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公公的逆天計劃-民間故事
俗話說皇帝不急太監急這不有個大太監替皇帝操起了天下蒼生的心卻一不小心得罪了主子差點掉了腦袋
一、皇上不行了
這一年秋天,皇上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太醫院王太醫急忙趕來診治,一番望聞問切后,正要開口,只見一旁伴駕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田義向他使個眼色,意思是出去再說。
這時皇上正在睡覺,旁邊只有田義和幾個宮女伴駕。司禮監權力極大,何況田義對王太醫有恩,王太醫就跟著他來到東廂房。房里空無一人,田義輕輕把房門掩上,對王太醫說道:“圣上究竟得的是什么病?”王太醫回答:“也不是大毛病,只是普通的傷寒,沒有大礙。今晚看上去會更嚴重,但是到明天早上,一定會大為好轉。”
一聽這話,田義略一沉吟,忽然就跪倒在地:“天下興亡,都在太醫一人身上了!”田義位高權重,王太醫哪里敢受這一跪,連忙扶起田義來:“田公公,有話慢慢說。”
田義站起身,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原來當朝圣上生活奢侈,今兒個修宮殿,明兒個采珍玩,都需要花費大量銀子。但宮中內帑不夠用,如果要動太倉國庫的銀子,就需要走一套程序,先由朝臣廷議,最后首輔閣臣沈一貫會上奏折,說一番“陛下應勤儉節約”云云,這才能撥一點點。皇上一想,你們不給我錢,我就撈外快!怎么撈呢?他就給各地礦產加了個“礦稅”,然后派一批太監充任各地礦監,監督征收。而這些太監們收來的礦稅,自然就入了皇上的腰包。
可太監們也不是吃素的,在各地橫征暴斂,搞得民不聊生,征來三,只上交一,剩下的都入了自己腰包。因為擾民太過,各地起了不少民變。官員們都紛紛上書廢除礦稅,可皇上怎會斷了自己的財源,就把奏本堆在了司禮監,不聞不問。這就應了那句老話,皇上不急太監急,田義看著這些奏章堆積如山,知道再不廢除礦稅會出大亂子,所以就找王太醫了。
王太醫聽罷一聲苦笑:“田公公,我就是個瞧病的大夫,找我有啥用?”
田義壓低嗓門,說出一計。剛說完王太醫就跳起來了,這是要逆天啊!
難怪王太醫吃驚,田義的計劃是這樣的:其實皇上也知道礦稅不合理,有一回他對隨身伴駕的田義說,等朕賓天時,一定會在遺詔里廢除礦稅。現在嘛,錢還不大夠花啊。田義要王太醫不要說實情,皇上問的時候,就說看上去好像是傷寒,只是有點奇怪。表露的臉色一定要沉重,皇上這人一向怕死,一定會下遺詔的。等他好轉了,木已成舟,他也沒辦法。
王太醫一聽就傻了,自己隱瞞病情,一旦被發現就是欺君之罪啊。田義連忙安慰他:“哪個醫生看病都難免會看走眼的,皇上一定不會怪罪你。再說,礦稅之害天下皆知,一旦廢除,功在千秋啊。”
王太醫畢竟也是個憂國憂民的人,一咬牙就答應了。他推開東廂房的門往外走,忽然看到門口站著個小太監,不由就冒出了冷汗。剛才房中所談一句都泄露不得啊,被他聽到就糟了。田義見了不由呵呵一笑,湊到他耳朵邊上說:“這是我的心腹,叫懷誠。是我讓他在門外守著,防止別人偷聽的。他的姐姐、姐夫本來有田地有資產,不料被稅監陳奉看上,不但搶奪了所有田地來開礦,還殺了他姐夫,霸占了他姐姐。我就是從他口中才知道,稅監為害到了這種程度,這又比那些奏折可信多了。”
別看懷誠年紀不大,為人卻機敏,趕過來就給王太醫見禮。王太醫見懷誠少年老成,不由大生好感。
當王太醫再次來到皇上病榻前時,皇上已然醒了。他果然按田義所講,吞吞吐吐說是傷寒,臉色大為沉重。要說這皇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死啊,不然也不會平時找一幫子和尚道士研究長生之術。他一看醫術最好的王太醫這種表情,而且感覺身子越來越重,不由就想安排后事了,便緊急下詔:宣首輔大臣沈一貫覲見!
二、皇上后悔了
這就是要頒遺詔啊。這時候已然是半夜,沈一貫匆匆趕來了。其他朝臣的政治嗅覺也很發達,都擠到朝房里等消息。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非常時期,遺詔里將會有一些重大變革。果然,皇上口述的第一條遺詔,就是廢除礦稅!沈一貫匆匆記下來,雖然現在皇上即將大去,他還是壓抑不住狂喜,因為礦稅這種事實在是禍國殃民啊。寫完后,皇上命司禮監田義取來玉璽,蓋上了。沈一貫看一眼田義,彼此心照不宣。其實就憑田義還沒這個膽子,他是和沈一貫兩人合謀搞了這么一出戲。
接下來,沈一貫把遺詔帶到朝房,讓其他朝臣看。大家也是嘴上不說,暗地里興高采烈。其實朝臣和稅監爭斗已久,早就想把礦稅廢除了,但是稅監們的后臺老板是皇上,斗不過啊。現在他們就等著天亮以后,把遺詔發到各衙門,然后把廢除稅監之事頒行天下了。
再說田義,回到住處這個高興,讓懷誠請來王太醫,兩人喝上了。這時候天就快亮了,他們兩個都有了幾分酒意,不由蒙蒙眬眬打起了瞌睡。忽然間,就聽懷誠一聲驚叫:“田公公快醒醒,皇上派太監去朝房了!”
田義一撥楞腦袋醒過來,只見懷誠面帶驚恐:“剛才我看見不少太監從咱們房外經過,我一問才知道,皇上在后半夜覺得身體大為好轉,根本沒有性命之憂,竟然對廢除礦稅大為后悔,派身邊太監去朝房討回遺詔。沈一貫和大臣們壓著不給,皇上竟連續派了十幾撥太監去要。剛才這一撥,皇上下了嚴令,討要不回遺詔,就都自裁。”
田義聽了就是一跺腳,他知道沈一貫這人要膽子有膽子要智謀有智謀,可就是心太軟!這道遺詔留不住,可就前功盡棄了。他起身就要往朝房跑,想阻止沈一貫交回遺詔。這時王太醫也醒了,見狀慌忙攔住田義:“田公公去不得,你一去就由暗轉明了,皇上有可能會追查到你我頭上!”可田義說了句:“顧不得了。”就跑了出去。
可當田義匆匆趕到朝房,還是遲了。沈一貫果然如他所說,心太軟,眼看黑壓壓一群太監在自己面前磕頭磕到出血,再想到這些人就要身首異處,實在是不忍心,一咬牙,把遺詔交了。田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沖進去指著沈一貫就罵:“你這一個不忍,讓百姓又加了多少年涂炭!”沈一貫這時也后悔上了,連連扼腕:“我愧對天下人,我,我辭職!”
三、皇上怒了
還沒等他辭職呢,出大事了。皇上的病第二天就好利索了,以王太醫的醫術,不會連個傷寒都看走眼吧,害得自己差點嚇死自己。又聯想到田義在朝房的舉動,皇上就覺得這里有事,再找來宮女一問,果然王太醫看完病后,曾和田義密談過一陣子。皇上并不傻,他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立刻派錦衣衛把田義和王太醫捉拿下獄!
就在錦衣衛捉拿田義前,田義把一封信和一個竹哨給了懷誠,讓他轉交給沈一貫:“我和王太醫的兩條命都在這封信上,千萬送到!”懷誠不敢怠慢,第一時間把信交給了沈一貫。
這時沈一貫還沒辭職,他看完信,立刻就去求見皇上。沈一貫是內閣首輔,也就是實際上的宰相,皇上不能不見。不過沈一貫沒敢開口給田義求情,而是拿出那個竹哨來說:“這是田公公托我轉交您的,讓您留個念想。”
皇上一看竹哨眼圈就紅了,為啥?因為當皇上還很小的時候,在宮里讀書,一向都是田義伴讀。當時皇上很頑皮,經常乘老師不在的時候,在書本里夾著畫冊看。為防被老師發覺,站在門口的田義就拿著把竹哨子,一見老師進來就吹哨子,太子就收起畫冊,裝模作樣地看起了書。
說到底,皇上對田義還是念舊情的,他說:“既然這樣,可以赦免他和王太醫的死罪,永不敘用就是了,”說到這里,他忽然“哎呀”了一聲,“半個時辰前我讓錦衣衛去牢房傳旨,在牢中處死他們,現在只怕來不及了。”沈一貫一聽是心如刀絞啊,不過還是死馬當活馬醫:“皇上您再出一道手諭,微臣愿去追趕錦衣衛!”
皇上當真寫了道手諭,讓沈一貫急追錦衣衛。沈一貫這個跑啊,出了紫禁城就上馬疾馳。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是個文官,跑也跑不快,再說錦衣衛都走半個多時辰了,自己趕去多半只能見到尸首。可當他進了大牢,田義和王太醫安然無恙,原來那個傳令的錦衣衛還沒來呢。
皇上手諭一出,田義和王太醫就獲釋了。這時候,那個錦衣衛才氣喘吁吁地趕到:“剛才我在宮中路不熟,就找了個小太監帶路,沒想到他七轉八彎地把我帶迷糊了,他自己倒不見了。要說你們可真命大,我早來一刻你們就身首異處了。”
那么這個小太監是誰呢?自然是懷誠。他知道皇上在氣頭上,隨時可能下旨處決田義和王太醫,雖然沈一貫肯定會求情,即使成功,也會有一個時間差。所以他就悄悄躲在皇上的殿外,一見有錦衣衛捧著圣旨出來,就“好心”地走出來說可以“帶路”。
廢除礦稅一事,就這樣無疾而終了。雖然田義臨走時,又上奏了一本,皇上只是勉強地處理了像陳奉那樣罪大惡極的幾個稅監,卻沒有動“礦稅”這一根本制度。礦稅最后的廢除,要等到十八年后,皇上真正病危時,才頒出遺詔廢除了這一弊政。
沈一貫也辭職了,他和田義分手時,還在憂心皇上身邊少了田義這種好太監,以后只怕都是些阿諛奉承之輩了。但田義一指前來送行的懷誠,笑道:“我已舉薦他當上了司禮監少監,他正是我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