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是一種什么生物-生活錦囊
當我們談論“暖男”時,時刻銘記,那是一個理想,是一種人性天堂。
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所謂暖男,是“能給人溫暖感覺的男子”,暖男的要素,更多體現在生活和情感領域,他們溫和細膩,能夠洞悉和體察別人的情感;他們勤勞肯干,懂得照顧人,是顧家愛家的生活家。
那么,世界上有沒有這么溫暖的人?似乎有吧,在電影里,在小說中,在明星給出的形象里。
例如《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例如電影《橫道世之介》的主人公橫道世之介,他像是某個人,又像是所有人,他分明是有特性的人,呈現他性格的細節,都是那么具體,但他又是有空性的,像是個幻覺。所以,網友說,你會覺得世之介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于生活中的,只是想不起他到底在哪里。他是一千個人合成的,是用理想性格為素材做成的芭比娃娃,更是20世紀80年代那個純真時代的化身。
影星黃曉明,是這種暖男的現實版,和人說話的時候,總是專注地盯著對方,談話中間,非常注意對方的情緒和細節——例如電話的響動;告別之后,他一直目送對方走到很遠。他熱衷于給親朋好友送禮物,被稱為“送禮狂人”。在談話中,他談到自己更愿意看見別人的長處與優點,因為,“見好”,是一種能力。
顯然,所謂“暖男”其實是完美男性的另一個名字,只不過,這一次加上了新的表述,換了溫暖牌包裝,更注重強調男性的情感能力,隱藏了對他們經濟能力的要求。為什么會在這樣的年代,出現這么一種需求?心理專家劉丹概括得更好,她認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情感成本高,人們都在避免感情投入和感情卷入,而所謂“暖男”,其實是有感情滋養能力和投入能力的男性。
正如電影《卡薩布蘭卡》中那段臺詞所說,一個男人,有沒有錢、有沒有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生命力。盡管,這種生命力必然有世俗意義上的結果,指向財富,指向地位,但讓人嘆服的,卻不是財富和地位,而是綿綿不絕的,與生命之短促、人生之艱難起伏對抗的心力和命力,以及將周圍人凝聚在一起,給他們安全感的能力。總之,在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之后,人們又對男性提出了情感能力上的要求。
這種需求不過分,但當我們將這種需求不斷放大,將“暖男”視為尋找伴侶的最重要模板時,難免會遺憾地發現,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男性,實在太少了,甚至可以說,根本不存在,他們只可能存身于電影電視里,以及明星的形象中。而現實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性格,以及自己的具體情況,不可能是一千個人合成的完美男士或者完美女性,“暖男”其實是一個人造生物,供人們幻想和對照,而我們面對的,只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有瑕疵,有缺陷,對一個人提出一千個人的要求,多少有點虛妄。
隱藏在這種“暖男”寄托背后的,還是人們一直以來的完美渴望,一種烏托邦一樣的性格理想,沉湎在這種完美渴望里,只會讓人對現實越發失望,對自己的認同日漸降低。所以,當我們談論“暖男”時,時刻銘記,那是一個理想,是一種人性天堂,而我們掉過頭來,還是要面對自己千瘡百孔的人生,以及漏洞百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