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場穿戴學-視野
官場衣著學問大。
“我們是喝二鍋頭的,你看著像是喝紅酒的。”初入官場時,有同僚這樣對千尋說。
從一家事業(yè)單位來到北京某區(qū)某鄉(xiāng)任副鄉(xiāng)長的千尋,很快發(fā)現自己的格格不入。這里的官員自有一套標準規(guī)范,包括審美。
平均年齡52歲的領導班子成員,會對她偶爾時髦一點的衣著評頭論足,哪里長了哪里短了。起初她覺得穿戴是私事,聽多了才明白這是大事,是能不能融入的問題。她最近一次被鄉(xiāng)長批評,是因為戴了粉紅小熊發(fā)卡。
讓她苦惱的還有夏天只能穿平底鞋配肉色絲襪。“在政府你要是不這樣穿就是不符合審美的。”
千尋的遭遇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外界的印象中,中國婦女干部除了留著失去性別特征的短發(fā)以外,別無扎眼之處。
北京典雅靜界形象管理學院首席專家王靜說,中國女性官員著裝普遍存在衣服過大、不甚合體的問題。在顏色方面也太過保守,多會選黑色、深藍、深紅,“其實可以選擇大紅、玫紅這些更艷麗的顏色。”
摩登美業(yè)時尚集團董事長夏曼注意到,自己在湖南政府機關工作的女性朋友在選擇“女人的第二件衣服”——包包時顯得十分謹慎。“不可能背香奈兒的包,LV已經是最夸張了,她們會選擇logo不太明顯、不容易一眼看出牌子的,公文包樣的。”
女性官員尚且如此,男性官員的著裝只有更加乏善可陳。
以發(fā)型為例,頭發(fā)齊齊向后梳的“大奔頭”,似乎是男性官員的最愛。至于發(fā)色,則是眾所周知的越黑越好——這代表勢頭好。
在干部提拔年輕化的大背景下,染發(fā)已是尋常之舉。而“黑皮鞋配白襪子”的搭配組合,時尚人士看來“老土”,在官員群體中卻被認為得體。
王靜為男性官員體面形象的支招概括起來是三個字——“著正裝”。
公開亮相時,必須正裝頂級配置:深色西裝(深藍或深灰)、白襯衫、深色領帶,遵循“深、淺、深”的節(jié)奏。
西裝的第一粒紐扣以下,不出現任何亮點,因此胸部以下要避免過于吸引眼球的色彩或配飾——比如正裝的皮帶扣要選簡潔低調的倒“C”字型,切忌愛馬仕、GUCCI、阿瑪尼這些品牌的又大又顯眼的皮帶扣。皮帶扣要藏在領帶下端之后,在西裝的第一粒紐扣系上后不得露出。
中國官員熱衷的系帶皮鞋不夠正裝級別,一定要穿三接口的皮鞋。還要記得備一條長度到小腿肚的英式深色純棉長襪。
正裝表就是一塊很薄的、皮帶的、只能用來看時間的手表,而防水表、帶指南針的和表盤過厚的表,無論多么昂貴,都不是正裝表。
出于種種復雜微妙的考量——中國官員在穿著打扮方面也喜歡上行下效,就像最近幾年出行流行穿黑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