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那一天-五年級-記敘文
地震那一天-五年級-記敘文
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別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盡可能多樣的文體。優秀的記敘文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震那一天-五年級-記敘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發生了7.8級大地震。
那一天,在電視、電臺、互聯網上,我們都能看到、聽到、感受到那一次的震災難讓中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在地震之后的那一刻,中國的解放軍、武警戰士都開始了救援。中國同胞和國外的好心人也都開始了捐錢捐物。
地震一個小時后,溫總理開始從北京出發到災區。從電視上,我看到那一位黑發中夾雜著縷縷白發的老人。他一臉沉重,那蒼老的雙眼里出現了血絲,但他的白發和那副厚厚的老花鏡,卻給人以鎮定。他邁著堅定的腳步,聲聲關切的呼喚,句句鼓勵的`話語,回響在每一個災區的人民的耳畔
深夜,溫總理拿著電筒,照亮了那一片廢墟。他的臉上夾雜著汗水與淚水,和那些正在進行救助活動的解放軍一起解救受災的人們:他輕輕俯下身子,雙手和解放軍一起慢慢地移動那沉重的石塊。不小心滑到,他受傷了。視人民如珍寶的溫總理受傷了,鮮血從手掌留下,是那么醒目!
溫總理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在鄉村小學的路上,手電筒再一次照亮了那一片廢墟。看見那些被鋼筋水泥等重物壓在下面的孩子們,溫總理潸然淚下……
溫總理的所作所為,給了我們莫大的力量。
再看看某些中國人,他們不但對地震不理不睬,而且趁著災難時刻抬高物價,讓災區人民雪上加霜。比如:那個把普通礦泉水叫賣到50元一瓶的商販,我們不能說他是壞人,但在危難時刻,身為中國人,在自己的同胞遭受苦難的時刻,他這樣做太缺乏人性了?
這次災難考驗著所有中國人的良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希望所有的人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幫助災區人民早日重建家園!
2008這一年有些不平凡,但我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