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不世俗-人生
在不同的人身上,成熟意味著涇渭分明的兩種精神狀態。
在一種人身上,成熟意味著你青年時代剛剛萌生的個性胚胎,此時已發育成形,漸漸長大,變成了你生命的鮮明標志;意味著你擯除了虛榮、浮躁和好高騖遠,重新崇尚樸實和腳踏實地的艱苦努力;意味著你從紛紜爭逐的世態中,看穿了一些東西的無價值,不再跟著別人屁股后面瞎起哄;意味著你開始懂得反省自己,敢于承認自己的毛病與弱點,并與之對抗;意味著你對人生有了相當的領會,看人判事不再那么容易受感情左右,那么簡單而偏執:既能體會人的卑微行為背后的種種苦衷,也能一眼洞穿崇高言論后面的虛假與鄙俗心理;意味著對人不再那么苛求,充滿了寬厚之心;意味著在遇到猝然降臨的災難時,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容易驚慌失措,傷愁欲絕,而變得從容、鎮定,心中泛著苦水,臉上卻顯出微笑;意味著長久徘徊于人生低谷中的時候,始終保持堅硬而悠然的心態,在生活沒有希望的時候,依然暗懷信心,保持一種富有生氣的姿態。……
在另一種人身上,成熟則意味著靈魂結上了一層厚厚的老繭。當初,他也許是一個心靈鮮嫩的青年。在一次次地栽跟頭,吃啞巴虧,記住教訓,漸漸摸清了人世上的一些潛隱的冷酷規則與鉆營竅門之后,也開始用世俗規則之斧砍削自己,改造自己。青春時代的一腔熱情、真誠、正直、正義感和理想情懷被一點點否定,而代之以善察眼色,善觀風向,務實、精明、圓滑、世故,精于謀利,善于攀權,名利心大增,城府愈來愈深,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隱蔽,越減越少。他成熟的過程,也就是純真美好的天性被生活的砂輪一點點磨損、繭化的過程,人逐漸世俗化的過程。
也有的人,處在兩種成熟的岔路口。一面是鮮嫩的東西被磨蝕,被銼去,另一面是對世俗風氣的本能抵拒。
凡是靈魂高貴的人,在世人眼里都有點兒傻,都是一個不諳世俗、不夠精明的老實人。其實,不是他們看不透人世的機關,成熟不了,而是他們的靈魂挺進方向——他們壓根兒就不想像別人那樣“成熟”。一個高貴的人,越到晚年,越喜歡天真、童趣。那是因為他看遍了人,唯從孩子的身上看見了人類最本真、最透明晶瑩的東西。那種喜歡里包含著對人的一種深刻的反省與憂患,包含著對人的所謂“成熟”的厭惡與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