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千古傳唱, 但救的小孩也是個大人物?
我國的歷史悠久是世界公認的,身為古國的中國,在數千年的歷史當中一直存在古人的賦予我們的智慧,這些寶貴的財富都是前人留下來的最璀璨的文化,讓我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少走彎路,從古至今這些文化的流傳,也夾雜著很多小故事,當年的司馬光砸缸就是小學課本當中必學的文章,文章雖然簡單,但是這其中蘊含的道理,確實是值得大家細細品味的。
司馬光砸缸的前因后果,雖然是老生常談的故事,但是今天小編在這里還是要啰嗦一下,故事講的就是,有幾個小孩子在假山附近玩兒很開心,一個小孩爬上了假山,但是一不小心失足掉進了裝滿水的大缸了,小孩子在里邊著急的呼救,周圍的小孩因為身高原因,誰也夠不到水缸口,眼看著孩子就要的淹死的時候,司馬光靈機一動,拿起來一個大石頭就將水缸砸碎,伴隨著水涌出,他們的小伙伴也的得救了。
這個故事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一個故事的梗概,但是長大之后才發現,這里邊的道理有很多,比如最簡單的就是遇到事情不要慌張,要冷靜,或者要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等。這雖然是一個小故事,但是很多人都看重了故事最后的結果,忘記了故事的細節,司馬光當年救的小孩是誰?
司馬光在成年之后,伴隨各種優秀的主角光環成了當朝的宰相,但是當年的那個孩子也是歷史上的風云人物,此人名叫上官尚光,從小就喜歡孔子的哲學,長大之后靠著科舉走上仕途,但是由于政績不好,沒有辦法得到重用,于是就辭官回家了。多年之后上官一直沒有忘記他的救命恩人。
在家鄉的時候為了提高的司馬光的美譽度,他時常給大家講當年司馬光救自己的事情。后來他成了知名的大臣,還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來紀念司馬光,原本這就是一個童年的小事,但是多虧的他的宣傳,這個故事才能流傳下來。
回鄉之后的他選擇當一個私塾的老師,因為有入朝為官的經驗,所以很多家長愿意將孩子送到他這里讀書,后來孩子們長大了,就將他的故事帶去了各個地方傳播,于是也為司馬光留下了一個冷靜沉著的形象。讓他成了千古傳唱的人物
來源于:胃心搜索《宗親聯》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