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奧運-1460字作文
2008年,奧運圣火第一次在華夏大地燃燒,這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而且還是亞洲人民的驕傲。2001年7月13日,那是個激動人心的夜晚,那是個無人入眠的夜晚,那是個屬于我們中國的夜晚。中國申奧終于成功了。這一天,全國人民是那樣激動,那樣自豪,那樣驕傲,不知有多少人為此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因為他們知道北京申奧是那么的艱難。從1908年中國的第一個人提出申奧,到今天的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整整跨越了一百年。
在這一百年中,中國人民是那樣渴望,期盼奧運會能在自己的家門口舉辦,然而國家的落后使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所以在改革開放后,我國在實踐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我想這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后飛速發展的很好描述,也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很好描述。“更快”中國正在發展,而今后中國會邁著更快的腳步,跟上國際的大隊伍;“更高”是中華民族正在攀向世界科技之巔,中華民族正在走向更加文明;“更強”中國做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還要向更強的綜合國力奮進。2008年奧運會能在北京召開,正是對我們百年勤奮的一個很好的回答——-北京,成功了!
有誰能說奧運健兒從沒受過挫折。但是他們敢直面挫折,因此必定能在競技場中展現出自己最好的實力。“路是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這一句話不正是印證了古往今來中國代表隊在奧運會上走過的歷程嗎?2008年8月24日,無與倫比的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拉上了帷幕。為期16天的北京奧運會,我們大多鐘情于激動和熱烈的輝煌,猛然轉身,卻發現銘記在心的還有那些充滿人情味的溫暖——比如埃蒙斯夫婦的恩愛與相互扶持;比如馬?施泰納對亡妻的思念;比如欒菊杰對于夢想永不更改的追求;比如丘索維金娜為兒子高齡出戰……女子十米氣**決賽的爭奪,中國選手杜麗發揮很不理想,但在女子50米**3×20決賽上,杜麗頂住壓力,憑借690。3環的總成績打破該項目的奧運會決賽記錄摘得桂冠,這多令人敬佩。
中國小將陳燮霞在北女子48公斤級舉重比賽中,以212公斤的總成績獲得冠軍。德國舉重選手施泰納是本屆奧運會男子105公斤以上級舉重冠軍,在他的背后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去年7月份,一場車禍無情地奪去了他的妻子蘇珊的生命。于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一塊金牌。當施泰納高舉鮮花、金牌和亡妻的照片站在最高領獎臺的時候,人們不僅看到一個強壯的大力士,還深深地感受到他對妻子的愛。這一刻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感人至深的一幕。還有許多,像曾患白血病的荷蘭游泳選手范德韋登,波蘭乒壇獨臂“維納斯”帕蒂卡,中華臺北跆拳道選手蘇麗文等等,他們不但讓人門深深的感到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奧運中有愛,也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時時刻刻地感動著我們的心。
奧運雖然結束了,但是奧運精神不會結束,那些感人的人和事不會結束。北京奧運會,夢想實現的地方,也是新夢開始的地方。在學習與生活中,我們會碰到自己怕做的事情,對于我們來說,怕做的事情就是一種挑戰。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挑戰,只要勇敢地去面對這些挑戰,戰勝這些困難,我們才能獲得進步,變得更加成熟。考試和上體育課是我們學習中的怕做的事。考試前害怕考不好會被家長罵,而只要在考試中有一點細心,一點鎮定,那么在考完試后就不會被罵了。上體育課,害怕跑圈,害怕做立臥撐,害怕做高抬腿……
種種的體育運動在我們眼里是那么可怕,而在上課時只要你拿出一些勇氣,面對“困難”你會發現體育運動是與快樂同行的。在困難面前只要我們有“自信,自尊,自強”的信心,那么一切困難就會在眼前消失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奧運選手就是為挑戰而生的。他們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戰勝對手,挑戰自我,挑歡戰極限。正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宣言——“自尊,自信,自強”也是這三個簡單的詞語讓他們走上了一條不悔之路。而這種精神也感染著我,它伴我成長。這也讓我明白了體育運動的挑戰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