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周記
四年級數學周記
四年級數學周記1
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周記2
0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么可能這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里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茍,要不然后果非常嚴重。
四年級數學周記3
今天,我統計了《自由自在游泰國》這本書的頁數和字數。我覺得這本書的字數很不好統計,因為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至少一張圖片,而且有些還是整頁都是圖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書,估計平均一頁有500字。我隨便數了10頁,然后按照10頁的厚度估計出50頁的厚度,再估計全本書約有3個多50頁的厚度,應該是150頁多一些,就算是多20頁吧,那么,這本書的總共頁數應該是50×3+20=170頁,總共字數大約是170×500=85000個字。頁數和字數我都估算出來了。我翻到最后一頁,果然,這本書是160頁,我算的還是比較準確的。
四年級數學周記4
今周,我們學習了新課----統計。
統計這一單元,我們每一冊書上都有。統計最主要的是求平均數,因為這樣才能比較出好孬。平均數是這樣求的:總數÷總份數就能求出來。
我們還學習了一項內容是:復式條形統計表,我們以前學的是單形統計表,復式條形統計表上面一般都有一些數據,而這些數據是讓你填在里面的,填的方法是用一種符號表示一種數字,這樣就不容易統計混了,我就是因為這個錯的題。我容易錯的地方是把數加錯了,之后就算錯了。還有的題目,比如:跳繩一個小組4人一共跳了360個,另一個組4人平均每人跳了100個,問這兩個組平均每人跳了多少個?我是這樣錯的`,我把一共和平均沒有看清,就都算成平均了,我以后注意做題之前先把題目看清楚。
這就是我一周的收獲。
四年級數學周記5
9月26日星期日晴
陽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買文具。到了啟路文具店后,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書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藍熊的??我一看價目表:小書套每包5。00元,大書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馬拿了5包小書套和4包大書套。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漂亮的筆袋,標價是6。00元一個。媽媽說:“筆袋都好幾個了,還買呀!”“就最后一個嘛!”我懇求地說。“好吧,就最后一個了啊!”“嗯!”說著,我就拿起了那個我挑中的筆袋放進了籃子里。到了收銀臺,爸爸說:“你先算一下,這些要花多少錢啊?”我數了數:“5×5+6×4+6,嗯。。。。。。25+24+6=55元!”媽媽把55元遞給了售貨員,我們一家開心地回家了。
四年級數學周記6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四年級數學周記7
今周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主要是單位換算和近似數。
我們學習了單位進率表:
長度單位: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米(1000)毫米
厘米(100)米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重量單位:噸(1000)千克(1000)克
人民幣:元(10)角(10)分
元(100)分
知道了這個進率表,我們可以做很多類型的題目,比如單名數換單名數(有一個單位的叫單名數),單名數換復名數(有兩個單位的叫復名數)。那具體該怎么換呢?大單位變小單位,乘進率,小數點向右移動,小單位變大單位,除以進率,小數點向左移動。
另外,我們還學習了小數求近似數和改寫,小數求近似數和整數一樣,都是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時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今周學習了這些知識。
四年級數學周記8
今周,我們學習了小數的加減法。
小數的加減法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小數的小數點對齊、然后從末尾算起,小數的數滿十向前進1,進的1不要忘了加上,退的位不要忘了減。整數中的一些運算律在小數中同樣使用,比如說: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小數中也同樣能用,如:0.1+0.9+0.3=?用加法結合律能結合成(0.1+0.9)+0.3,這樣能簡算。如:0.1+0.9用加法交換律是0.9+0.1,當然用加法運算律也同樣能行。
我還知道了怎樣求加數,求加數時用和減加數就能求出另一個加數,我還知道了求減數,求減數時用被減數減差就能求出減數,我還知道了求被減數,求被減數時用減數加差就能求出被減數。尤其是被減數數位不夠時,要用零補夠被減數的數位,把被減數的數位補得和減數一樣。
這就是我的一周收獲。
四年級數學周記9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說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說:“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著說:“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說:“怎么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
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可以把他們的歲數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后終于推算出來過了24年后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接著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年就是經過的年份數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呀。
媽媽說: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難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
四年級數學周記10
今天是周末,下午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逛街、購物。
我們走進“真維斯”專賣店,奶奶挑選了三件29元的T恤,準備買下來.奶奶問我:“這一共多少錢呀?”我不假思索地說:“一共87元(29×3約等于90,90-3×1=87元)。”
奶奶買了衣服后,我們便走出服飾店。奶奶說:“已經五點半了,我們去吃米粉吧。”走進米粉店,我們買了一碗中份米粉、兩碗小份、一份蒸餃和兩碗稀飯。奶奶問我:“虓虓,該給多少錢?”我說:“一共17元,因為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餃3.50元、稀飯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后,我們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