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祭祖作文(精選10篇)
除夕祭祖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除夕祭祖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除夕祭祖作文 篇1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的除夕夜,不光活著的人要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全家人熱熱鬧鬧地吃上一頓年夜飯,而且在農村家家戶戶還要舉行特別的祭祖儀式,邀請已故的親人“回家”吃飯。今年春節,我第一次在鄉下過年,親自經歷了這一傳統風俗。
祭祖儀式由家中的長輩主祭。我們首先祭拜的是外客祖宗,他們分別是我爸爸、爺爺和太公三代的外公外婆。奶奶告訴我,由于他們不是我們家族的祖宗,死后其靈魂是進不了別人家的,作為客人只能在門口用餐,因此我們把祭祀用的桌子放在門檻上。供桌上擺著10碗菜、6杯酒、4碗飯,還點燃了一對紅蠟燭。我們一家人排好隊,從老到少,畢恭畢敬地給祖宗們鞠躬叩拜。“請祖宗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健康、萬事如意,保佑大人事業有成,保佑小孩子聰明智慧……”奶奶一邊虔誠地祭拜,一邊口中念念有詞。輪到我拜時,我恭恭敬敬地鞠上三個躬,祈禱祖宗保佑我在新的一年里龍騰虎躍,學習更上一層樓。
祭拜完外客祖宗,該祭全堂祖先了。所謂全堂祖先,即我們徐家所有已經去世的親人。也許是內外有別的原因,這時供桌被搬進了屋內中央的位置,祭祀用的菜增加到了20只,酒有24杯,飯8碗,蠟燭也變成了4支。最大的區別是,本家的祖宗可登堂入室,在自己家中慢慢用餐。祭拜完畢,奶奶還要給祖宗們燒紙錢,把一大堆“金元寶”投進火盆里,讓他們自己分“壓歲錢”。
等祖先們“吃完”了年夜飯,已是除夕的傍晚,這時才輪到我們用餐。雖然祭祖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已故的親人哦!
除夕祭祖作文 篇2
今天是年30、除夕夜,隨著下午的到來,年味越來越濃了,到處都能聽到鞭炮聲,大的小的,遠的近的,獨個響的,連著響的。
在家里,隨著爺爺奶奶越來越忙,陣陣的菜香從廚房里斷斷續續的飄出來,越聞越香。
大約下午三點多的時候,祭祖開始了,在客廳的大方桌上,擺了兩排祭祖的菜,還有一碗滿滿的大米飯。四方桌的四邊上各擺著四杯酒。然后看見爺爺點上了一對紅紅的蠟燭。爸爸拿出香,在蠟燭上把香點上,拿著香,爸爸叫上了我,走到了大門口,朝著門口拜了三拜,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做了一遍,接著聽見爸爸說:“太公、太婆、爺爺、奶奶回來過年了”。我跟著說:“太太公、太太婆、太公、太婆回來過年了。”然后把香一邊一根插在了大門的兩邊,接著在廚房的后門、雞圏、豬圈、灶臺等等的地方都插上了香。
隨著燭光的跳動,在祭祖的客廳顯得很是莊嚴,這時我好奇的問爺爺為什么要祭祖。爺爺對我說:“祭祖是為了感謝上一輩們養育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幸福創造了好的條件,好的環境。同時也鼓勵我們要努力的生活,學會尊重和感謝長輩。”聽著爺爺的話,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要這么隆重的祭祖了。
過了一會兒,爸爸點著了鞭炮,隨著鞭炮聲的響起,祭祖也完成了。年夜飯也開始了。新的一年也快來了。
除夕祭祖作文 篇3
除夕祭祖,是我國流傳至今的傳統風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后代,使子孫后代興旺發達。
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過去,祭祖儀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身穿盛裝的同一姓氏宗族參加,儀式較為隆重。而現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肴,進行拜祭。
除夕祭祖作文 篇4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蛇年已逝,馬年即將來臨。不知不覺,已到除夕之日。 盼一整天,終于盼到晚上,奶奶忙活一天終于可以休息一會,可沒過多久,又忙活起來,為大家制作可口美味的年夜飯,媽媽在旁邊幫忙。我們一群小孩坐在電視機旁看著春晚,欣賞精彩的節目。
不知不覺,飯已經做好,好吃的飯菜被我們一掃而空,大人們只好吃別的。最后,奶奶端上今晚的壓軸菜:餃子(餃子意味著團團圓圓),大家歡歡喜喜把桌子上的菜吃的干干凈凈。 突然,弟弟學著電視里春晚節目主持人在倒數“五、四、三、二、一新年到”。隨著主持人的這句話,同時禮花齊放,迎接馬年的到來。在這時,我默默的許下心愿,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爸爸、媽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弟弟,學習更上一層樓。我也為自己定下目標,在以后的學習中要更加努力,更加認真,爭取在小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為我付出辛苦的老師和爸爸媽媽。
除夕祭祖作文 篇5
過年,家家戶戶都貼上對聯,很多人家里還掛上大紅燈籠。我們家更熱鬧,唯獨就是爸爸在工地值班,沒能回家過年,這是我們全家最遺憾的事情。祝爸爸在工地新年快樂!上午奶奶剁肉餡、包耦合、準備炸菜。爺爺就燒熱水準備殺雞,各忙各的。
下午我的任務來,幫爺爺貼對聯,先把上聯遞給爺爺,再拿剪刀剪下塊膠布遞給爺爺,忙得我跑來跑去,雖然有點累但是心里很快樂。
傍晚時分,我們全家圍坐在桌子旁邊開開心心的包餃子,我先把餃子皮放在手心里,再把肉餡放在皮的中央,接著把皮對折,從右往左捏過去再捏回來,好!一個漂亮的水餃就成型。
晚上,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認真的看著春晚,我感覺是最幸福的事情。除夕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喜歡的節日,也是每個人都盼望的日子,讓我們都開開心心的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吧!
除夕祭祖作文 篇6
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要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牌位,行跪拜禮。
可是對于家里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后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除夕祭祖作文 篇7
大年三十終于到了。聽爸爸說今天有個重要的儀式。我們吃過早飯,只見爺爺奶奶就忙開了。
爺爺拿了一塊大畫布掛在了對著門的墻上,畫布上有畫,有字,兩邊各有一條對聯。左聯是祖德宗功千載澤,右聯是子承孫繼萬年春。我問爸爸:“這是什么呀,我怎么沒有見過?”爸爸說:“這是家譜,每到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都要祭祖,你看家譜上寫的都是我們韓家已逝去的親人的名字。”我走近家譜一看,果然上面全是我們韓姓名字。
爸爸接著又說:“那最上面的牌位就是我們的老祖先。就是他一代一代地把韓姓傳下來的。”哦!我明白了,原來韓姓家譜還挺龐大。奶奶和嬸嬸依次把水果、花糕、燒雞、臘肉等端上了供桌,祭祀的用品就準備好了,那下一步就該伯伯、爸爸、叔叔到墳地里去請曾祖父、曾祖母回家來“過年”,女的是不能去的,這是那里習俗。
除夕祭祖作文 篇8
今天是我們回老家過年的第三天了,爸爸和媽媽一早就叫我起床,說是回鄉下祭拜。
我們到街上買了很多一合一合的紙、香、大蠟燭、鞭炮和煙(爸爸說煙是給鄉下的鄰居們)后,就坐上摩的回鄉下了(到鄉下沒有通公交車喲)。
到了老家的房子前,只看見一座十分破舊的房子在我的面前。進了屋,就看見祖祖(也就是我們這兒叫的老爺)們和奶奶的照片了,看見奶奶的照片,就使我想了奶奶對我的照顧,心里就感到特別難受。往四周一看,擺放的簡單的家具還算整齊,但抬頭一看,房子上的瓦片有些已經掉了。爸爸說老家已經有十幾年沒人住了,我們走了以后,大伯、三爸和我們就準備湊錢修老家的房子,下次回來就能看見新房子了。
接著,爸爸就帶著我、媽媽和三姐一塊到祖墳了。我幫著把香、蠟燭點著,分別在祖祖、奶奶的墳前插好,又幫忙把合紙一張一張分好,爸爸和媽媽在點合紙時對祖祖和奶奶說了好多話,什么每年都會來看他們、保佑我的身體和成績好、讓全家每個人平安等等。其實,我最想對奶奶說:“我想您,我也會回來年您的!”燒完紙后,爸爸和我在每個墳上都放了鞭炮。
除夕祭祖作文 篇9
歡歡喜喜慶新春,熱熱鬧鬧過大年。家鄉有句方言:三腳椅子也要拿回家過年。漂游在外的游子們陸陸續續回到了家鄉,融入在過年的喜悅中。在這團聚喜慶的日子里,親人們又怎能忘記把已經過世的祖先“請”回家來團聚呢。因此,祭拜祖先成了大年里家鄉特色的一道絢麗風景線。
為了中午的祭祖,除夕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奶奶、嬸嬸、媽媽都鉆進了廚房,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蒸魚、炒蝦、炸雞腿……香味兒熏得女人們心里美滋滋的。爺爺、叔叔、爸爸也不閑著,帶著我們小孩把房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紅彤彤的對聯也貼上了,好讓祖先們清心地回來一趟。
轉眼就快中午了。廚房里,祭祖的供品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奶奶叫我們把供品端到樓上的大廳。哇,供品可豐富了,有酥汁排骨、螃蟹粉絲煲、紅燒肉、三明治年糕、炸雞腿、五糧液酒、蟲草白鴨湯……看著這些供品,聞著香噴噴的味兒,真讓我們垂涎三尺。不過,為了表示對祖先的敬重。祭祖前,我們可不能先動口吃這些供品的。
我們把供品擺放在一塊大方桌上。大方桌的前面擺放著祖先的靈位和燭臺、香爐。香爐的前方,可看到大廳的正墻上掛著祖先的遺像,供品上齊了,爸爸在方桌前排了十個酒杯,倒上酒,又列了十雙筷子。然后,挑出芋頭、年糕、面包和魚四道菜擺在最面前。我看著好奇,竊聲問爸爸,爸爸笑著說:“這是希望祖宗保佑我們全家多子多孫,年年高,年年發,年年有余。”原來還有這深一層的含義,難怪每年都會把它們擺到最前面。
開始祭祖了,奶奶年長,由她主持祭拜祖先。奶奶先點好香燭,便莊重地站在大廳中央,雙手捧著一大疊金紙,金面朝著祖先靈位恭恭敬敬地鞠了四個躬;之后,口里念念有詞地小聲說著什么。奶奶請祖先們回來吃飯,全家人都要在一旁靜靜地守著。我張大耳朵細細聽著,原來,奶奶祈求祖先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讓大人們事業有成,小孩們好好讀書。奶奶祈禱完畢后,留一段時間讓祖先們慢慢品嘗。過了十幾分鐘,奶奶把金紙都遞給了我們,讓大伙兒一起把這金紙全都燒給祖先們帶上。全家人圍在一起,把火燒得旺旺的。看著高高的火苗,滿天飛舞的金灰,我想祖先們是該收到我們這些子孫們給他帶去的金錢了吧。最后,全家大小都輪著恭敬地給祖先們鞠了四個躬,在“噼噼啪啪”的熱烈鞭炮聲中,恭送走了祖先。
“送走”了祖先,我們可以開飯了。此時,我們吃著大魚大肉,我的內心卻波瀾萬千。作為子孫,只能以這種方式來回報自己的祖先嗎?不!這只是對祖先懷念的一種方式。他們的肉體不在了,他們的靈魂還在——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勤儉的精神建立了這個家,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祭拜!在懷念的同時,我們要懂得感恩,還要懂得把祖先們勤勞節儉的精神一代傳一代,把祖先們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把這個家建設得更加輝煌美好。
除夕祭祖作文 篇10
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除夕,也是祭祖的日子。
下午,我和爸爸、叔叔、爺爺一起扛著鐵鍬、拿著紙錢和煙花爆竹開車前往祖墳。到了墓地,我們下了車。走過泥濘的小路,繞過彎曲的樹枝,踏過枯萎的野草,我們來到了曾曾祖父的墳墓前。爺爺用鐵鍬鏟了一塊“帽子”蓋在墳頭上,我們將墳前的雜草除干凈,在墳前鋪上草紙。爺爺先跪在那里,一邊磕頭作揖一邊念著:“老祖宗啊,今天來給你送錢啦,保佑期間健健康康、生意興隆!”,我學著爺爺的樣子,跪在那里,磕頭作揖,心中默默念著:老祖宗,雖然近年子孫不孝,掙錢太少,無法用太多的錢來買紙錢孝敬您,但您也要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安康,爸爸生意興隆,媽媽身體健康,爺爺奶奶長命百歲,姑媽青春永駐,叔叔事業有成,小媽工作順利,小弟開開心心生活每一天!接著爸爸、叔叔也相繼跪下來磕頭作揖、祝福全家。爺爺將紙錢和紙元寶點燃,讓它們化作一縷青煙飛到曾曾祖父那里去。爺爺又將煙花爆竹點燃,制造過年氣氛,使陰間的曾曾祖父也能過到年。
祭祖,不僅是一種民間習俗,還是對死去祖輩的一種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