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描寫美食的詩句
詩經描寫美食的詩句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上古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其中不乏描寫美食的詩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飲食篇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淇奧》)
這是一首描述宴會場景的詩歌,在這里,“匪君子”指的是主人,他們用刀割菜、磨鹽,以及調制酒水等等動作都十分優美而精致。
肉類篇
“彼何人哉?彼亦食于野之蘋蘩;于以為酒,于以為席。”(《采薇》)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普通百姓在野外采摘蘋蘩果后,在此地制作成酒席享用。蘋蘩果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珍貴的水果,而在野外食用、制酒則更顯得珍貴。
“汝其婉爾,至于毛衣。食旨不割,口糊不對;肥肥赤條,臥亦有時。”(《黃鳥》)
這首詩描述了一只美味的赤條(一種禽類)的形象。它不僅肉質豐腴、味道鮮美,而且還很溫順可愛,讓人們非常喜歡。
蔬菜篇
“有菀者實美兮,柔茹而亦順兮。”(《關雎》)
這首詩就是在描寫菀草的美好之處。菀草葉子柔軟、茹口順暢,并且十分美味。
“瞻彼淇水,溶溶洪流。浣彼濯紈,綢繆牽牛。”(《淇奧》)
這首詩中提到的“濯紈”和“牽牛”,都是指一種蔬菜——莧。莧葉幼嫩多汁、營養豐富,在古代就是一道常見的蔬菜。
結語
《詩經》中描寫美食的詩句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上古時期人們的飲食文化,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情感和生活方式。這些美食詩句,不僅讓人垂涎欲滴,也啟發著我們對于食物和生活的認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