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5篇
弘賢作文網“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相關作文,風俗作文內容:
相信每個地方都獨特的風俗文化,那么對于自己家鄉的風俗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一起分享自己的家鄉風俗文化,相互了解更多的風俗文化知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_家鄉的風俗作文最新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一)
每個人的家鄉都會有一些風俗,有一些風俗我們都聽說過;有一些風俗我們卻很陌生。
我是一個上海人,雖然我的家鄉沒有很多風俗,但是在新年里,我的家人們也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除夕傍晚,我和父母在家里準備晚飯的各種食物。,最讓我期待的是媽媽做蛋餃。
“兒子,要不要到廚房和我一起做蛋餃呀?”媽媽問。我愉快地答應了。媽媽先讓我打雞蛋,我快速打好了雞蛋,接著,媽媽把煤氣灶打開,將一個很大的圓湯勺放在火上烤,我問媽媽:“您為什么要用火的頂端烤湯勺呢?”“因為火的頂端的溫度最高呀。”媽媽回答,“火的外焰比內焰的溫度高,這是你將來會在學校里的科學課上學到的。”等到圓湯勺里的水汽烤干后,媽媽把一塊事先準備好的豬油用筷子夾住,在圓湯勺上擦。因為圓湯勺很熱,所以發出了“嗞——”的一聲響,豬油慢慢地化了,并且散發出了誘人的香氣。然后,媽媽把雞蛋液一勺一勺地倒入超大的圓湯勺里,雞蛋液迅速凝固了,慢慢地一個圓圓的雞蛋皮成形了,像一片餃子皮似的。這時候媽媽會放入事先調好味的肉糜,用筷子先把肉糜聚攏,再把半張雞蛋皮刮下來,因為之前在湯勺里擦過豬油,所以很輕易地就能把雞蛋皮和湯勺分離。然后順勢把雞蛋皮對折,輕輕地用筷子壓一下,防止肉糜漏出來,這時候一個蛋餃就做成了。如此反復,我和媽媽做了一大盤金燦燦的蛋餃,活像一大盤金元寶,這正好討個口彩,新的一年財源廣進、財源滾滾。這盤蛋餃香氣騰騰,我和我的父母吃得津津有味,一盤蛋餃很快就吃完了。
當然,除了做蛋餃,我家鄉還有……(列舉)的風俗。但無論什么風俗,都是……
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二)
“鐺鐺,財神到”鑼鼓喧天,沖破云霄。我飛快的跑下樓梯,映入眼簾的財神口帶長髯,頭頂烏紗,足蹬朝靴,金銀墊肚,外罩紫紅袍,右手持寶劍,左手持大元寶,威風凜凜的,神氣十足。緊接著有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響起一聲:“金銀財寶滾進來。”那聲音是如此的渾厚,隨鑼鼓節奏,從屋外跳到屋內,從柜臺前跳到帳桌旁,分別表演招財、兜財、送財的動作來獲取一些錢財,我看向爸爸問:“為什么給跳財神的人錢呢?”“你想啊,他們穿著這么厚重的衣服,走那么多路為我們帶來祝福是多么辛苦啊,所以才給它們錢啊,就像你考試全優我會獎勵你一樣,為他人的勞動成果負責啊!”爸爸推了推眼鏡,語重聲長的說,“那不跳財神不就是了”“跳財神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他們要把這個東西流傳下去啊,而且他們也要賺錢養家。”“我也要上網了解了解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哦,原來跳財神中的財神取自古代神話小說《封神榜》中的趙公明啊!”而且跳財神屬于儺舞,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百姓把美好希望寄托于神靈,逢年過節想討個吉利,盼望財神光顧。而且跳財神不僅有一人舞,另一人司鑼兼挑夫兩人組合、一人獨舞,一個司鑼,一個挑夫的三人組合還有三人舞蹈,一個司鑼,一個挑夫五人組合的呢。而且跳財神的動作十分麻煩為手足并用。手部許多動作有其特定的含意。如招手示招財;托舉示招到財寶亮于面前;扛肩示財寶多而重;推舉示送出財寶;按掌示元寶置于錢柜銀箱。舞拂塵示指令方向。腳上也有功夫:高跳步表興高采烈;蹉步表扛寶進門;弓箭步表進寶方位;擺腿左右搖臀為逗樂,指腿稱為翹腳財神。此外,還有“抖肩捧腹”、“捧寶轉身”、“提襟藏寶”等動作。跳財神還反映了當時老百姓的精神追求和經濟狀態。
原來跳財神有這么多知識啊!學海無涯,學無止盡我要去了解更多的的知識!傲游在知識的海洋!
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三)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山西,也有自己的風俗——包餃子。
為什么吃餃子呢?傳說女媧造人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耳朵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形,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除夕和面吃餃子有團圓的意思。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北方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圓,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
到了除夕傍晚,我們一家人忙活起來,開始準備食材。媽媽開始和面,把白花花的面粉加水,一攪、一和、一攪、一和……和好之后就等醒面了。爸爸開始切菜和切肉,“當當當……”過了一會兒,菜和肉已經切得碎碎的了,在放在盆里拌出一盆香噴噴的餃餡。
終于準備妥當,大家圍起來開始包餃子了。媽媽負責揉面和搟皮,爸爸和我負責把餃子包好。媽媽揉好面后,就把面團平均分成小面團。一開始我感覺如同伴隨著搟面杖“咯噔,咯噔”的伴奏,然后白白胖胖的面團鉆過搟面杖就成了面皮。我和爸爸拿著面皮,用勺子挖起餃餡放在面皮中間。接著扁扁的面皮躺在手掌心上,我覺得如同小肉丸一樣的餃餡,坐在像白毯子一樣的面皮上。后來我們就把圓圓的餃皮沿著邊合攏,包裹住餃餡。我想到了我洗完澡裹浴巾的樣子。最后,我們把包好的餃子一個個整齊的擺放在盤子里,如同一盤盤可愛的金元寶。我感到無比的快樂,這是我們全家人一起動手合作的時刻。有的是胖胖的,圓的像一個球的餃子;有的一律是又扁又長的;還有的是大小勻稱的,像一個耳朵。
接下來就要煮餃子啦!鍋里翻滾的開水“嘩嘩”的響著,熱騰騰的蒸汽布滿了整個廚房,白白的金元寶下了鍋,在翻滾著,媽媽小心翼翼的在鍋里攪拌著。
可我再也等不及了,一直在廚房門口徘徊著。等啊等啊,等啊等啊,終于,媽媽出來了!餃子端上來了,碗碟都準備好了,我們開始向餃子發起進攻了。我們吃完了餃子,看著春晚,聽著門外的鞭炮聲,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家里充滿了和諧相處的味道。
“里鄉三里遠,別是遠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讓我們也去了解不同地方的風俗吧!
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四)
我的家鄉是湖北,那里有許多獨特的風俗。我最喜歡的是春節的習俗。
在我們那邊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會招財進寶。這雖然看起來沒什么用,但你做了還是希望會招財進寶,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寓意和祝愿。做這個金元寶還是挺難的,有一次我制作了4次才做好,不過做完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年初一,必須要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尊長,然后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我特別喜歡拜年中的不問親疏,因為有些時候成績沒考好,鄰居家問起來難免會有些尷尬。家中來的拜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我當時看到這句俗語其實我是感覺有點奇怪的,因為拜年為啥和糍粑有關系呢?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動火,飯菜都是先弄熟了,稱為“壓歲”。我在想如果不掃地的話,家里來的人會吃很多東西。在老家,很少人會扔在垃圾桶里,大部分都是扔在地上。如果不掃地的話,那豈不是垃圾要堆成山了呀!但是我覺得可能是我家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吧,不會發生垃圾堆成山的這種情況。初三才能開始挑水,并在井池旁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
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地話貼在墻上。原來在過去人們都是自己寫對聯的,但現在都是買的。我非常喜歡看對聯,因為對聯上的字都是繁體字。雖然看不懂,但我覺得很好玩,而且我會慢慢地看,總會有一點細節是與楷體是差不多的。但每次我看的時候,總有些字我認不出來。我會去找我媽媽請教一下,也會問一下這個字是怎樣演變過來的。我覺得認對聯是非常有意思的。
正月十五是春節地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會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我們這邊把這個習俗叫做“正月班半敲鐵罐”。每當正月十五,我都會戴上我的耳機,因為那時候會非常的吵。如果說你融不進去,會覺得非常的煩。有些時候我會因為這個一個人在那生悶氣,想著:怎么這么吵,要是沒有這個活動該有多好呀!特別是他敲什么都好,偏偏敲到鑼鼓。本來鑼鼓聲就大,現在剛好又敲這個,天吶!
我還是很喜歡我家的春節的,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我都過得非常充實。每天都有不同的事等著我去做。雖然爸爸媽媽在春節的時候很辛苦,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所有的麻煩習俗都是為了給新的一年開個好頭。
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五)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區特色。每一種風情都多姿多彩,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體驗。每個地區在節日里都會舉辦獨具特色的活動,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
我的家鄉在閬中,這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古城街道以中天樓為中心,猶如一幅棋盤向四面層層展開。縱橫交錯的街道兩旁,坐落著別具特色的各式店鋪。站在中天樓上,遠處的錦屏山和嘉陵江盡收眼底。山水如畫,美不勝收。
每年農歷12月份,古城就漸漸熱鬧起來了,張燈結彩,燈籠高掛。人們都來逛古城,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小販們開始陸續擺出春聯、爆竹、花燈等各種商品,年味越來越濃。
大年初一是古城最熱鬧的日子,每家每戶的鋪子上都會掛燈籠,貼春聯,還有一些鋪子賣花燈。每家每戶門上都貼了喜慶的對聯和福字,紅紅火火,年味十足。
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古城入口處上面掛著燈籠,在夜晚中格外明亮,散發著一股濃濃的年味。每一間店鋪屋檐上都掛了一串燈籠,有圓形的燈籠,也有長方形的燈籠,整條街道都掛滿各色各樣的燈籠。每一個都亮著紅光,每一個都散發著歡樂的氣息,彌漫著整條街道。街道兩邊是各色店鋪,有賣土特產的,有賣傳統樂器的,有賣紫玉雕刻的,還有賣各種零食的……,琳瑯滿目,滿城飄香。如果運氣好,還能得到身穿吉服,留著白胡子的老人給小孩發的紅包。這是古城特有的民俗活動,寓意春節老人帶給人們歡樂和幸福。
繼續往前走,在古城中央,可以見到的一座年代悠久的木結構古塔。古塔有三層高,高塔下方還有一個八卦方陣,古色古香,這就是古城的地標,中天樓。中天樓的挑檐上掛著各式燈籠,燈光不停地變換顏色,絢麗奪目,充滿喜慶氣氛。
中天樓旁,一群人正在表演舞龍。幾十個人高舉龍燈,金燦燦的龍燈在夜空中飛舞。龍頭抬起,龍身低下,龍身跟著龍頭上下翻飛,左右扭動,伴隨著震天的鑼鼓聲,猶如一條真龍在夜空中飛騰。
古城的熱鬧從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即使過了正月,一股濃濃的年味依舊沒有消散。這些古老的街巷與院落,訴說著小城悠久的歷史。
有關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