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里的年味作文-滿分作文
臘月尾,整條村子都正準備迎接新年,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一起忙碌起來。貼春聯、大掃除、放鞭炮、張燈結彩,滿街都是鮮艷的大紅色,處處彰顯過年的喜慶。
臘月二十八那天,奶奶也隨著忙碌起來。一早下樓出門,就看見奶奶把剛洗干凈的圓竹籠和棕櫚葉靠在院子里的墻角根兒下,懶洋洋的享受清早帶來的日光浴。
剛回來,就看見她坐在把小木椅上,腳邊擺著幾個鐵盆,其中一盆裝著她手中一直掰著的花生仁。
“媽媽,做咸貽籠啊。”
“是啊!快,快過來,去廳里拿椅子,幫忙干活。”她見我剛鍛煉回來,急忙朝我招著手說。
我乖乖坐在她身旁。奶奶從身后拎出兩把裝有一些白色粉狀物的塑料袋來,解開袋子,分別灑進幾個竹籠里。她的神情是那么嚴肅,兩邊眉頭緊得幾乎挨著一起,手每抖一下都仿佛經過嚴密的計算似。
“這個是按照一定比例摻兌的,要做出來的貽籠既蓬松,又有嚼勁。”她邊撒邊得意洋洋地說。
接著奶奶拿出幾罐調料粉,她手中的小鐵勺抖得是那樣有勁兒,均勻地撒在竹籠上:“這些是玉香粉,白砂糖,鹽……”
奶奶叫我在竹籠上澆點冷水,被澆上冷水的貽籠迅速凝固,與平時的豆腐渣一般無二。奶奶伸出她滿是皺紋的手,在竹籠里揉搓著,她的手法是那樣熟練,搓一搓,揉一揉,捏一捏,時而有力,又時而輕柔,時而順時針轉,又時而逆時針轉。竹籠里的粉團逐漸變得光滑、細膩、渾圓、粘稠……奶奶拔出她的手,手心手背上都沾滿粉團留下的結晶。她在鐵盆里抓上一把花生和剛切好的臘肉粒,輕悄悄地在面團的面兒上點上些,猶如工匠在精美的刺繡工藝品上的收尾工作——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次日,同樣是個響晴的早晨,陽光打在我通紅的臉頰上。舟舟兒童文學作文網奶奶又要使喚我干活了。來到院子,她正蹲在水龍頭旁,用廢稻谷做成的刷子,輕刷著鐵鍋。我抓住鍋邊兒的兩只耳朵,大搖大擺的端在火灶上。火灶里的熊熊火焰迅速將鍋里的水沸騰起來,不計其數的小氣泡頑皮地從鍋底直往水面上竄。奶奶叫我放竹籠,蓋鍋。之后,一個上午,她便坐在這扇風掌火。
過了好一陣子,奶奶叫我下來,貽籠蒸好了。來到院子,頓時間讓人眼前一亮:蒸汽不斷的從鍋蓋邊兒的縫隙冒出來,墻角的木材也全部燒完,香味與蒸氣混雜在一起,香噴噴的涌進鼻子。我趕快從廚房拿來兩塊濕布。揭開鍋蒸如同船艦上的大炮,沖著天空發射,實在嗆鼻。油黃的花生仁兒,烏黑的臘肉粒,還有焦糖色的貽籠。湘味愈來愈濃了,我小心翼翼的抓住竹籠的兩邊柄,馬上往廚房奔去,頭頂迅速形成好長一條白色的蒸汽。端在飯桌上,我早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拿把鋒利的刀來切了,我根本顧不上干凈,直接用手抓起一塊魚籠吃起來。“喔!實在是美……美味極了,果然蓬松,又有嚼勁兒,咸度適中,甜而不膩!不行,再……再來一塊!”我激動且口齒不清地說。
全村人都在等待除夕的到來。年三十的年夜飯,雞鴨魚肉,色香俱全。吃過大餐,孩子們喜滋滋地收好長輩的壓歲錢包,人們互相祝福:“過年好!”鞭炮聲連綿不斷,夜空中也開滿繽紛的煙花,直到深夜十一二點,年三十才疲憊落幕,倦倦地收場。
年味兒?——年味當然不僅是長輩們煮的美味,也不僅僅是放鞭炮、貼春聯的喜慶,更重要的,當然是屬聽見家鄉地道的口音,吸口家鄉純凈的空氣,與家人們圍在一起吃頓年夜飯,哪怕舊的一年,過得多么艱辛,多么不易,聽見家人們說:“沒事兒,回家過年!”,或許都是中國人一種幸福美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