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原本不奢侈-人生故事
那段日子,似乎是上天故意和我過不去。在家里,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話,也會成為吵架的導火索。到了公司,好像是大腦少了根弦,工作上常常失誤,挨領導批評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同事們都提拔了好幾輪,曾被大家一向看好的我卻始終原地踏步靠邊站,在我眼里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平庸之輩也翹起二郎腿當上了領導,甚至連進公司不幾年的一個小屁孩——剛進單位時跟在我屁股后面混的——現在也搖身一變,成了我的頂頭上司,主管我們營銷部。
一時間,我感覺自己的天空布滿了陰霾,挫折連連,仿佛哪怕走幾步路,一不小心,就會摔上一跤。我恨恨地想,自己怎么這么不幸呢?
我頹廢到了極點,想自暴自棄,破罐破摔:都已經這樣了,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直到有一天我去醫院看一位住院的朋友。
隔了那么多年,我還清晰地記得,那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朋友的病房是雙人間,另一位病友是個老人,滿頭白發,精神矍鑠。要不是朋友告訴我,絲毫也看不出他九十多歲的高齡。
寒喧幾句后,朋友似乎看出我的落魄,就假裝隨意地問起我的近況來。
“不說也罷。”我嘆了口氣。
朋友見我不對頭,就不住地追問我。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有什么煩惱就愛向他訴說。
于我,滿腹牢騷事,一頭煩惱絲。
那位老人靜靜地坐著。我感覺到,他也在靜靜地聽我的訴說。
我說起了很多很多生活中我遇見的不公。待我講累了,那老人抬起頭,望著我:“小伙子,愿意聽我講講我的故事嗎?”一臉的誠懇。
朋友向我點點頭,分明讓我去傾聽。
我向老人身邊挪了挪。
老人告訴我,他是一個老兵,曾先后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甚至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從安慶渡江作戰時的每一個細節。
我對老人家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掃了一下再簡單不過的病房,心里充滿了疑惑:“您是一個領導吧?”
朋友笑了笑:“按道理,應該是個大領導,可他老人家不上進。”老人一聽樂呵呵的。看得出來,他倆已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之交。
老人說:“想當年,我們的腦袋都是別在褲腰上。烽火連天的,不定哪天就光榮了。”后來,全國解放了,有了人民公社,老人先是在人民公社工作,后因工作需要進了供銷社,再過了許多年,供銷社也成了讓人懷舊的古董,領導想再給他調整個單位,但他死活不肯,直接卷起鋪蓋回了家。之后的歲月里,有人腦袋削尖了最終成了人物,有人絞盡腦汁大撈一把,可他從不眼紅。老人輕輕敲了敲膝蓋:“別人出色,那是他有過人之處。自己沒有,只有安于天命。”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暖暖地照進三尺見方的病房。
老人瞇著眼睛,似乎在看那氤氳在光線里的煙塵,心卻沉浸在往事中。
半晌,像是在解釋自己:“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別去強求。想想當年光榮了的那些戰友,對我來說,能從戰爭中活下來本就是個奇跡,哪怕再平凡不也是最大的幸福嗎?”
許久,像是費了好大勁,似乎在考慮該說不該說:“生活中為什么會有人過著好日子,卻在不斷罵娘,那是他不懂珍惜,不懂感恩,心態不平。其實,幸福原本就是一直在我們身邊。”
也許,正因了這份恬靜平和的心態,沒有攀比和奢求,十年浩劫那些世間紛紛擾擾的磨難也奈何老人不得。
老人的話看似不經意,細細想來,卻充滿了人生智慧,甚至參了些許禪意。我忽有種頓悟,對之前的想法感到汗顏。
想想也是,幸福原本并不奢侈,一點都不是稀罕之物。假若我們都以感恩對待生活,以平和對待不公,以釋然對待挫折……也許,就不會無端生怨,總懷疑自己是不幸的人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好了許多,不再自怨自艾,奮發圖強,工作很快有了起色。不久,也受到了公司領導的器重。
想起那段日子,真有恍若隔世之感。但多少年后,那個透明的午后,那位到現在我還不知名字的老人,卻始終沉淀在我的心靈深處,正是那位老人讓我獲得了真正的幸福觀——那是種洋溢在平凡、豁達、不逐名利之間的快樂與幸福,從來都是平淡如常,不是稀罕奢侈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