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日記15篇
關于端午節日記15篇
一天又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那么日記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端午節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端午節日記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讓我們的了解端午節,了解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學校組織我們集體過端午節,老師讓學生自己從家里每人帶兩個粽子,同學之間還可以交換著吃。真熱鬧啊!
吃午飯時: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品嘗粽子,粽子真好吃啊!老師還為我們放有關端午節風俗的錄像,這讓我知道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劃賽龍舟和跳操的風俗。
這是我過的的一個端午節,今天的粽子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哦!
關于端午節日記2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原本是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關于端午節日記3
我過端午節是玩洛克王國的。我的最厲害的寵物是火神,46級,火翼系。他最厲害的絕招是熱力爆彈。我最喜歡這只寵物了。洛克王國里還有小洛克呢。我的小洛克叫雷神,11級,他有很多寵物,有二十幾個呢。
我玩好洛克王國就去吃飯了,我看見桌子上有6個被扔進水里的小糯米俠,這就是粽子。
我端午節過得很開心。
關于端午節日記4
端午節快到了,按照我們本地的習俗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今天,乘著雙休天在家跟媽媽學習包粽子。首先,媽媽把糯米洗干凈,再拿來箬葉和線。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了一張箬葉把它折成三角形,然后把糯米裝進去,再用長的一邊的箬葉蓋住,最后用線把它牢牢的系住,這樣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包了一個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我心里很高興。因為我基本上學會了包粽子。
關于端午節日記5
古代,有一位楚國的大夫叫屈原。被某國追殺,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不惜自記的生命,屈原就跳進大江以死來抗爭。
果然,百姓合作吧追殺屈原的國家打敗了,百姓為了紀念屈原,把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日記6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起來就催著媽媽陪我去市場買粽子,媽媽一口答應了我。到了市場,市場里人來人往,只見到處是賣粽子的,粽子有六邊形的、四邊形的、三角形的等等。
到了家里我急忙和媽媽把粽子放進鍋里蒸了起來,聞著那粽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饞得我差點口水都流了出來。粽子蒸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先剝開了粽子的外衣,里面露出了雪白的糯米, 紅紅的大豆和大棗,然后舀了一勺糖散在粽子上,我嘗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因為在節日里我吃上了可口的粽子。我祝愿天下的小朋友端午快樂!
關于端午節日記7
今天是端午節。
中午家人都吃食餅筒,只有我一個人吃粽子。粽子穿著綠又長的衣服,有四個角,長得不好看,把它的外衣一脫,就聞到一股香香的味道。我開始吃了,這粽子真好吃啊,我吃得有滋有味的,坐在我旁邊的小小弟弟一直看著我,我想他也想吃吧。
關于端午節日記8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轉眼又到端午節,放松去度小長假,輕輕松松展笑臉,快樂度過美無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端午節日記9
端午節的那天,大家都吃粽子,賽龍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兩千多年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因為不想看著自己的國家滅亡,就抱著石頭跳江自殺了。人們就劃著船往江里扔粽子,是不想讓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就將吃粽子延續的今天,以此來表達后人對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志士的懷念。
我喜歡端午節吃粽子。它的形狀好好像三角形,外面包著竹葉,里面有糯米,但僅有糯米那就沒有什么味道,所以里面放上了大紅棗,吃起來黏而不膩,又香又甜,非常爽口好吃!
端午節這天,我不光吃的粽子,還吃了肯德基、雞腿……
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
關于端午節日記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聽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要包粽子,可以包很多種:有肉粽,赤豆,蛋黃,白水粽等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包。
當初老百姓在得知屈原投河自盡后,就紛紛來到了河邊包了很多粽子扔入河中,希望河里的魚蝦不要把屈原的尸體吃掉。這就看出了老百姓是非常愛戴這位愛國詩人的。除了吃粽子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賽龍舟,在一條船上大家分成左右
關于端午節日記11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關于端午節日記12
今天外婆家包粽子,我問問外婆:“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包粽子?”外婆說:“那好吧。”外婆說:“第一步,把粽葉像三角形一樣包起來。第二步,先抓一點糯米,再放一塊五花肉,上面再蓋一層糯米 ,然后摁緊。可是我怎么也抓不好,還是等著吃粽子吧!過了半天,終于可以吃粽子了。哇!可真香啊!這是我吃過的吃的粽子了!
關于端午節日記13
“5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擦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傳統佳節——端午節馬上到來,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好地體驗節日的歡樂,周五的班會課上,同學們就和老師一塊學編蛋兜,五彩的絲線在小手上快樂地舞動,非常快,一個個五彩的蛋兜就誕生了。“今年的鴨蛋有新家咯!哈哈哈!”瞧,那一張張笑臉笑得多高興!
精彩盡在陽光周末,小朋友們在家有些又編了兩個蛋兜送給父母,有些還和奶奶一塊包粽子咧。調皮的粽葉開始還真不聽使喚,嘿嘿,真調皮!和父母包得比起來,雖然有點“走形”,但總算過了把包粽子的癮,體驗了動手工腦的快樂!
關于端午節日記14
“五月五過端午,大家來包粽子敲呀敲鑼鼓”。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首兒歌吧?只要一聽到這首兒歌就知道端午節馬上來到。
過節之前我想給大家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公元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秦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楚國偉大詩人屈原感到很悲傷,就投河自盡。人們知道后劃著船只去江河上尋找屈原的尸體,往江河里投米團(后來叫粽子),從這開始就有了“端午節”,在這天,人們還要吃粽子、雞蛋、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里,我和爸爸媽媽去山上摘艾葉,在家里包粽子,掛蒿草,還看了賽龍舟,這個端午節真有趣。
關于端午節日記15
“么·····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再來一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么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餃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繁多,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里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米裹著的半塊咸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我吃飽為止。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