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理想
初三作文:理想
理想——700字
當大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時,又給了他一根拐杖,這就是理想!------高爾基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德萊特的這句話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座右銘。理想,不僅是一個美好的名詞,更是人活一世奮斗努力的目標,倘若沒有了這個目標,人生也會隨之黯然失色。
奧運史上第一個獨得三枚田徑金牌的女子是美國的威爾瑪·魯道夫,她輝煌的成績足以令世人感嘆,可她曾經被醫生判定為終生殘疾,曾經有六年不會走路。年幼的威爾瑪立志要成為最優秀的田徑運動員,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勵著她不顧別人的嘲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終于贏得了鮮花和掌聲,創造了輝煌的奇跡。
理想,這一盞不滅的燈趨走了威爾瑪心靈的陰影,照亮了她前進的方向。人生之路不是一馬平川,也不是鮮花碧草鋪就,困苦挫折在所難免。但只要有理想這盞不滅的燈相伴,就能沖破迷惘,步入燦爛的里程。
毛主席年輕時借問大地誰主沉浮,可謂是鴻鵠之志比天高。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帶領中國人民前仆后繼,英勇奮戰,哪來的新中國的成立,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德說過:“人人心中有盞燈,強者經風不熄,弱者遇風即滅。這盞燈,就是理想。”理想之燈雖然美好,但也是虛無縹緲的。若想讓理想之燈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前人說得好: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據于理想而不去奮斗的人是平庸的,他們像阿Q一樣整天處在幻想之中,把未來的生活打扮得五光十色,然而卻只能是霧里看花,海市蜃樓罷了。因此,單單手執理想之燈是不夠的,更需要你汗水凝成的燈油與奮斗匯成的火焰。
沒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無舵的孤舟,終將被大海吞沒;不肯為理想奮斗的人,就像一顆黑夜的流星,不知會隕落何方。尋找你的理想之燈并將它點亮,讓不滅的燈火伴你一生前行!
理想——900字
通俗的說,理想是一種對未來和美好前景的向往與憧憬。從性質上說,理想是一種社會意識,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作為社會意識,理想當然也是一定社會關系的產物。理想不僅受時代條件的制約,而且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對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發展規律的認識逐漸深化,人們也會不斷調整、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想。
其實,可以很簡單地說,理想是我們在學業成就、未來職業、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標,代表著我們對生命的一種盼望,反映了我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不論從什么角度來界定,理想都是一種正確的想象,他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沒有根據、不切實際的空想。空想也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想象,也反映了人們一定的追求。但它是缺乏客觀根據的,是脫離實際的一種主觀臆想,是主觀臆造的產物,缺乏現實基礎,而且又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永遠也無法實現的。理想和空想的根本區別在于:理想是有計劃性行動的一種思想觀念,是需要逐步去實施的心中藍圖。空想卻往往是生活當中偶然心血來潮的一種想法。雖然空想的意境有時候很美妙,甚至遠遠超越了按步驟實現的理想,但他們最終都會流于虛幻和空無。假設我們天天托著下巴,坐在凳子上做白日夢,自己一定有一天能考上清華!但始終不努力學習,只坐在板凳上美美的空想,結局也是可以料想的了……
理想分為自我理想和社會理想。自我理想即個人理想,包括個人具體的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當代中學生在生活理想上要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做生活的強者;在職業理想上要把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成為有用的人;在道德理想上要養成良好的品德,做大寫的人;在社會理想上要志存高遠,成為有所作為的人。社會理想是指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理想,是全社會占主導地位的共同奮斗目標。在今天,全體中國人的社會理想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理想還有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之分。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借設想而確立的奮斗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職業理想具有差異性、發展變化性和時代性,也具有很重要的導向作用。同樣生活理想也具有差異性、發展變化性和時代性,它主要體現在我們對于生活的目標設定和追求中。我的職業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梵高那樣的畫家,但我的生活理想就是能住在普羅旺斯,天天沉浸在薰衣草的芳香中。
講了這么多,我們應怎樣把握人生的理想呢?首先,我們要立志高遠,但始于足下。其次,我們要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最后,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理想來自現實,又超越現實;且理想反射現實,所以現實生活離不開理想;當然,現實支撐理想,所以,理想也離不開現實了。自然而然,我們不能以理想否定現實,更不能以現實否定理想。我們應努力化理想為現實:一。認識自我,揚長避短。二。把握時勢。立志高遠。三。改善環境,柳暗花明!
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依然是社會主要矛盾。
民族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起就擔負起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重任,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我們應時刻牢記八榮八恥,并嚴格地去遵守。另外,我們也應將個人融入進集體,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最后,讓我們以飽滿的精神來樹立理想,并共同朝著那個目標努力奮斗,絕對會成功!那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豎起大拇指,驕傲地對自己說:“我真棒!”
理想——1200字
筆瀉傾狂、濃墨飛揚、見識過人、字字珠璣”此所描述之人乃文者也;“力如蠻牛、萬夫莫當、粗狂豪邁、舉世無雙”此所描述之人而為武者;這一文一武間,隱含各類人生的理想,而我的理想便是成為一位筆紙相依、揮毫潑墨的作家。酷愛在書海中漫游、在文章中翻騰、在古詞中熏陶;感受只言片語的精辟、欣賞一字一句的風采、體會字里行間的生動;為那些精彩的句段感到欣喜、為那些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激動……曾暗暗地自問:“我可以嗎?可以寫出那樣優美的詞句嗎?可以描述出那動人的情節嗎?”于是我便如掘石一般,筆作鎬頭、紙為防護,一點一點,聚沙成石、石成丘、丘成山、山終會成嶺!在寫完一篇篇文章、寫滿一張張草紙、寫完一句句話時,我都曾有過一種模糊、蠢蠢欲動的想法,但最終卻被我的自嘲打消,隨著時間的遷移,我的收獲越來越多,而這也讓那種想法變得清晰、堅定,于是我謹慎地去觸及它,它并無反抗,我終愿將它釋放,而它卻變得愈來愈成熟,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意識里、在我的腦海里,攛掇我、嘗試說服我,我想壓抑它,可終無良策,任其做主,終于有一天,它掙脫了我的意識,無法壓制,我只能坦然認同這種想法:我要成為一名作家。成為作家,我便可以用手中的筆來講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文明進程;用桌上的紙來刻畫出每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風土人情;用真實的文字來記錄這個社會,這個社會的溫情冷暖……多么美好的憧憬,我沉浸在自己的理想天空,自由翱翔,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因為既然選擇了所要追尋的理想,便不會害怕受傷,因為受傷的灰暗過后,定是理想所發散的曙光!我擁有一份理想,一份自己樂而為之的理想;我保存一份理想,一份自己享受其中的理想;我執著一份理想,一份自己堅持不懈的理想;我實現一份理想,一份自己為之奮斗的理想!我有一個理想,我想成為作家,一位像冰心那樣寫出真情實感的作家,一位像魯迅那樣不隨世俗的作家,一位像薩特那樣將寫作當成自己終生目標的作家,一位像韓寒那樣將青春刻在文字上的作家,也可以是一位不求名利、普普通通、將理想流轉在筆墨間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