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集合15篇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重陽節、端陽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國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了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感人至深,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時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今天,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從網上看著資料,寫著端午節的由來,了解歷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渡過今年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2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
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古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被小人誣陷。楚懷王聽信讒言而將屈原流放。后來出國滅亡,在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最終投汨羅江而死。人們想把屈原的遺體打撈上來,但最終沒找到。人們為了讓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蝦吃掉,于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包粽子投進汨羅江。端午節就是這樣產生的。
端午節可不能少了粽子,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吃粽子。我們準備了粽葉、糯米、紅棗和粗線,糯米需要提前浸泡幾個小時。首先取3-4片粽葉疊整齊,再把粽葉卷成圓錐形,然后往里面到糯米并放入幾顆紅棗,最后把粽葉折下來并用線捆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1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味道就會填滿屋子。打開煮熟的粽子,咬一口,又香又甜,真好吃。
粽子吃完了,龍舟比賽要開始了。“3、2、1,開始”裁判喊道,一條條龍舟像離線的箭,在水面上飛馳。你聽“咚、咚、咚”,還有鑼鼓加油呢。一號龍舟快到終點了,其他幾條龍舟也加快了速度,鑼鼓聲越來越急促,最終五號龍舟獲得了冠軍。
端午節可真有趣!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
濃情端午,做荷包,吃粽子,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說實話,我并不怎么喜歡吃粽子,至于荷包嘛,那些針線活我也不喜歡做。
但是在作文課上,老師組織了活動課,做荷包,有針線、艾草、流蘇和漂亮的布。還好家里母親會教我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縫補衣服。所以做起來還不算別扭。
荷包做好后,我嫌棄的看了它一眼,沒辦法,自己做的嘛,還是把它放進書包里。
路過面包店,看到店里有賣粽子的,孩子們都搶先購買。孩子們身上都帶著一個小荷包,散發著艾草的味道。好濃的端午情喲!
回到家中,看見餐桌上熱氣騰騰的粽子,又看見坐在餐桌旁的家人。父母,祖母都來了。坐下來,吃起了粽子。
此時,窗外的天空中飄過朵朵白云,是那么的祥和,我第一次覺得粽子這么好吃。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最有趣的要數劃龍舟了。中午我們吃完飯,就去國際會展中心附近看龍舟賽。只見河岸上人山人海,大家都熱情高漲地等待龍舟賽的開始。由于我個子小,根本看不到,爸爸就抱著我擠到人群中去。
哇,江面上可熱鬧了,有好幾條龍舟,其中有一條最引人注目。船上的隊員全是女的,她們穿著整齊的服裝,神采奕奕!忽然,女子龍舟隊上有一位阿姨在向我揮手,這是誰呀?仔細一看,原來是舅媽。舅媽坐在龍頭上扛著大旗,可威風了!比賽開始了,沒一會兒,舅媽那一隊就落后了,我和爸爸一直為她們加油助威。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們齊心協力,劃得很有節奏,快到終點時超過了男子龍舟隊。而男子龍舟隊由于太緊張,鼓聲大亂,最后還翻船了。女子隊贏了,我們也為她們歡呼,喝彩!
這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我真希望我快點長大,也去參加龍舟大賽!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
這周,有一個重要的節日——端午節。這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距今大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當端午節的到來,人們都要做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包粽子和劃龍舟了。當然,做為中國人,我們也要過端午節,所以這次我就和老爸一起包粽子。
包粽子雖然看似容易,但其實是有點困難的,有些程序是必須要做的。我們父子倆來到了市場,里面的貨物真的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取之不盡呀!但我們只買了這些東西:眉豆,脫皮綠豆,豬五花肉,花生,咸蛋黃,糯米,大片竹葉,水草,五香粉和鹽。
材料總算是準備好了。和爸爸回到家后,我們開始清洗食物了。
先泡竹葉洗干凈準備用,糯米泡一會兒,綠豆泡一會兒,眉豆和花生煮一會兒準備用,生五花肉切好攪拌好準備用,咸蛋煮好再切準備用,然后把糯米,綠豆,眉豆,花生,再放點鹽一起攪拌準備用,用竹葉包粽子。先放攪拌好的糯米,綠豆,眉豆,花生再放五花肉和咸蛋,用繩子綁好。現在,我們終于包好了十八個粽子,然后把粽子放進鍋里加水煮,兩三個小時。
最終,粽子出鍋了,看著自己第一次包的粽子,心中生起一絲欣慰。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6
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如:端午節、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地臘節、詩人節……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賽龍舟了。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了紀念22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他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蝦,以免吃屈原的尸體。
一直延續到今,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媽媽還會用五種彩色的線,搓成五彩縷給我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意謂可避災、除病、保安康。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艾草等。怎么樣,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7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500字:好運奧運年端午話粽情
2008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奧運也已離我們不遠了。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默默的祝福奧運,為奧運加油。
也就是在今年,08奧運年,國家首次把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設為法定節假日,這一定會讓濃濃的粽情飄得更遠,更久。
奶奶經常賣粽子回家給我們吃。可是在古時候,粽子只有在端午節時才“現身”。相傳,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如賽龍舟、插艾草、帶香囊……每個習俗后面都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從以前的白米飯團粽子,到現在的肉粽、紅豆粽、牛肉粽等多種口味的粽子,人們已把粽子變得更加美味,現在也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多的是美食的享受。
端午節來了,也說明奧運離我們更近。我想,今年的端午節一定會與往年不同,一定會更加熱鬧,更加有意義,或許就連粽子里,都充滿著奧運的味道,空氣中都飄著奧運的氣息,在這一刻,奧運就在你身邊!
一股熟悉的粽味飄了過來,不知不覺,耳邊又響起了那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
今天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接著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著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9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
這天,我和媽媽到街上去買菜,我聞到一股粽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又有哪些風
俗?我便想去問媽媽,而媽媽卻說:“你自己去查書就知道了。”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干就干。
我找到了百科全書,翻開它,它說:“端午節這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
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學者聞一多
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
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
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我看見香噴噴的粽子,情不自禁的唱著關于端午節的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0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傳統節日端午節,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次,他進京去辦事,看到國家變的非常衰敗,就投汩羅江自殺了。臨死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愛國詩人,就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設成傳統節日端午節。
傳統節日端午節主要內容就是劃龍舟、包粽子。
賽龍舟的場面很熱鬧,河岸邊被擠的水泄不通。只聽槍聲一響,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劃,而河岸邊滿是加油聲。
包粽子,就是用竹葉包,用糯米作餡。包的`時候很粘手,不是專業人員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孳生。
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打撈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里,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1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有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與菖蒲劍。我還與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與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 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的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雖然沒有中秋的花好月圓,也沒有除夕的張燈結彩,但獨具一格——熱鬧溫馨。
在端午節這天,我便早早起床,幫媽媽和外婆包粽子。我先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再往里面塞些糯米,然后再塞些配料,最后再蓋些糯米,再拿出幾片粽葉將它包起來。看著一個個包好的粽子,饞得我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中午,我如愿以償地吃到粽子。粽子香極了,還沒上桌,我便遠遠地聞到了竹香味。
下午,我們在電視上看賽龍舟。寬闊的湖面上,有三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三個人,一人打鼓喊口令,另外的人劃船。岸上有許多觀眾在觀看,他們都在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加油鼓勁。“一二三,一二三??”賽龍舟便在這整齊的口號聲中結束了。
晚上,媽媽端來一盤咸鴨蛋,我拿起一個,剝開蛋殼,輕輕地咬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今天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粽子呦!我現在已經聞見粽子的香味了!
我沖進廚房,見鍋旁一看:鍋中熱氣裊裊,幾個被棕葉包得牢牢的粽子浸泡在水里。“哇!好多粽子啊!”我叫見。“刷好牙再來吃吧。”媽媽對我說。我以風(不對!應該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著美味的大餐。
沒過幾分鐘,一碗香噴噴的粽子立即出現在我的眼前。這些粽子的口味樣樣齊全:有肉餡的、赤豆餡的、蛋黃餡的等等。我最愛吃的當然是大肉粽啦,我選起一個,急忙扯下外面包著的粽葉趕緊吃。
當我咬下第一口時,我又一次品嘗見了那鮮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簡直勝過山珍海味。在品嘗美味粽子的同時,我想見粽子的由來。
公元前340年,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入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達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了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代代相傳。現在,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問著媽媽關于屈原的故事,過著快樂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4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此時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后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6):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5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