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日記本-生活
和丈夫去紐約旅行前,我在抽屜里找來找去,希望能找到一張紐約地圖。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那本發黃卷邊的日記本。這是父親結婚前寫的日記,日期是從1929年到1931年。我捧著日記本,慢慢地坐下來,一頁一頁地翻看,上面的字跡淺淡,散發著歲月的味道。父親生前一直喜歡旅游,日記里記著他旅游的時間、地點及住宿的地方。日記里也有他去紐約的記載,于是我有了一個想法,沿著他的足跡游玩紐約。
我們帶著日記本到了紐約,按圖索驥,一路去了奧瑟林蔭大道、杰克森高地、帝國大廈、林肯中心和百老匯。走在曼哈頓林蔭大道,我想父親當年或許也像我們一樣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帶來的文化與激情。在紐約逗留的最后一個晚上,我們想找一個吃飯的地方。于是,我又打開了父親的日記本。父親是一個美食家,我不難找到他對飲食的描寫。在1931年的一個晚上,他在一家叫“巴比特”的餐館,享受了一次美妙無比的晚餐。父親用了整整兩頁紙對這次晚餐進行了描寫。事隔七十多年,我們仍然從城市黃頁中找到了這家餐館。盡管它距離我們住的地方較遠,但我們還是決定去那里用餐。
巴比特餐館富麗堂皇,接待人員訓練有素。“對不起,先生。”接待我們的一個打著領結的服務生說,“飯店已經客滿了。”
“那么,可以把我們安排到室外就餐處嗎?”我說,聲音中帶著父親慣用的語調。父親在日記里提到這家餐館有室外就餐處。
“可以,請跟我來。”服務生帶著我們穿過一條走廊,來到一個院子里。這里有幾張空桌子,四周還有雕像、花壇和噴泉。
服務生為我們布置桌子。“我們有三個人。”我對他說。“好的,”服務生回答道,“在等待另一個人的時候,你們需要什么服務嗎?”
“不,他已經來了,他等了七十多年,有些迫不及待了。”我笑著說。
服務生一臉迷惑,然后丈夫跟他講起父親日記本的事情。“事實上,這正是我們到這里來的原因,我們要為他干杯,哦,對了,你可以給我們拿一瓶香檳嗎?”可是,服務生跑得不見了蹤影。我們正茫然不解時,身邊響起一個甜美的聲音:“晚上好。”這是一個穿著華麗禮服的女士。她繼續說道:“我叫索菲婭。剛才阿爾巴告訴我,今晚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他擔心自己處理不好。”
我拿出了父親的日記。“我們沿著父親當年的足跡來到了這里。”我解釋道,“他描述了他在這里吃晚餐的情況,點了八樣菜,一共是2。25美元。你想看看這段文字嗎?”
她鄭重地從我手里接過日記本,像對待一件圣物。她看了這段文字,然后大聲叫道:“鱷魚梨色拉!哦,我終于想起了這個名字,它還是我們這兒的特色菜,不過名字被我搞錯了。這道菜是我父親獨創的。”
“這么說,我父親在這里用餐時,是你父親經營這個飯店?”我饒有興致地問。
“是的。我的父親16歲抱著淘金夢從意大利來到美國。一開始,他過得很辛苦,不但每周工作七天,而且曾嘗試不同工作。但他從不氣餒,終于積累了一筆資金,買下了這塊地,蓋了餐館。你父親在這里用餐時,是他經營這個飯店,可是幾年以后他就因病去世了……”索菲婭說到這兒哽咽著,擦了擦眼角,抬起頭,抱歉地說:“對不起。”
我把手放在她的手上。“今天晚上,讓我們一起懷念兩個父親吧。”
“好呀,”她精神為之一振,臉上露出了笑容。
她起身,叫來服務生吩咐了幾句,然后紀念父親的晚餐開始了。桌上擺著父親當年點過的八樣菜,外加一瓶香檳,一支樂隊為我們奏響了舒緩輕柔的曲子。在優美的樂曲中,我忽然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這里的每一個情節似曾相識!從未謀面的人、從未來過的地方,因為有了愛,就變得熟悉起來了。也許,這就是人生的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