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灑灑寫青春作文700字
我的課余生活算來是皆“雅”無“俗”。其中,最雅的就是寫作了。 盡管我與寫作是由一個意外的機會投緣的,但我后來的“筆耕不輟”就是存心有意了。 我寫詩,寫詞,也寫散文;寫山、寫水,也寫心情;寫春、夏、秋、冬;寫風、雨、霜、雪;寫自己的感受,也寫別人的故事;寫致友人的贈辭,也寫自己的豪情干云。 我總是寫、寫,最后集上幾大本,幾小本的,再在來年的新年到來的一個飄雪的日子,取其精華,收集編排,加些白描點綴,制成一部名符其實的《雜札》。
我的這種寫作其實也不過是練筆。然而,它比起練筆來,在嚴整中添了一點樂趣,在拘謹中,·多了一些隨意。而且,下筆的靈感也是突如其來,毫無防備的。 春天下筆,多是爛漫的,如山花般;夏天下筆,多是熱烈的,像驕陽一樣;秋天下筆,傷感特容易來到,而且還多多的、提早品嘗到那未成熟的滄桑;冬日下筆,多一種純潔與冷傲,如雪似梅。 于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全部經過筆墨濃濃地、深深地浸泡,潑灑在一頁一頁的素紙上,分外感人、醒目。 有人說,看我的《雜札》,開始沉人云山霧海,如滄海中一葉扁舟,完后又覺得太實際,多愁善感,讓人無法接受。
我不置可否,不是我受不起批評,只是我認為:我的((雜札》只是我的心的空間,完全不必要限制在某一范圍內,放不開,闖不出去,我愿意評古論今,作為歷史的縱觀者,站在一個小空間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物,觸及多種多樣的感受。并不是我帶著文筆走。而是 文筆帶著我游,從古游到今。 既然接觸文學,就應該知道文學的崇高性與獨特性。步人文學道路,不需要同在官場一樣追尋某種名譽,我們所做出的僅僅是對文學的慕愛從而我們應知道如何珍惜它、尊重它。
我沒有對我所認為的作品更多更深的探究,但我也從未寄出過一篇東西,雖然許多人都勸過我。 我只愿在我自己喜愛的基礎上加一成功夫,添一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