很嚴重。
那天,我回到了賀家坪老家。姑父邀上我去挖紅薯,我提著籃子,一蹦一跳地緊跟著他。突然,一個東西套在了我的腳上,“唰”的一聲又被扯破了。我回頭一看是一個塑料袋。小山村竟然還有塑料袋!我非常吃驚。于是,我向姑父提議:“不如我們清理一些垃圾吧!”“不錯不錯!”姑父連連稱贊。于是我們匆匆挖完紅薯,趕回小院,拿著火鉗和小籃子開工了。
說干就干,我們沿著上山的小路前進。垃圾到處都有,一些是瓦片和碎磚塊,一些是花花綠綠的農藥瓶,還有一些是白花花的塑料袋。其中,“白色污染”最為嚴重。小路上到處都是,農田里也有它們的“倩影”,甚至小溪里石縫間也隨處可見。這次收集垃圾,我深刻感受到了農村污染的嚴重。那條小路上撿到的垃圾不少于三籃,塑料袋最多。為什么農村會有這么多垃圾呢?仔細想來,那是因為農民們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愛護環境的習慣,才讓污染如此嚴重。
為了保護農村環境,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各個村委會給每戶人家印發手冊,向農民宣傳愛護環境的好處與隨手亂扔垃圾的后果。另外,村委會給每戶人家分配一塊衛生管理區,由每戶人家負責管理這塊區域。一月一評,評比出衛生之星并給予獎勵,對于排名靠后的家庭進行提醒。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作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應該做到愛護環境,親近自然,提高保護環境意識,把“共創藍天白云”這句話傳播到每個宜昌人的心中。不愛護環境最終會受到自然的懲罰。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我們的大宜昌一定會變得更美麗!
第八篇: 環保體會心得體會
每個人都喜歡一種顏色。有的喜歡花朵的紅色,有的喜歡天空的湛藍,有的喜歡云的白色,有的喜歡紫色的漂亮……可是,我只喜歡小草的綠色。這是一種含蓄的顏色,沒有紅色的落落大方,也不似灰色般自卑,但它有屬于自己的清純。
在我們這個漂亮而又美麗的地球上,有一種顏色叫做綠色,就想我喜歡的小草的綠色。它是那么的清麗淡雅和純潔,讓人看了很舒服。但是,綠色也是一種透明的顏色,它透明是因為它保存得并不長久,它知道自己終有一天將會被殘忍的人類所扼殺、所毀滅。也許再過幾十年,甚至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會出現“綠色記時器”,它會計算人類亂砍濫伐后地球僅剩下的綠色,也許有一天,綠色會在這個地球上徹底消失。
大自然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母親,它給予我們無窮的恩惠。人們的衣、食、住、行都來自于大自然這位母親的無私饋贈。億萬年來,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可是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物質文明:火車、汽車、空調……科學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在無情地掠奪和破壞我們這位無私的母親——大自然:亂砍亂伐,開墾荒漠,濫采煤炭,石油;大量的工業廢水排入清澈的河中,廢氣的大量排放,最嚴重的是白色垃圾到處飛揚。
近年來,由于大量廢舊包裝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使用量激增,并且任意拋棄,各大中城市都普遍形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車尾氣、有磷洗滌劑一起被列為今年我國環保治理三大重點。
塑料是一種很難處理的生活垃圾,它混入土壤能夠影響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填埋起來,占用土地并且上百年才可以降解。塑料易成團成捆,它甚至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設施,城市設施故障,釀成災害。
下班時將飲水機關掉,停車等人時將車熄滅……這些節能減排的細節,往往為人們所忽視,無形中既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小小的細節,只要我們人人都遵守,都能做到。我相信我們的大自然母親會更加純潔。
自然環境和每個人,你,我,他,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大自然這位母親養育了人類,進化了人類,發展了人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大自然母親給我們帶來得恩賜,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地球上各種資源都會慢慢枯竭;如果不保護環境,人們就會面臨滅亡;如果不保護環境,不僅是人類,地球也會逐漸走向滅亡!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那么美麗,那么可愛,同時又是那么容易破碎。
作為社會一份子,就要人人從我做起,人人從現在做起,人人從節能減排開始,人人從保護環境做起,珍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和數量有限的資源,珍惜我們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發展的生活空間,為營造出一個長遠美好的家園,減少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多多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