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親近大自然的作文3篇
有關親近大自然的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近大自然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近大自然的作文 篇1
靈魂重生于烈火而愈加分明,心靈誕生于雨巷而朦朧凄美。走近一段歷史,感受鳳凰浴火的壯烈;融入一簾幽夢,靜享雨中傘下的美景……
——題記
雙眼的作用,一方面是無限的向外拓展,一方面是無窮的向內探尋。而當今社會,人們卻往往向外索取得太多,而關注心靈的太少。
當雨霧蒙蒙,天地相融;當雨若垂簾,百花斂首;當雨中巷內,依稀雀鳴……雨巷與我們近在咫尺。聞著雨中泥土的芳香,聽著耳邊風聲的流淌,才發現,匆匆腳步早已走過心底遺失的那份美好。
雨巷,不正是傾聽心靈之聲的旅伴嗎?
當你不顧雨聲淅瀝,輕輕泛舟,劃開漣漪,是否觸及兒時的回憶?當赤子眼中映入同一幅畫面,那時的心弦是否早已扣響?
多少時光,雨巷無雨;多少日夜,琴聲未鳴。多少流逝已去,麻木了巷口的心靈;多少事過境遷,凌亂了雨中的方向。雨巷,錯過了,腳步聲消迷于未完的征途。
征途,何時才會終結?離雪白的色彩越來越遠,在幸福的身邊漸行漸遠,換來的,沒有希望,只是一段不能停下的遠航。
當你漂泊在無邊的海洋,是否已因眼前的廣闊而迷茫,使否已丟失在蔚藍與岸邊?是否已只剩下向外尋求一個自我的最遠,而失掉了心靈真正的空間?走近一段光陰,不要去詢問它記住了什么,而去觸摸它最刻骨銘心的烙印,會發現,真正留住的并不是多少夢想和隱藏在你心中似曾相識的以往。
走近雨巷,感受心靈的悸動,歸還生命以清純……
親近大自然的作文 篇2
上一個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一天早上,我一個人帶著ipad和耳機出來閑逛。走在鄉間小路上,旁邊是一排板粟樹,正值豐收季節,我望見了前面那個人他正在打板粟。一顆顆板粟咚咚地掉到地上,連續不斷,便是一曲樂章。
來到溪邊,坐在空竹箋上,戴上耳機,刷刷抖音,我感到十分偷快,突然想起媽媽布置給我的任務:好好感受這里。于是,我摘下耳機,一陣清風迎面吹來,“呼”,我感到一絲涼爽,本以為一切應該如此,但這時的感覺我之前并無感受過。
溪水潺潺,竹箋順著水勢輕微搖擺起來,這里的水源于自然,清澈見底,偶爾蕩起一圈圈水波,這又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聲音:“叮咚,叮咚”。
向前看,一座座山丘山似乎和水融為一體了,這好像水天一色的江南景色,山倒影在溪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那兩段清流顯得格外耀眼。我旁邊那棵不知名的大樹上,有只藍黃相間的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的歌唱。短暫而清脆,還有蟬鳴,連綿起伏,與這美麗背景色十分般配。
往回走,旁邊家養母雞在“咕咕”的叫著,而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發出的則是渾厚飽滿的的“哦哦哦”,令人過耳不忘。
嘀嘀嗒嗒下起了小雨,這天然而有序的歌曲,令我心底沉淀以久的心事一掃而光。我在雨中狂奔,踩進了泥潭,濺起的泥“打”到我腿上,緊接著就是“嗒”的一聲,是泥土親吻腿的聲音。
終于,我到了家門口,沉思著,這一瞬間我似乎明白了:手機再先進,有再好的聲音,也比不過生活以及來自自然的聲音美妙!
放下耳機,親近自然,新的一扇窗也許會向你打開!
親近大自然的作文 篇3
夏日的傍晚時分,悶熱的空氣中裹藏著一些神秘的氣息,我站在陽臺,看到攀在繩索上的牽牛花已經有些焉萎了,一個多月的辛勤栽培可不能這樣逝去,更何況這藤蔓上已醞釀了甚多修長而嚴實的花苞。于是,我便拿起擱在一邊裝了半壺水的撒水壺為這小生命補充能量。
由于對這藤蔓起了憐愛之心,我便一發不可收拾了,順便地也眷顧到了牽牛花身邊的一些吊蘭。
一大簇一大簇的吊蘭花擁在一起,眾多枝蔓堅直延伸著并且交錯著,每一條上面開著參差不齊的潔白如棉的小花,一盞一盞的,甚是可愛。只是葉色不那么地像牽牛花那樣鮮綠,原因很簡單??她們已經很久沒有補充能量了。狹長的葉子像是涂了一層銀色,帶著點兒灰的感覺。
我在澆花間,發現有一條枝蔓竟然是彎曲著的而且是伏在了土壤上面。我下意識地想把它擺正過來,免得日后成了畸形。不過,這小家伙的脾氣可真倔,說不伸直就不伸直。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糾正它的pose,但它鐵了心就是不離開土壤,像我寸步都離不開媽媽一樣。我想到了什么,這土壤也是吊蘭的媽媽呀,小枝蔓是想媽媽了,才會伏在土壤上面。
哦,多么可愛的生靈啊!我們作為孩子的是不是也該去親近自己的母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