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善良,但很招人討厭-成長
最近,我收到這樣一條微信:你們不是做公益嗎?我朋友工作的地方有個小學,很貧困,你們一定得去看看。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我正在去往云南綠春的山路上顛簸,信號時好時壞。我經常收到無數類似的信息,每一個關注公益的人都是好心,但每當他們把做好事的機會都“留”給我們這些公益人士的時候,我總會有些心寒。
記得有一次,北京三里屯老人賣花為養子治病,我在微博上表示希望看望老人,為其送上自己的一片心意,這時候有人跳出來說,光是心意怎么夠?要買花!又有人說,光是買花怎么夠,要捐款!我想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只不過他們由于種種原因無法親自到三里屯,所以希望我這個貼著“公益”標簽的人去做。他們以為公益就是捐款,是有錢人才做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他們希望有錢人多捐款,這樣社會就公平了。但是事實上我并不富裕,我的同事們也并不富裕,只是單純地想做點好事罷了。于是那些嫌我捐得不夠多的人拉黑了我,他們只是監督別人去做,自己卻沒有做。
我想,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在看到“好男人”文章出軌的消息之后,鋪天蓋地同情馬伊俐,譴責文章。他們都是有人情味的人,每次天災人禍之后,都在微博、朋友圈轉發愛心蠟燭,為逝者祈禱。可是,他們忽略了很多事情:文章兩口子的事兒,他們才知道多少,就跟著摻和;他們為同胞祈福,卻不愿意為自己的家人準備一個急救箱……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非常善良,他們今天呼吁拯救流浪貓狗,明天號召公益組織救人,后天看球不痛快再罵罵足協領導人……他們總在指責別人、抱怨社會,卻又認為改變這些事兒輪不到他們——他們只管打架罵街,不管收拾爛攤。
那個在云南山路上給我發私信的朋友,一定也是善良的人。只是我在山路上看手機看到暈車,實在不想回復,結果幾小時后她又發來第二條私信,斥責我們是在作秀。我想反問,指責之余,你在做什么?我已經不下百次地在微博上表示,我們的能力和精力真的有限,之所以堅持做這些,是希望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做公益,而不是“我們就應該去做公益”,以及“這些事就應該歸我們去做”。
汽車行駛了70多個小時之后,我們終于抵達綠春。我又一次背起背包,向藏在山間的小村莊走去。
距離天空再一次的明亮,那么遙遠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