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味道-親情故事
帕沙克3歲那年,父親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喪生。他和母親凱蒂莉住在印度新德里一個貧民區。凱蒂莉靠賣水果艱難度日。在帕沙克的記憶中,母親沒給他買過零食,唯一吃得多的就是一些不新鮮的水果,比如爛了幾個窟窿的蘋果、變酸了的葡萄等等。帕沙克深深懂得母親的艱辛,從不向母親提出什么要求。
18歲那年,帕沙克考上了印度最著名的大學印度理工大學。在校園里,帕沙克結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和好友薩米爾的關系最好。薩米爾父親是名商人,家庭條件優越。8月的一天,帕沙克應邀到薩米爾家參加他的生日晚會。帕沙克第一次接觸富人的生活,大開眼界。
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紅酒。光那優雅的瓶子,便使帕沙克眼睛一亮!怎么會有如此漂亮的瓶子?帕沙克心里暗暗贊嘆道。接過薩米爾遞過來的杯子,帕沙克被迷住了,那琥珀色的液體,仿佛少女的朱唇,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帕沙克端著,遲遲舍不得喝。“嘗嘗吧,不嘗怎么知道它的味道?”薩米爾催促道。帕沙克抿了一小口,甘醇、爽口、綿香,回味無窮。薩米爾告訴他,這酒是產自法國干邑。干邑是法國最著名的葡萄產區,這里生產出來的葡萄與眾不同,其釀制出來的葡萄酒具有花的香味,是其他地區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干邑變成了高檔紅酒的代名詞。帕沙克怯怯地問薩米爾,這酒多少錢一瓶?薩米爾說出價格時,帕沙克嚇了一跳,那價格相當于他母親賣水果三個月的收入。
回家的路上,帕沙克眼前老晃動著那誘人的紅色液體。他想,母親從沒嘗過紅酒,要是讓她也嘗嘗該多好!可哪來的錢呢?為讀書,他已經欠在母親生日那天,讓母親也嘗嘗紅酒的味道。
從此以后,帕沙克利用課余時間去做家教,到餐館打鐘點工,洗碗、掃地、端菜,他什么都干,從不嫌苦嫌累。
母親的生日終于到來了!帕沙克自作主張,把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請來。他給每個人都倒了半杯紅酒,然后舉起酒杯,動情地說:“我從小沒了父親,是媽媽含辛茹苦把我養大,送我上學。她對我的恩情,比海還深!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我祝她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親友們在帕沙克的帶動下,喝了一口紅酒,個個都贊嘆不已,說這是他們喝過的最好喝的酒。凱蒂莉臉頰泛紅,笑得像綻放的花朵,眼里淚花閃閃。帕沙克看著母親的笑容,仿佛凱旋歸來的戰士,心里美滋滋的。
送走了親友,凱蒂莉拿著酒瓶把玩了好久,問帕沙克:“能不能把這瓶子送給媽媽?”帕沙克說:“當然可以!”凱蒂莉把瓶子當稀世珍寶似的收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