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墻走的人站不直-人生
熟人的孩子一向將讀書看成是進游樂場,好不容易考了個專科,依然我行我素,上網、酗酒,無所不為,補考了六七門,才勉強畢業。他的父親是國企高管,找關系為兒子安排了工作。這孩子從來不知道勞動紀律是怎么回事,別人8點上班,他9點還在宿舍里大睡;別人忙得不可開交,他下午四點鐘就去街上溜冰了。試用期到后,單位就開了他。后來,他又換了好幾個工作,每個都干不到半年,都是被開除。?
這孩子之所以讀書、上班漫不經心,無非是因為有個在國企當高管的父親,找個飯碗很容易,一個地方不留人,就換個地方混。假若他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一切都要自己操心,我想他早就今非昔比了。
想起嚴世蕃。其父親嚴嵩權勢滔天的時候,他未經科舉就走上了仕途,先入國子監讀書,后來輕而易舉晉升了,累遷至尚寶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官位來得太容易,嚴世蕃也就從來沒將應盡的職責當回事,他與父親一起操縱朝廷官員的任選、升遷,以此漁利,官不分大小,都有定價,誰出得錢多就用誰,根本不看官員的口碑、能力。有時,他索賄居然索到皇子頭上去了。明世宗的第三子、裕王朱載垕,按例應立為太子,只是因為世宗平時有點不待見他,嚴氏父子對他很冷淡,連照例每年該給裕王府的歲賜,戶部也看嚴家父子的臉色一連三年沒有發給。這位未來的皇帝被迫湊了一千五百兩銀子送給嚴世蕃,嚴世蕃才讓戶部補發了歲賜。這樣的事本來很惡心,嚴世蕃卻不以為恥,還常常向人炫耀:“天子的兒子尚且要送給我銀子,誰敢不給我送銀子?”真是狂妄到極點。嘉靖四十三年,忍無可忍的皇帝將嚴世蕃宰了。?
嚴世蕃做事如此出格,也是由于他覺得自己背后有保護傘——做宰相的父親。只是他沒有想到,父母的權勢畢竟是一種外在的東西,一旦時乖運移,一切都會成為鏡花水月。
我的老家有句俗話,叫“扶墻走的人站不直”,意思是說一個人過分依賴保護,他就很難培養必要的操守與能力,不太可能自立于社會。我覺得這是有道理的。人的本性貪圖安逸,一個人既然無須通過個人的努力即可獲得想要的一切,他必定對自己的德才要求很低,也很難顧及他人的感受。相反,如果我們沒什么依靠,前途的好壞完全取決于個人努力,我們就會修煉自己的心性,涵養自己的才華,尊重必要的制度,該做的事流血流汗也要做,不該做的事被槍逼著也巋然不動。
當然,有墻的人,或許通俗地說,擁有權勢、金錢、名聲等等背景的人,只要不依賴墻,同樣可以站直。曾紀澤的“墻”夠大夠厚的了,他的父親曾國藩是一等毅勇侯、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假若他扶著墻走上那么一段路,比如在父親的栽培下當個知府、道員什么的,也未必做不到。但曾紀澤不屑于這樣做,還在曾國藩威勢隆厚的時候,他就學英語,看新書,了解外面的世界,涵育自己的本領,結果成為晚清外交方面的杰出人才,贏得了世人的由衷尊敬。
站直是人生最基本的姿態,如果這個姿態都做不到,遠行自然千難萬難,而要站直,就得從遠離各式各樣的“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