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朋友的好處-社會
英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大腦的認知能力決定一個人只能維持與大約150人的穩定人際關系,意思是說,人這一輩子,最多能有150個好友。在此之前,記得美國一個推銷員做過調查,一個人一生中真正有影響的交往人數大約是250人,后人還將這一現象歸納為“二百五定律”。
不管150,還是250,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朋友越多越好,多個朋友多條路嘛!但是,朋友也不全是好朋友,多個壞朋友,可能多的是一條彎路,也可能多的是幾個坑。
朋友好壞,只有相處才會知道,壞朋友的臉上不可能貼著標簽,而且越是壞的朋友,越可能是我們曾經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
我一個好友最近有點煩,因為他碰到了一個壞朋友。他們相識在一次聚會上,因為有太多的相同:籍貫、年齡、愛好、性格乃至缺點,雙方一拍即合,當即認定對方為“我的好友”。此后不久,好友在對方的鼓動加忽悠下,兩人進行了一次緊密型合作,一方投資,一方管理,按照對方最初的描述,前景很是誘人,而在正式合作之后,他才發現對方埋了不少伏筆,而且他們的處事方式有著太多的不同,畢竟一個是飽讀詩書的書生,一個是久經商場的老手;一個是清澈見底的水,一個是云遮霧罩的山……很快,好友就被折騰得身心俱疲,雙方不歡而散。
朋友的變臉、合作的變卦,讓好友很受打擊。深感挫敗,很長時間他都無法走出交友不慎的自責。其實,現實生活中,被朋友忽悠、被朋友欺騙、被朋友利用的案例比比皆是,人與熟悉的人交往,最缺少提防、戒備,此所謂“殺熟”,比之更痛心疾首的真實故事,每天也都在現場直播。
我也曾被好友忽悠過一回,那種憋屈難以言。說后來看到香港電臺主持人梁繼璋給他兒子寫的人生“備忘錄”,頓有所悟。其中一條說,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并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回味那些縈繞在我們心頭的煩惱,好多不都是源于對對方的奢求嗎?人惟一能苛求的只有自己,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回報我們同量、等份的愛。
好朋友往往欣賞你的優點、激發你的特點、指出你的缺點。而壞朋友呢?他更專注的或許是。研究你的缺點、利用你的弱點,人有時真的很難看清自己的弱點,但是當它被人開發利用出來,并且產生了嚴重的后果,人才會有醍醐灌頂的清醒、幡然醒悟的自覺。所以,如果你想體驗這個世界的真實、復雜與多樣性,交上一個壞朋友,未必是壞事。壞朋友令你尷尬、懊惱、無奈、痛苦,甚至會摧毀你生活的信心,撕碎你處世的原則。但是,不能不承認,這樣的壞友有助于你更全面地了解環境和身邊人。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妨置換一個概念,人生得一“壞友”足矣。沒有壞朋友的人生是脆弱的、不真實的、不抗震的。不過,壞朋友多了也倒霉,很煩很折騰。