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浜文化作文800字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的新時期時代文化,因浙江嘉興馬家浜遺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距今5800年~7000年,是太湖流域迄今最早的史前文化,堪稱江南之源。它與后續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自成發展系列,并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嘉興市境內的馬家浜文化遺址有嘉興馬家浜、吳家浜、鐘家港;桐鄉的羅家角、譚家灣、新橋、吳家墻門;海寧的國家石橋、墳橋港;海鹽的彭城;平湖的大墳塘;嘉善的小橫港、大往遺址等。
這個星期2,老師帶著我們我們去看馬家浜文化。還沒進去的時候,我知道肯定要寫作文,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觀察。我們隨著導游來到了第2層,那盡是跟馬家浜有聯系的文物哦!讓我跟你介紹介紹吧
馬家浜博物館里有做工粗糙卻實用的石鑿,石錛,也有美麗小巧的玉璜,有破舊的骨匕,也有嶄新的骨矛。博物館中不但有老菱化石,還有亞洲象吃化石。有小巧玲瓏的陶豆,也有又大又圓的陶豆。不止這些,還有中天不可缺少的串口石斧,礪石。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馬家浜文化的特點:
1。是盛行俯身葬,隨葬品少和簡單;2。是陶器主要以紅陶,外紅里黑或表紅胎黑的泥質陶為特色,器型以腰沿釜、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型器的罐,圓錐足鼎等具有代表性;3。是使用玉璜等裝飾品;4。是經濟以農業為主,漁獵和家畜飼養為輔;5。是手工業生產包括石器、木器、骨器、漆器、絲織等;6。是已平地建筑木架結構房屋。
迄今已發現的馬家浜遺址中,時代最早的為嘉興(桐鄉)羅家角遺址。1979年,羅家角遺址挖掘,經對第四文化層出土的C14鑒定,年代距今7040年。
瞧!我們的嘉興多么厲害,我們的馬家浜多么偉大啊!這些文化全部都充分證明了我們的祖先已經早就有了生存之道。他們當時用的、吃的、穿的,現在成為了我們祖國乃至世界的無價之寶。讓我們好好的去保護我們的無價之寶吧,千萬別讓它們受到傷害,因為我們可以從這些無價之寶探索到以前的人們的秘密,難道我說的不對嗎?我給大家出一個題目吧,陶豆是用來做什么的?答案是盛東西的。你們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