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成長視窗
2006年國慶長假期間,受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的邀請,我連續(xù)講了一周《論語》。此前,我沒想到會引起那么強(qiáng)烈的反響。如果說,我對《論語》有一些研究的話,那是得益于父親從小對我的教育。
我父親于廉是研究文史的,我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對我的教育非常嚴(yán)厲。在我4歲那年,父親拿出一本《論語》讓我背。那時我認(rèn)字不多,看小人書還認(rèn)不全上面的字,更別提文言文了。但父命不可違抗,我只好硬著頭皮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一字一句地背誦《論語》。
后來,父親經(jīng)常帶著我參加一些聚會。參加聚會者多是學(xué)識淵博的,慢慢地,我開始被他們談?wù)摰脑掝}吸引了。不知不覺中,我喜歡上了《論語》,并把讀《論語》的心得寫進(jìn)了日記。
高中畢業(yè)后,我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四年后,我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在選擇研究專業(yè)時,父親對我說:“你應(yīng)該選擇先秦文學(xué),如果你把先秦兩漢都讀懂了的話,后面的就全通了。”我聽取了父親的意見。
工作至今,如果說我還取得了一些成績的話,我覺得是小時候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因此,我內(nèi)心對父親充滿了感激之情。
不僅學(xué)術(shù)上如此,生活中,古人的智慧也會影響指導(dǎo)我。
對待婚姻,我是非常理智的。找丈夫,我一直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只找最合適的,不找最好的。我和丈夫是經(jīng)朋友介紹認(rèn)識的,在接觸中,我覺得他雖然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非常適合我。因此,我毫不猶豫地嫁給了他。
在生活中,我常??吹竭@樣的夫妻,兩個人明明相愛,卻總是吵架,甚至鬧到離婚的地步。我想起了孔子說的“過猶不及”,即過于親密或者過于疏遠(yuǎn)。就像一個寓言里所講的:一群豪豬,冬天里為了取暖就擠得很近,結(jié)果身上的刺扎著了對方。于是,就離得遠(yuǎn)了。結(jié)果又感到了寒冷。夫妻間也是這樣,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才能愉快地相處。
懂得了這個道理,我沒有像有些妻子那樣:把丈夫管得死死的,什么事都要過問,甚至翻看他的包和手機(jī)。丈夫去哪兒都要跟著。我覺得,我和丈夫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朋友。
結(jié)婚后,許多妻子整天只圍著家庭轉(zhuǎn),把自己過去的朋友圈子丟棄了。我覺得,作為一個職業(yè)女性,要想生活得快樂而有價值,就必須多交朋友。孔子曰:“朋友三扇窗。”我把這個道理講給丈夫,告訴他我必須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社交活動。為此,可能會減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丈夫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我和朋友聚會時,他從不反對。
一次,丈夫想讓我陪著去商場采購些東西,但我已和朋友約好了一起吃飯,談一個策劃。丈夫問我:“能不能改時間?”我說:“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我不能隨便爽約。”丈夫笑著對我說:“好,你去吧,我自己去采購。”
和女性朋友接觸時,常常聽到她們抱怨自己對家、對丈夫、對孩子付出太多,丈夫卻不理解,因此覺得很委屈。其實,抱怨是愚蠢的。因為你整天抱怨,心情怎么可能好呢?
我告誡自己:寧肯少干,也絕不抱怨。我明確和丈夫講。家是我們共同的,我們都有責(zé)任付出。我不會抱怨你做得少,你也不要抱怨我有時沒有盡到妻子的責(zé)任。如果我累了,或者太忙而沒有時間做家務(wù),即使家里亂成了一團(tuán),我也不埋怨丈夫為什么袖手旁觀。同樣,我有時間了,就會去菜市場采購,做上一桌豐盛的菜肴。我盡管累得腰酸背痛,但仍然很高興,因為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因此,丈夫時??湮遥f我心態(tài)好。
39歲那年,我懷孕了。我穿上漂亮的衣服,挺著大肚子和學(xué)生們一起玩,挽著丈夫的胳膊散步。我覺得,懷孕真是一種享受。
40歲時,我剖腹生下女兒。我覺得一個女人不能與社會脫離太久,于是,生完女兒僅22天,我就回到學(xué)校重新投入到工作中。這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有了女兒后。我覺得自己變得更年輕了,仿佛回到了童年。我親自去買了一個兒童游戲氣墊,將家里布置得像一個兒童樂園。我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和女兒一起瘋玩。我和她在地上爬來爬去,戴各種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忘記一切不愉快的事,在童真的世界中感受著快樂。
現(xiàn)在,我每天的工作很忙,時間排得非常緊,但是,我每周至少會安排出一天時間,陪家人一起吃吃飯、逛逛街。作為妻子和母親,我是快樂而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