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借智”者成大事-成長
在一次人力資源管理高級研討會上,一位國企老總作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推動一項新的計劃時,管理者一定要抱著謙卑的態度征求大家的意見,隨時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評,納眾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無獨有偶。近讀一位大學校長的發言材料,竟然看到同樣類似的文字:“大學校長的第一要務是管理,主要職責是凝智聚力,推動學院科學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發展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協同作戰’。眾人智慧優于一人智慧。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一個出色的織錦人,只有善用集體的智能,才能織成美麗的錦裳。”
兩個發言雖然話題不盡相同,但觀點卻相似,那就是:再能干的人也不能包打天下,只有凝聚團隊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完成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作為一名管理者,不僅要有出色的協調控制能力,還應具有容納各種歧見的器量和善用集體智能的見識。
善用集體智能是一種管理智慧。善借外力才能成為贏家。國際知名企業的領導人,大多也是善用集體智能的高手。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預先寫下這樣的墓志:“躺在這里的是善于訪求比他聰明者的人。”他平時善于與有頭腦的員工打交道,從他們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他認為,具有某項專才的管理者隨處可見,而全知全能的管理者卻如鳳毛麟角,只有借助外力,才能越走越遠。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前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韋爾奇說,一個人有無智慧,往往體現在做事的方法上。能夠發現別人的才能,并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成功的力量。他認為,從別人那里借用智慧,比獲得金錢更劃算。善借他人智慧的人,事業才有支點,才有可能邁向成功之路。
善用集體智能是一種品質修養。有人認為管理者通常不習慣于謙卑,其實許多杰出的管理者遠比大家想象的更謙卑,而謙卑的背后蘊藏著恢弘的器量和深遠的見識。國內一家頗具實力的上市公司的女老板,具備所有一流總裁所應有的條件:工作勤奮,有創造力,善用時間,有志向有抱負,并有健康的人生觀。但熟悉她的人認為,這并不是她最主要的優點,她最大的長處是善用集體智能。在推行每項改革措施前,都要征詢大家的意見,并對提出的意見認真研究。尤其重視那些具有建設性的批評意見,而且從不計較提意見的方式。由于公司注重開發眾人智慧,女老板獲得善用智能的贊譽。
古人說,“下君之策盡己之力,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智者善借人智。善借他人智慧的人,往往能集眾人智慧于一身,辦眾人無法辦成之事,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