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時你要好好活-世間感動
一個在異鄉(xiāng)求學(xué)的女孩,放假從來不回家,她并不是利用假期時間去打工賺學(xué)費,也不是刻苦用功溫習(xí)功課,而是去旅行——一個人去遠方。
母親常常會在牽掛中收到女孩的來信,很長,手寫的那種。女孩每到一個地方,就會給母親描述美麗宜人的風(fēng)光,描述當?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欣喜歡快的心情躍然紙上。這讓心生牽掛的母親,多少有些安慰。
這樣的日子一直過了有兩年,女孩子從來沒有回過家。
母親心中的想念像發(fā)了芽的種子,日甚一日。可是,她能理解現(xiàn)在的孩子,年輕的時光總會有一些瘋狂的舉動,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等將來,女兒畢業(yè)了,就會回到自己的身邊。
遺憾的是,女孩的信越來越少,而且一封比一封短,到最后,音信皆無。間隔了很長一段時間,終于收到女孩的信,是托別人帶來的,連同這封信一起的,還有女孩的骨灰盒。
原來,女孩兩年前患了絕癥,最初的苦悶和絕望之后,她想到了母親,她是母親唯一的孩子,死者死矣,可是活著的人該怎樣活下去?想到母親可能會因此而悲傷難過抑郁成疾,她心如刀割。
從那時候開始,她刻意沒有再回過家。她拼命抑制自己心中的想念,因為她想讓母親慢慢適應(yīng)沒有女兒的日子。
其實假期時她并沒有去旅行,每天窩在宿舍里,忍受著疾病的折磨和肆虐,忍受著想念親人的切膚之疼,她只是用旅行這樣一種托詞和借口,為自己的不回家找一個理由,從剛開始點點滴滴的音訊到后來的間隔很長一段時間到最后的永訣,為母親留下一個心理上的過渡和緩沖。
女孩在信中說:“媽媽,對不起,我撒謊騙了您,可是您總得適應(yīng)我不在的日子,您總得習(xí)慣看不到我的日子,因為,您還得生活下去,而且是很快樂地生活下去,堅強地面對人世間的紛繁和滄桑!您生我養(yǎng)我20年,女兒卻無以為報,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把因我離去帶給您的疼痛減輕一點,降低一點……”
女孩的想法很簡單,甚至很單純,就是怕母親無法適應(yīng)沒有女兒的日子。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得慢慢適應(yīng)身邊最親的親人不在的日子,一個人苦苦地跋涉在人生之旅上,沒有誰會陪伴誰一生,一輩子總會有一段缺失和黑暗的時光,將獨自面對,這更需要堅強來支撐,需要愛來溫暖,精神上的圖騰比現(xiàn)實中的苦難更強大。
人,需要信念支撐著。
后來,那個母親果然好好地生活著,并沒有因為女兒的離去而倒下去,因為她知道,唯有好好活,才能不辜負女兒的良苦用心,才能不辜負女兒刻骨銘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